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祖传正骨手法 陈氏正骨

十味中药熬成膏 骨折错位恢复快“陈氏正骨”传了五代(高手在民间)本报记者 张 彤 《 生命时报 》( 2013年06月25日   第 14 版)

  陈淑敏大夫(右)在给病人贴药膏。
  张 彤摄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头伤了怎么也得3个多月才能好。一个偶然的机会,《生命时报》记者认识了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本来都站不起来的他,到河北农村一个名为“陈氏正骨”的小诊所贴了两次膏药,1个月后正常上班了。一个乡间诊所竟有如此本事?记者随即驱车赶往河北青县一探究竟。

  每天接诊几十个人

  从北京开车两个半小时,记者来到河北青县马场镇陈缺屯村。一路上见到好多个打着“陈氏正骨”招牌的小店,只有村口那幢写着“陈氏祖传正骨”的三层小楼才是真正的目的地。走进门厅,对面墙上摆放着一块铜匾,上写“青县马场镇陈缺屯村骨科第一卫生室”,门厅两侧靠墙放着4张病床。这时,一名表情痛苦的中年男人被两人架进来,大夫连忙过来询问病情。原来,病人4天前被疾行的汽车刮了,从外边看皮都没破,可腰痛得厉害,一照片子发现腰椎骨折了。城里的大夫告诉他,要么花几万块钱做手术,要么回家养着。病人家里不富裕,不想手术,可又疼得厉害。这时有朋友想到了“陈氏正骨”,他几年前亲眼见到这家诊所治好了家人的骨伤。大夫看看病人,再看看他带来的片子,让助手准备药膏。

  从门厅往里走,拐角处的桌子上有几口铁锅,里面是像沥青一样黑色黏稠的膏状物。助手不停地搅拌药膏,然后将其均匀地刷在裁好的棉布上。接下来,医生将这块长约40厘米、宽约30厘米的棉布糊在伤者的后背,再用胶布固定,用纱布裹住,然后对病人说,“起来吧!膏药贴两周,别洗澡,回家每天练练腰肌。”大夫一边说着,一边躺到旁边的床上给病人演示了一下平躺抬臀的动作。

  送走了病人,大夫这才腾出工夫和记者打招呼。他叫陈庚,今年35岁,和38岁的二姐陈淑敏是“陈氏正骨”正宗的第五代传人。姐弟俩从小跟着父亲陈家茂出诊,不但将家传技艺继承下来,还分别就读了医学院校。姐姐如今是镇卫生院的全科大夫,弟弟一直在青县骨科医院上班,因为家里的诊所实在忙不过来,今年初索性辞了公职。老父亲5年前去世了,姐弟二人将诊所支撑起来。

  采访期间,不停有病人登门,有患骨关节病的妇女、肋骨骨折的大叔,还有摔伤了脚后跟的建筑工人……陈大夫忙得不亦乐乎。记者在一旁翻看诊所的就诊登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天的病人情况,少则十几个,多则三四十人,“这些仅是初诊的病人,来复诊的一般就不写了。冬天下雪的时候,病人最多。”陈大夫说。

  独家药膏两周见效

  “陈氏正骨”的独特之处,就在于那些黑乎乎的药膏。药膏分为3种,分别针对骨折、骨关节炎等软组织损伤和颈腰椎病变的病人。具体配方陈家不愿透露,只是告知里面有三七、乳香、没药等8~10味活血化淤的中草药。制法是先将中药打磨成粉,然后用醋熬,制成半成品,临用之前再根据病情加热。一般来说,新骨折的病人用凉的,以免加重出血;慢性病人用温的,能增强活血的效用。

  陈淑敏介绍说,他们家主要治疗皮肤没破口的闭合性骨伤,如外伤骨折、肩周炎、颈椎病、肌肉软骨损伤、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等,开放性损伤一般不接诊。骨折、错位的病人需要先手法复位,然后贴膏药;其他的病人直接贴膏药,不用打针、吃药、牵引。膏药贴上以后,须保持15天左右,这期间不能沾水,不能扭动,其他活动不受限。

