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小学交流期间,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这里不少学校的教室有一样“标配”——思考图(Thinking Map)。顾名思义,思考图就是帮助人们思考、理清条理的线路图,有点类似咱们中国人说的“提纲”,但这个提纲是可视化的,含义也更丰富。
为什么说它丰富?一来,它的使用更广泛,咱们的提纲多出现在写作课上,而思考图则适用于各种语言类学科,如阅读课。二来,呈现形式更多样,提纲多是文字,而思考图则往往图文并茂,更能刺激并具象化学生们的想法,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
绘画和制图能力,是否能促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我对思考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一个教育者,我希望将它带到我的课堂上,而作为一个妈妈,我希望把它带给我的女儿,在她进行阅读和写作时,产生一些有益的帮助。
(思考图是许多美国小学教室里的“标配”。)
【泰坦尼克为何沉没?将答案做成图表!】
交流期间,一年级的一堂阅读课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老师先带领全班同学,读完了一只蝙蝠寻找妈妈的故事,然后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张印有故事中5个情节的练习纸,请学生把它们分别剪下来,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贴在纸上,并画好箭头的流向。学生如果贴的正确,就说明他已经读懂了故事的内容。这种思考图叫“流程图”。
(老师发的故事贴纸里,情节的顺序被打乱)
思考图是阅读课老师常用的教学工具,年级越高,思考图的设计越复杂。毕竟有效的阅读远不只理清故事情节那么简单,文章的叙事逻辑、作者的想法等都得学会分析。
另一个五年级的老师在讲授《泰坦尼克号》这本书时,也用了思考图,不过不是让学生剪贴纸做成流程图,而是提出问题,如“导致泰坦尼克沉入大海的原因有哪些”,写在纸的中间,学生们得想出尽可能多的答案,贴在左边的框内。
(为制作思考图,学生们准备了各色水彩笔)
这种思考图也有个名字,叫“多倍流向图”,它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和思考事物之间多重的因果关系,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不仅在课堂上,孩子平日里自己读书也可以使用。
【“可怕的女巫”到底有多可怕?思考图让孩子学会写作!】
那么,思考图怎么发挥自己在写作课上的作用呢?我再举一个一年级课堂的例子。
这是一堂写作课,主题为“我心中可怕的女巫”。老师要求小朋友充分发挥想象力,写出心目中最可怕的女巫是怎么样的。
天马行空往往导致文章逻辑不清。为了让孩子们的想法更聚焦,老师要求,写作之前,大家得先来填写一张可爱的气泡图——中间一个三角形的气泡是女巫的帽子,外面包裹着一圈圆形“气泡”,孩子们得在这里填上TA心目中最可怕的女巫的特点。
(这个学生写的是:红眼睛、牙齿掉光、头发丑陋。)
这是帮助学生习作前先构思好自己要写哪几方面的内容,根据气泡内罗列出来的特点组织成语言再写下来,有了这个思考台阶,学生动笔写就不觉得困难了。
这个阅读方法很实用,和上述文章里提到的“流程图”和“多倍流向图”结合,完全可以使用到孩子日常的写作训练当中去。假如你的孩子现在正要写一篇名为“有趣的玉米糖果”的文章,可以这么做:
(通过五感表达和描述)
1.画“多倍流向图”,如围绕“玉米糖果有什么特点”,从看、摸、闻、尝四个角度,积累直观感受。
2.画“气泡”,围绕这四个方面,分别积累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有关的词语,摆上“砧板”。
3.画“流程图”,挑选其中3个感官的体验,按顺序排入,加上开头和结尾就行了。
虽然写作讲究兴之所至,但在写作训练的初期,清晰的操作步骤还是能帮助孩子降低对写作的厌倦感,甚至恐惧感。而制作思考图一旦成为习惯,便不再局限于对语言类学科能力的提升,而将通过影响孩子的逻辑思维,进而对孩子的生活或学习能力的提高,发挥不小的作用。
【作文提纲,图形帮忙】
你看,老师用一个盖房子主题的要点图来说明怎样写一段文章。屋顶是主题或论点,三根屋梁是主要论据,屋基是结论。一栋好房子需要强壮的屋顶、屋梁和屋基,一篇好文章也是一样,论点、论据、结论都要很强。
比如,教孩子去分析故事中的矛盾,会通过这张图引导孩子们从四个方面考虑:人物之间的矛盾、人物和环境的矛盾、人物和社会的矛盾、人物和自己的矛盾。这样一来,这场分析对孩子们来说就变得不再抽象,很容易下手了。
如果要引导孩子写科普性质的文章,也会通过要点图让孩子看到清楚的写作路径。
这张要点图,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把要点列出来了。虽然也主要是文字,但是这样条目化、视觉化后,孩子们很容易记住要点:先亮明观点,再列举原因(起码要2-3条),要有事实支撑,要有例子,要在结尾把观点再写出来。说实话,写大多数文章,不就是这么一回事么?
年级稍微高一些,分析的深度还会提高,用这样的要点图能帮助做因果、果因分析。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你家里有一位小学生,而Ta常为阅读和写作发愁,那么不妨让Ta学习这套思考图的方法,相信一定会奏效。
【和孩子讲解行为规则,图形也能起作用】
比如,这是一个老师在教刚入学的孩子怎样好好上课,学会听讲?她和孩子们一起做了一张图(Anchor Chart)。图里说:一个好的倾听者,会坐好,把手放在腿上,仔细听人说话,思考别人说的内容。我们用耳朵听、眼睛听、心灵听、头脑听 ... 这样的东东,挂在教室或者家里,是不是会很管用?
下面这张图,告诉孩子怎样做一个有效的阅读者?找对书、头脑中有图景、使用书签、会做笔记、复读重要的内容、会问问题、会思考相关问题 ...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自己读书的时候很难静下来,不如和他一起画这样的一张图-自己读书意味着:选对书、找个安静的地方、不要挪动、不要打断、低声朗读、要有毅力、享受阅读内容!
【生活中大多数概念可以通过要点图就帮孩子理解】
很多家长都抱怨孩子不懂得珍惜时间,做事磨蹭。下面这张图很好看,把女孩Angela的一天24小时非常形象地展示出来。也可以给孩子做一张,这么一看,孩子就知道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得珍惜时间。
比如,一个小小孩,让他明白城市、郊区、农村的概念,一张图就解决了。同样的方法,可以帮孩子理解城市、国家、大洲、地球的概念。
再比如,怎样向孩子讲解一个人的外在和内在特性呢?这样的图,是不是很形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外在,但是我们要理解一个人的内在特性,需要观察他的行为,听懂他的话,明白他的想法,理解他的感情 ...
怎样帮助孩子理解钱的概念,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钱呢?我相信通过做这样的图示练习,10分钟就能让孩子明白基本道理。
怎么样,画图的用途是不是很多?我感觉,在我们教孩子做很多事情的时候,用这样的要点图能不光帮助孩子,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掌握要点。在帮助孩子复习知识、掌握抽象概念的时候,尤其可以用到。要点图让孩子的头脑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清晰的结构和条理,能这样学习的孩子,将来会走得很远、很远!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