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刘禅
刘禅,公元223年继承皇位,到公元263年下台,在位时期为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国君。在那种多方势力割据、兵荒马乱的年代能在位时间这么久,没有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是不太行的。很多有很多人说都是因为诸葛亮的辅佐,但是在诸葛亮死后,刘禅仍旧做了将近三十年的皇帝,也不能说完全是诸葛亮的功劳。
刘禅画像
《三国志》有记载刘备给刘禅写的遗诏,其中有一段话大致意思是:诸葛亮在射君面前对刘禅大加赞善,射君把他的赞词传达给了刘备,刘备听后非常高兴并予以勉励。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刘禅还是赞赏有加的,刘备也非常认同诸葛亮的看法,由此可见刘禅绝非是一个鲁钝的人。
为了能够让刘禅学多识广,掌握治国的本领,刘备就让他多看一些治国的书籍,比如《韩非子》、《管子》邓书,并且让诸葛亮亲手摘抄书本的内容让刘禅阅读;又让刘禅拜伊籍为老师,让他跟着学习《左转》。此外,还让刘禅学习武功。
不仅如此,在对于北伐的问题上,刘禅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之处。在诸葛亮急于北伐的时候,他对诸葛亮进行的劝说,认为诸葛亮刚回来,还没休息好又想要北征,十分的劳神。虽然诸葛亮不理会他的规劝,但是刘禅还是仍旧全力支持诸葛亮北伐的决定的。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就马上停止了劳民伤财的北伐战争。

刘备刘禅诸葛亮
诸葛亮一向被人们认为是蜀国的栋梁,又以忠心耿耿而被天下人所赞扬,蜀国的建立与壮大诸葛亮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刘备三顾茅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情了,到之后蜀国的建立,诸葛亮一直在刘备的身边。刘备死后,诸葛亮又辅佐了刘禅,成为了最要把持政权的核心人物。因此,诸葛亮跟刘备父子的关系是非常之深的。
电影《赤壁》刘禅扮演者
先来说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事情,刘备在公元207年的时候三顾茅庐想让诸葛亮为他效力。据史料的记载,他们两人一见如故,刘备也曾说过自己有了孔明,就好像鱼有了水一样,从这就可以看出刘备非常重视诸葛亮,同时又对诸葛亮十分信任。刘备在战争中也十分听从诸葛亮的意见,军政大事都是要先询问过诸葛亮的想法才开始做决定。
再来说说刘禅与诸葛亮的关系。刘备临终前特意嘱咐刘禅要跟诸葛亮一起从政,遵从诸葛亮的意见。所以,在刘禅执政起初,诸葛亮一直把持着朝政,掌握军事大权。为了稳定政局,诸葛亮征讨南方四郡,平定了不安的因素。之后,还多次进行北伐来稳定周边的局势。尽管刘禅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会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但是刘禅的谦让和克制,让诸葛亮能继续在朝廷中发挥他的作用。有一次,诸葛亮因为用人失误非常自责,但是刘禅却安慰他说失败是兵家常事,这点事情不要放在心上,可见刘禅还是非常重视诸葛亮的。
真实的刘禅
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让后主刘禅成为了一位名人,也让他成为了众人眼中软弱无能的昏君。但是有些人却不这么认为,刘禅不仅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国君,同时也是在历代亡国之君中年龄最大的,下场也没有很悲惨。若是只凭他的昏庸无能,怎能执政这么久,存活那么久呢?所以,他并不像众人说的愚钝,相反他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
刘禅画像
刘禅从小吃紧苦头,不同于其他的皇室后代。在小沛大败后,刘备受曹操的进攻,丢下家人落荒而逃。那时的刘禅才没几岁,随别人到了汉中,被人所卖。后来关中大乱,刘括逃到了汉中,因为需要奴仆服侍,由他人介绍,刘禅被买去当了书童。后来,在一次他们的对话中,刘括认为刘禅的谈吐不凡,于是将他收为了义子。三年后,刘备夺回了益州,派部下去汉中寻找刘禅。刘禅在刘括那得知了消息之后,便一个人去见了简将军。二人在见面之后,刘禅一一回答了简将军的问题,最后,简将军认为这位侃侃而谈的少年正是当年赵云抱在怀里的阿斗。那时任汉中都督的张鲁,为了讨好刘备,亲自送刘禅回到益州,之后刘备便立刘禅为太子。
从这段少有人知道的史实中,我们可以看出年少时期的刘禅尝过各种辛酸。这段难忘的经历对他的性格特点有很大的影响。小时候经历过的各种遭遇,让他学会了万事要察言观色和学会忍让,对他之后在处理与诸葛亮的关系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刘禅后人
刘禅,刘备的儿子,三国时期蜀国的国君。刘禅有七个儿子,但是最后全部都死掉了。他七个儿子分别是刘璿、刘瑶、刘琮、刘瓒、刘谌、刘恂和刘璩。下面让我们分别来看看他们的具体介绍吧。
刘禅画像
刘璿,蜀汉昭烈帝刘备的长孙,刘禅的长子。延熙元年,刘璿被立为太子,当时的刘璿十五岁。刘璿喜欢骑马射箭,但是出入没有什么节制,刘璿等到霍弋的劝导,他的不好行为也得到了更正。景耀六年,魏军攻打蜀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蜀汉将军姜维想要设计杀死邓艾,但是事情败露,姜维被杀,刘璿也被军队所杀害。
刘瑶,刘禅的第二个儿子。延熙元年被封为安定王,在蜀国投降后跟随父亲刘禅,在永嘉之乱中被杀害。
刘琮,刘禅的第三个儿子。延熙十五年被封为西河王。在永嘉之乱中被杀。
刘瓒,刘禅的第四个儿子。延熙十九年被立为新平王。蜀国灭亡之后,跟随刘禅迁到洛阳。大约是死在永嘉年间永嘉之乱中。
刘谌,刘禅的第五个儿子。景耀二年,被立为北地王。景耀六年,魏军进攻蜀国,刘禅决定投降,刘谌劝阻刘禅被刘禅赶出了成都,最终在昭烈庙中选择自杀。
刘恂,刘禅的第六个儿子。景耀二年,被封为新兴王。蜀汉灭亡后,跟随父亲迁往洛阳。在刘禅死后,刘恂继承了刘禅的爵位,被封为安乐王。
刘璩,刘禅的第七个儿子。景耀元年,被封为上党王,蜀国灭亡之后投降魏国,后来在永嘉之乱中被杀。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