  贴完膏药,无论多严重的病人,一般两周就见效。不少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都是抬着来的,回去几天就能坐起来,15天基本就不疼了。轻者贴1次就好,重的贴2~3次能痊愈。临近中午,一个12岁的小男孩过来复查,他半月前滑旱冰摔断了小臂。他告诉记者,上次贴完膏药,第二天就不疼了。陈淑敏说,这孩子再贴一次就没问题了。

  陈家经常接诊难治的病人。一位90岁的老人雪天摔倒导致股骨颈骨折,大医院都觉得希望不大,贴了陈家的膏药,2个疗程,好了。有位尿毒症患者也是大腿骨折,由陈庚出诊,在病人做血液透析的同时贴了膏药,前后3贴,骨头长上了。

  继承不等于吃老本

  在诊所门厅正中的铜牌匾下方,并排摆着两块古香古色的雕花木牌,分别刻着“名震寰宇”、“仁心妙术”几个大字。陈淑敏告诉记者,这是民国时期一位乡绅为了感谢陈家的救治之恩赠送的。环顾诊所四周,墙上挂着年代不一的锦旗,连大镜子都写着患者敬赠的字样。“陈氏正骨”传承了100多年,越来越红火了。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河北沧州人老刘告诉记者,他这个病,贴一次膏药花300多元,整个治疗用不了1000元就好了,既方便又不受罪,“要是上医院做手术,没有万八千的下不来”。就是这种简、便、验、廉的特色,一传十十传百,不但邻里八乡的都来看病,周边河北、天津乃至北京的病人也不少,甚至还有从黑龙江过来的患者。天津人老王一早开了80公里的车来治胳膊肘的外伤,他说:“10年前我爱人的腰椎病就是在这儿看好的,以后亲戚朋友有了骨伤,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家。”

陈氏祖传正骨手法 陈氏正骨

  陈庚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人从早到晚很难有闲的时候,刚要吃饭,病人来了,就得放下碗筷看病人。门上写着晚上10点半下班,可夜里被叫起来四五次是常事。很多病人年岁高、病情重、不便移动,他们就得上门出诊,“最多的一天要去十多家,跑五六百公里。”有的老病号住得太远,诊所也会把药膏邮寄过去,然后在电话里教病人怎么贴。“家传的手艺那是祖上的福荫,但我们也不能光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0651/475082352099.html

更多阅读

许氏祖传拨毒养阴褥疮脉管橡皮消炎生肌膏生肌散 生肌散

内托生肌散杨氏溃疡生肌散褥疮生肌膏生肌散生肌膏养阴生肌散京万红橡皮生肌膏消炎生肌膏强筋生肌散活血生肌膏珍珠生肌散生肌散的配方橡皮生肌膏郭氏生肌膏解毒生肌膏提毒生肌膏珍珠生肌膏活血生肌膏养阴生肌散脉管生肌膏 “许氏

微信上刘氏祖传养肾方 老中医10个祖传的养肾妙招

  老中医祖传的十个长寿秘密爱华保健知识配图  一、护好自己的双脚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潮

陈允斌治疗白头发秘方 陈允斌老师祖传退烧秘方

  陈允斌老师祖传退烧秘方威灵仙/于郑州>蚕砂竹茹陈皮水:从药店买蚕砂、竹茹、陈皮各10克。将陈皮洗净,和另外两药一起放入药锅中,加冷水煮。水开后再煮三分钟即可。太小的孩子,可将药水分成几次喂,每4小时一次,到烧退为止。 

骨质增生外敷散 转载 祖传生骨散

该方是来自一亲戚,因亲戚的的一个亲人祖辈在广西行医,后去世,因没有男丁传承。所以家人就把它的药书运回广东。我有幸目睹该医书,就找条感兴趣的方子,据他家人说,该方子很好,治愈不少人。我是将原方不漏写出来。该方后面还有备注:写有光绪十

声明:《陈氏祖传正骨手法 陈氏正骨》为网友禽獸坿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