利维坦按:其实有关人类的排泄历史,有心人可以留意一本书:多米尼克·波拉特的《屎的历史》,和《色情史》好像是一个系列的。人生于粪尿之间,是拉波特书中一再出现的句子。另外,有兴趣的可以网上搜一下中世纪神学争论中的“圣体消化成粪论”。
文/邱方哲(已授权,原载《城市画报》)
过去三百年里人类的科技突飞猛进,让无论东西方的现代人生活彻底跟那之前长达一千多年的中世纪决裂。我们发明了无数的药物和器械让我们活得更健康长寿,但是没有一种药物像抽水马桶一样拯救了那么多的性命。抽水马桶(以及城市排污系统)当之无愧是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真正意义上的抽水马桶在18世纪后期才发明出来,而直到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现代厕所才成为英国大多数房屋的标配。在漫长的中世纪里,欧洲人是怎样排泄的?出口的废物又去了哪里?
答案是:随便。中世纪早期,欧洲的城镇规模还相当小,人们要么就在街头随地便溺,要么讲究一点的就用桶装起来,倒到街上或者河里去。在人口稀少的乡村,内急问题就更无拘束。不过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是“一箭之地”,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地点至少要离最近的居所有射箭一程的距离,家里建厕所是难以想象的。解手时离邻居太近,甚至在室内干活,被视作是挑衅和破坏行为。例如图一这张14世纪的手稿插图描绘的就是萨拉森(阿拉伯)士兵在教堂内大便亵渎神圣的场景: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