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之上肢部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之上肢部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之上肢部穴位     ◆ 上肢部穴位     【脾经】     面状、线状相结合穴位。     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图219):①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由远端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牌经。②拇指伸直,由指端经罗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补牌经、清脾经,统称推脾经。③在拇指末节罗纹面作旋推法,亦称为补脾经。     次数:100~500次。     主治:腹泻、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临床应用:①补牌经能健脾胃、补气血。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与揉中脘、指揉脾俞、按揉足三里等穴合用;②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可与清天河水、清大肠等穴合用。     小儿脾胃薄弱不宜攻伐太甚,在一般情况下,脾经穴多用补法;仅只体壮邪实者方能用清法,或清后加补。     【肝经】     线状、面状相结合穴位。     位置:食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食指伸直,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肝经(图220);旋推为补,称补肝经。清肝经、补肝经统称为推肝经。     次数:100~500次。     主治:烦躁不安、惊风、五心烦热、目赤、口苦咽干等。     临床应用:①清肝经能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郁除烦,可与清天河水、推涌泉等穴合用;②肝经宜清而不宜补,若肝虚应补时,则需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代之,称为滋肾养肝法。     【心经】     线状和面状相结合穴位。     位置:中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图221):食指伸直,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旋推为补,称补心经。清心经、补心经统称为推心经。     次数:100~500次。     主治:高热神昏,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心血不足、惊惕不安等。     临床应用:①清心经能清热退心火,可与清天河水、清小肠等穴合用;②本穴宜清不宜补,对心烦不安、睡卧露睛等症,需用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代之。     【肺经】     面状、线状相结合穴位。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图222):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     次数:100~500次。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     临床应用:①补肺经能补益肺气,可与揉肺俞等穴合用;②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可与推膻中,揉风门等穴合用。     【肾经】     面状、线状相合穴位。     位置:小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图223):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为补,或旋推,称补肾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肾经。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推肾经。    次数:100~500次。     主治: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虚喘,肾虚腹泻、遗尿,膀胱蕴热,小便淋沥刺痛等。     临床应用:①补肾经能补肾益髓,温养下元,可与揉肾俞、揉丹田等穴合用;②清肾经能清利下焦湿热,可以清小肠代之。     【大肠]线状穴位。     位置:食指挠侧缘,自食指端至虎口呈一直线。     操作(图224):由食指端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称清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为推大肠。     次数:100~300次。     主治:腹泻、脱肛、便秘。     临床应用:①补大肠能涩肠固脱,温中止泻,可与揉丹田、揉外劳宫、推三关等穴合用;②清大肠能清利肠腑,除湿热,守积滞,可与推六腑、摩腹等穴合用;③本穴又称指三关,亦可用于诊断即望指纹可参阅小儿推拿概论有关章节。     【小肠】     线状穴位。     位置:小指尺侧边缘,自指端到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图225):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小肠;反之为补小肠。清小肠和补小肠统称为推小肠。     次数:100~300次。     主治:小便赤涩、尿闭、遗尿等。     临床应用:①清小肠能清利下焦湿热泌清别浊,可与清天河水穴合用;②补小肠可用于遗尿、多尿,与揉丹田、揉肾俞等穴合用。     【四横纹(四缝穴)】     短线状穴位。     位置:掌侧食、中、环、小指近节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①四指拼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称推四横纹;②用拇指甲分别掐食、中、环、小指近节指间横纹,称掐四横纹。     次数:推 100~300次;掐 5次。     主治:腹胀、疳积、消化不良等。     临床应用:①推四横纹多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疳积,可与补脾经、揉中脘等穴合用;②掐四横也有同样效果;③也可选用毫针或三棱针点刺四横纹出血(液),效果也很好。     【板门】     面状穴位。     位置:掌测大鱼际平面。     操作(图226):①指揉,称揉板门;②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或从板门穴推向横纹处,称推板门。     次数:100~300次。     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暧气等。     临床应用:①揉板门能健脾和胃,可与补脾经、揉中脘、揉脾俞等穴合用;②板门穴推向腕横纹能止泻,腕横纹推向板门能止呕吐。     【内劳宫】     位置:掌心中,屈指时中指、无名指之间中点。     操作:以指揉,称揉内劳宫。     次数:100~300次。     主治:发热、烦渴、目疮、齿龈糜烂、虚烦内热等。     临床应用:揉内劳宫能清热除烦,可与清心经、清天河水等穴合用。     【内八卦】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所作圆。     操作:用运法,称运内八卦。     次数:100~300次。     