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个生产木头梳子的企业,招聘了四个推销员,为考察他们的能力,要求推销员带着样品和定单,到指定的和尚庙里去推销梳子。第一个推销员回来了,一把没有销掉。原因是和尚说光头没有头发可梳有什么用啊。第二个推销员回来了,只销了十来把梳子。原因是推销员说梳子的功能不仅是梳头发的,你用木质梳子经常刮刮头皮,可以止痒、可以活血、可以明目、可以清醒头脑、可以美容、可以养颜啊,靠这些功能才销掉了十来把梳子。第三个推销员回来了,销了几百把,定单签了一沓。原因是在和尚庙经过仔细观察,香火旺盛,香客叩头,叩了几个头起来,头发就有些乱、香灰掉到头发上,头发就有点脏,于是就找方丈说,香客多虔诚啊,庙里应该关心他们,每个佛堂前面放几把木头梳子,木头梳子挺便宜嘛,头发乱了,香灰掉到头发上,就可以及时梳理,梳子弄脏了就不要了,要拿走也可以,梳子断了再换一个。这样的话香客就会感到庙里很关心他们,他们来得不就更勤快了嘛,这里的香火也就会更旺了。第四个推销员回来了,销了几千把,定单签了一大摞。原因是直接找庙里的方丈,对方丈说经常有人给庙里捐钱送礼,并且庙里出外办事有很多公共关系需要联络,庙里也应有礼品回赠给他们,木头梳子就是最便宜的礼品。将木头梳子两边刻上字,比如日行一善,积善为本,佛在心中,这样人家作为一个纪念品留下,给庙里捐钱送礼的人不就更多了,办事也就会更方便了。 感悟:和尚庙里都可以推销梳子,这表明市场是动态的,事在人为,看你能不能创造出更多的市场机会。第一个推销员只看到梳子的简单功能梳头;第二个推销员看到了梳子的额外功能;第三个推销员看到利用梳子关心香客的举措;第四个推销员把梳子作为一个礼品,并形成庙里的品牌赠送它人。这不是说明市场可以动态对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