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浅谈合作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摘 要] 畜牧产业一直以来都是甘肃省的支柱产业,但由于受到传统生产观念及其它诸多制约因素影响,地方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一直存在顽疾无法得到解决,这严重影响了省内畜牧产业的内外经济效益。本文就以甘肃省合作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现状开题,指出该市在该方面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畜产品 质量安全检测 现状 问题 解决对策 合作市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57-01
  畜牧产品生产是甘肃省基础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环节,伴随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加速与人们生活理念的不断革新,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其检测技术也在不断丰富。在如此背景下,甘肃省应该从源头来找出省内一直以来都存在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为大力推进省内畜牧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扫清障碍。
  1 合作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现状
  合作市作为甘肃省的主要农畜生产养殖基地,它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早在2013年就已经全面建立,这其中就包括合作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中心、由各乡镇所建立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等等。
  在三品认证工作方面,合作市主要倡导构建无公害认证畜牧业企业,并申报认证了绿色农畜产品标识,主要执行“三品一标”农畜产品认证规模标准。截止到2016年底,合作市满足“三品一标”农畜产品认证的畜牧生产规模已经达到全市总养殖规模的50%左右。
  合作市早在2013年就开始了农畜产品检测,他们采用速测仪对农畜产品进行速测,并配合省、州内检测中心实施例行检测与抽样检测,分别在合作市周边的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市区内大型农贸市场、超市等场合成立了8个“追溯点”与“检测点”,其目的就是为了开展日常农畜产品安全检测,满足城市对农畜产品的高品质需求[1]。
  2 合作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监管机构制度体系不甚完善
  合作市虽然在近年来针对农畜产品建立了较为全面的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机构,但其体系整体依然不够完善,具体来讲存在以下3点问题:第一,质量安全监管部门之间存在监管职责不清、职能交叉、多头监管等不良缺陷;第二,�r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依然停留在省、市、县等高级农业部门,客观讲并没有有效渗透到乡镇、村等基层部门,这就出现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上热下冷”的不均衡现象。具体体现在合作市周边乡镇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经费不足、手段不足和制度不够完善等等。乡镇级与省市级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相互脱节,无法全面开展统一的监管服务工作,导致了大量的经费无度流失。
  2.2 监管机构检测技术不够精进
  按照合作市现有的《合作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标准与检测技术,他们主要针对农畜产品、生鲜乳品中的有机磷农药、三聚氰胺、抗生素残留、瘦肉精等等具备定性检测能力,但无法做到准确定量,而且检测环境不够稳定,容易受到外界诸多干扰因素影响,检测结果误差也整体偏大。整体来看,合作市的农畜产品检测工作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无法适应当地农业经济新阶段的发展要求。主要来讲就是体系不够健全,除合作市市级检测中心为独立编制机构以外,其他乡镇级监管机构全为挂牌机构,导致工作开展制度化、规范化程度严重不足。再一方面就是检测能力整体偏弱,目前合作市在农产品监测方面仅仅配备的是最基本的农兽药残留速测仪器,其它质检仪器配套性较差,而且检测数据提供只局限于农兽药残留快速定性检测方面,依然不具备足够的定量检测能力。整体来讲就是还停留在抽样检测阶段,其实时监测数量小,且监测覆盖面偏窄[2]。
  3 合作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问题解决对策
  结合甘肃省合作市当地农畜养殖业发展状况,当地政府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引导养殖户科学合理构建农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推进农畜产品质量认证过程,建立合理的农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3.1 构建完善的农畜饲料产品检测体系
  合作市首先要构建一套完善且先进的饲料监测网络,有效提升饲料管理水平,最大限度确保饲料产品质量安全过关。通过检测体系来规避农畜产品生产过程中违规操作行为的出现,同时注重对新型饲料添加剂的适度生产与使用,确保农畜产品的安全性。另外,也要为农畜产品提供良性的生产运作空间,强化对农畜产品生产的监测过程,重点落实农畜产品的养殖及生产环节,提高农畜产品的整体生产水平质量,进而实现对合作市整体农畜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
  3.2 推进农畜产品质量认证过程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浅谈合作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合作市的农畜产品认证认可组织体系建设上,也应该尽快接轨国家整体标准,以推进农畜产品质量的认证过程,打造无公害、绿色农畜产品生产体系。为此,首先一方面要快速做到市场需求拉动推进农畜产品质量认证转化过程,再一方面就是要尽快制定和完善认证认可机制、安全质量许可以及卫生注册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内外统一规范的认证认可组织体系。最后,要实现对认证市场的依法监督与规范,严把认证机构资格关卡,为农畜产品生产推行良好操作GMP规范与HACCP认证(危险分析关键控制点认证),同时也包括传统ISO系统体系认证[3]。
  3.3 建立合理的农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合作市要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环节建立以市场销售为主的质量追溯制度,确保农畜产品经营者拥有完整的进货手续,以证实其所贩卖农畜产品的真实信息,也为了在日后交易过程中建立正规的交易台账。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就可以启动追溯制度来实施问责,第一时间扼杀质量安全隐患,保证合作市农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纯净度,间接推动地方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发展步伐。
  总结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一直以来都是甘肃省的社会发展公共课题,像合作市也在不断构建完善自身相关安全检测体系,争取做到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为地方农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也为地方营造安全良好的农畜产品生产及销售环境。
  参考文献
  [1] 南青卓玛.合作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甘肃农业,2016(14):17-19.
  [2] 王莉.提高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管理对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5.44-47.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1651/753093687166.html

更多阅读

旅游产品构成要素 浅谈产品设计中的构成要素

     产品设计体现了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科技水平。除了强大的功能性做后盾,一个好的设计还需要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考虑到成本、效率、以及技术手段的优化,从而实现产品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体现出优越的竞争力。在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浅谈前厅服务质量控制管理

前厅部作为销售客房产品、接待宾客、为客人提供各种服务的综合性经营部门,其服务质量的优劣对酒店经营有着重大的影响。微笑、主动、细致、快捷、协调构成了前厅服务的主要内容,前厅部的管理水平如何,主要通过客人对其服务质量的评价

确保工程质量 制度创新,确保美白产品质量安全

沸沸扬扬的“劣质美白霜事件”已经进入责任追究阶段,相关责任人已被逮捕,案件正在审理之中。在此次事件中,一种熟悉的声音再一次出现,“我们也是受害者,并没有过错。”美白祛斑产品质量问题属于卫生部门监管,而卫生部门人士则认为责任

产品市场定位 浅谈产品定位

     我们说现在的市场是充满竞争的市场。每天都有新品牌的诞生,同时每天也都有旧品牌的陨落。我们都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好产品不一定能形成好品牌,而好品牌一定是好产品。       说到着,有些人不免要问:是不是对于市场而言,产

产品定价策略 浅谈消费品的定价策略

  价格是消费品价值的货币体现,是营销组合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日常的很多销售难题都和产品的价格息息相关:窜货、砸价、无利润、市场费用捉襟见肘、产品销售不力等等。在营销活动中似乎降价总是顺理成章,坎坷曲折较少,而涨价似乎总

声明:《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浅谈合作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网友傲世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