主治:咳嗽痰喘,胸闷纳呆,腹胀呕吐等。     临床应用:运内八卦能宽胸利隔,理气化痰,行滞消食,可与推脾经、推肺经、揉中院、按揉足三里等穴合用。     【小天心(鱼际交)】     位置:掌根、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①中指揉,称揉小天心(图227),用指甲掐,称掐小天心;用中指捣,称捣小天心。     次数:揉100~300次;掐、捣5~20次。     主治: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目赤痛、疹痘欲出不透。     临床应用:①揉小天心能清热、利尿、明目,可与清心经、清小肠、清天河水等穴合用;②掐、捣小天心能镇惊安神,可与清肝经、按揉百会、掐人中、掐老龙等穴合用。     【运水人土、运土人水】     弧线状穴位。     位置:掌侧,大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呈一弧线状。     操作:①自拇指根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推运至小指根,称运土入水;②反方向自小指根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推运至拇指根,称运水入土。     次数:100~300次。     主治:小便赤涩、腹胀、腹泻、食欲不振、便秘等。     临床应用:①运土入水能清脾胃湿热,利尿止泻,可与退下六腑穴合用;②运水入土能健脾助运,润燥通便,可与推上三关穴合用。     【总筋】     位置:掌后腕横纹中点。     操作:以指按揉,称揉总筋(图228);以指甲掐,称掐总筋。     次数:揉100~300次;掐3~5次。     主治:惊风抽搐、口舌生疮、夜啼、潮热等。     临床应用:①揉总筋能清心经热,散结止痛,通调周身气机,可与清心经、清天河水等穴合用;②治疗惊风抽搐多用掐法,可与捣小天心穴合用。     【大横纹(手阴阳)】     线状穴位。     位置:掌侧腕横纹。挠侧纹头尽端称阳池,尺侧纹头尽端称阴池。     操作:①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为分手阴阳(图229);②自两旁(阳池、阴池)向中央(总筋)合推,称合阴阳。     次数:30~50次。     主治:寒热往来,腹胀、腹泻、呕吐、食积、烦躁不安。     临床应用:①分手阴阳能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食消,可与摩腹、推牌经等穴合用;如实热证阴池宜重分,虚寒证阳池宜重分;②合阴阳能行痰散结,可与清天河水等穴合用;③揉总筋、分手阴阳是小儿推拿手部操作的常例手法。     【十宣(十五)】    位置:十指指尖,指甲与白肉际处。     操作:用掐法,称掐十宣。     次数:各掐5次,或醒后即止。     主治:高热昏厥。     临床应用:掐十宣主要用于急救、有清热、开窍的作用,可与掐老龙、掐人中、大推脊等穴合用。     【老龙】     位置:中指甲后1分许。     操作:用掐法,称掐老龙(图230)。     次数:掐5次、或醒后即止。     主治:急惊风。     临床应用:掐老龙主要用于急救,有醒神开窍的作用。掐之知痛有声者,较易治,不知痛而无声者,一般难治。     【二扇门】     位置:手背部中指掌指关节两侧凹陷处。     操作(图231):①食、中二指按揉,称揉二扇门;     ②拇指甲掐,称掐二扇门。     次数:揉100~300次;掐3~5次。     主治:身热无汗。     临床应用:揉、掐二扇门能发汗透表,退热平喘,是发汗效穴。若遇患儿高热无汗,按揉1~2分钟,即可见汗出。对平素体虚外感的患儿可先固表(用补牌经、补肾经等穴)而后再用揉掐二扇门使之发汗。     【上马】     位置:手背部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节之间。     操作:①拇指端揉,称揉上马;②拇指甲掐,称掐上马。     次数:揉100~500次;掐3~5次。     主治:虚热喘咳、小便赤涩淋沥。     临床应用:本法为滋阴补肾的要法,可与揉肺俞、补肾经等穴合用。另外对肺部感染有干性罗音久不消失者配推小横纹(掌侧,食、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由拇指侧直推至小指侧)。     【外劳宫】     位置:手背部、与内劳宫穴相对。     操作:①用指揉法,称揉外劳(图232);②用指甲掐,称掐外劳宫。     次数:揉100~300次;掐3~5次。     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泻、脱肛、遗尿等。     临床应用:本穴性温,为温阳散寒,升阳举陷佳穴,兼能发汗解表。可与补牌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等穴合用治疗脱肛、遗尿等症。     【三关】     线状穴位。     位置:前臂挠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操作(图233):用拇指挠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或称推上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桡侧推向肘,称大推三关。     次数:100~300次。     主治:气血虚弱、病后体弱、阳虚肢冷、腹痛、腹泻、疹出不透及感冒风寒等一切虚、寒病证。     临床应用:①推三关性温热,能益气行血,温阳散寒,发汗解表,主治一切虚寒病症可与补脾经、补肾经、揉丹田、摩腹、捏脊等合用;②对感冒风寒,怕冷无汗或疹出不透等症,可与清肺经、掐揉二扇门等穴合用。     【六腑】     线状穴位。     位置:前臂尺侧,阴池至少海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部,称推(退)六腑(图234),或退下六腑。     次数:100~300次。     主治:高热、烦渴、惊风、咽痛、木舌、腮腺炎和大便秘结等。     临床应用:退六腑性寒凉,可用于一切实热病证。可与清肺经、清心经、清肝经、推脊等穴合用。     本法与推三关为大凉大热之法,可单用,亦可合用。若患儿气虚体弱,畏寒怕冷,可单用推三关,如高热烦渴,可单用退六腑。而两穴合用能平衡阴阳,防止大凉大热,伤其正气。如寒热夹杂,以热为主,退则可以退六腑与推三关之比为3:1;若以寒为重,则可以推三关与退六腑之比为3:1。     【清天河水】     线状穴位。位置: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推天河水,或称清天河水(图235);用食、中二指沾水自总筋处一起一落弹打如弹琴状,直至洪池,同时一面用口吹气随之,称打马过天河。     次数:100~300次。     主治:外感发热、潮热,内热等一切热证。     临床应用:①清天河水性微凉,较平和,能清热解表,泻火除烦,可用于一切热证;对外感发热,可与清肺经、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等穴合用,对于内热,可与清心经、清肝经、揉涌泉等穴合用;②打马过天河清热之力大于清天河水,多用于实热、高热等证。     【上肢部常用穴位小结】     1.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胃经、大肠经、小肠经 诸穴主要用于本脏腑的病证,用补法能补其不足,用清法能泻其有余。其中肝经、心经两穴宜清不宜补;牌经、肾经两穴宜补不宜清。     2.清热类穴位 掐揉二扇门、清天河水、推三关,治外感发热。     清天河水、打马过天河、退下六腑、揉小天心,清营分血分之热。     揉内劳宫、揉上马,清虚烦内热。     揉内劳宫与操小天心结合,可清心经之热。     分手阴阳能调和气血,用于寒热往来。     3.健脾类穴位 推板门、揉板门、推四横纹、推小横纹,健脾和中、助运消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1351/397344976706.html

更多阅读

服装店陈列图片 服装店里服装陈列中的九种常用手法

 (1)科学分类法   大多服装店经营的种类都比较多,从几十种到几百种不等,以扩大服务面和提高成交率。所谓科学分类就是按照某种理性逻辑来分类的方法,如按年龄顺序排放,进门是少年装,中间是青年装,最里面的是老年装或童装,或左边是中档价

脚底按摩手法 脚底按摩常用手法――单食扣拳法

脚底按摩常用手法――单食扣拳法――简介本经验介绍脚底按摩的常用手法之一叫做单食扣拳法,它主要用于脚底部,因为按照足部反射区分布,有很多内脏反射区全在脚底,必须力度比较大,才能起到有效刺激作用。  由于人体特殊构造,所有器官都有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

 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爱华阅读配图  1.基本手法  (1)指导法则  宝宝的皮肤比较娇嫩,故而进行推拿时,要注意手法轻柔、力量稳定,推拿讲究程序性。  (2)基本手法  基本的手法有很多种,包括推法、揉法、按法、摩法、

散文的常用艺术手法 艺术包装设计的六种常用手法

  艺术包装设计的六种常用手法  包装的艺术性是通过包装设计来体现的,归纳起来,包装设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六类,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艺术包装的目的。  1.系列法  系列法是包装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实际上是在形态、品

非法集资几种常用手法 非法集资常用的手法有哪些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你对非

声明:《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之上肢部穴位》为网友灵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