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的弟弟是谁
在公元前307年的时候,因为本为太子的秦武王不慎在比赛举鼎的时候被鼎砸死,而且他也没有子嗣,于是乎一场多位之战便开始了。秦昭襄王和他的弟弟们也进行了王位争夺。
高陵君画像
著名的秦昭襄王的弟弟叫做高陵君,也就是秦公子悝,他也是宣太后的儿子。公子悝,在史书记载上是不详的,他姓嬴,属于赵氏,名为悝,字号高陵君。刚开始的时候公子悝受封地在彭地,秦国大将司马错,他在攻打韩国的时候夺取了轵地和邓地这两个封地,并且将邓地又封给了公子悝。
后来秦昭襄王确认登基后,他的弟弟公子悝也尽力的去帮助兄长。但事实上,在公子悝在位刚刚开始的时候,政治上的实权其实是掌握在他的母亲宣太后的手中,因为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所以宣太后也不会亏待自己的其他儿子,她赐给公子悝陕西高陵的封地,后来又换了封地,改为了邓。宣太后对于自己的儿子公子芾,把他封为了泾阳君,给他的封地是在泾阳,后来又换了封地宛,就是现今的河南的南阳。
但是后来,逐渐的宣太后和他的弟弟,以及儿子权倾朝野,他们嚣张跋扈,垄断朝野,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于是乎在范雎进入秦国之后,他帮助秦昭襄王分析当时的局势,告诉秦昭襄王必须铲除当时的一些贵族势力,夺回政权,当然这其中就包括了他的两个弟弟,在当时的夺权中失势而被驱逐出城外。
揭秘秦昭襄王之后是谁即位
随着《芈月传》的热播,秦昭襄王嬴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个当了50多年的孝子最后公然反抗母亲的安排,违抗了这个让自己爱慕敬仰的人,秦昭襄王发动政变夺权,将江山从母亲手中接过。秦昭襄王去世后,他的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安国君。
秦孝文王剧照
历史上的秦昭襄王于前306年登基,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王,在位时间达55年之久。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与其弟弟争夺皇位后便登基为皇了,等位初期,其政权都掌握在他的母亲宣太后手里,并有外戚干政。之后,秦昭襄王在范雎的帮助下,夺回实权开始了远交进攻的策略,任用了范雎白起等贤能将士,为秦国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秦昭襄王于前251年去世,享年75岁,去世后他的儿子安国君继承了王位,是为秦孝文王。秦昭襄王去世前其实是立了太子的,世称悼太子,但是后来去世了,于是就由他的小儿子安国君即位。(秦昭襄王一生只有2个儿子,大儿子去世后,其王位就由小儿子继承)。
秦孝文王的执政生涯是短暂的,可谓是极短无比,在位仅仅3天就去世,是一个短命皇帝。应该说秦昭襄王的两个儿子都很短命,原太子王位都没登上就去世了,一个是登上王位了但是却没命享受,太过于凄惨。
秦昭襄王在历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秦国的统一如果没有秦昭襄王的努力那么也不会有如此的功绩。
秦昭襄王之后是谁继位的
历史上的秦昭襄王就是嬴稷,他出生在公元前325年,死于公元前251年,被人们尊称为秦昭襄王和秦昭王,他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秦国君王,他是中国历史上执政在位的时间最长的君王之一。在公元前的256年,秦昭襄王执政期间,将在战国末期存在的西周公国灭亡,此举奠定了秦朝一统天下的基础,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大秦帝国》嬴稷剧照
但是不久之后,秦昭襄王就驾崩。担任秦昭襄王的王位的是他的第二个儿子,名叫嬴柱,也就是秦孝文王。在公元前267年的时候,秦昭襄王的长子去世。由此按照长幼排序,孝庄文王嬴柱就被立为了太子。
他的母亲是唐八子,他有一个爱妻叫华阳夫人,深受他的宠爱。父亲秦昭襄王去世后,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王位。于是他将已经去世的母亲和父亲一起埋葬,并且让自己最宠爱的夫人华阳夫人当上王后。
可是华阳夫人一直以来都没有生育孩子,所以只能抚养孝庄文王的其他孩子,于是在吕不韦的成功帮助下,孝庄文王的其中一个名叫异人的儿子回到了秦国,成为了孝庄文王嗣子。但是孝庄文王嬴柱在位的时间仅仅只有三天。在孝庄文王守丧期到了的时候,他正式登上了王位,可是天不随人愿,三天后,孝庄文王竟然驾崩去世了。他埋葬在寿陵内,享年53岁,后被封谥号为孝文王。于是乎他的儿子子楚就从原来的太子之位坐上了王位,子楚即是秦庄襄王。
秦昭襄王性格特点分析
秦昭襄王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他姓嬴,名则,又名为稷。他是秦惠文王的儿子,是秦武王的弟弟。在公元前307年的时候,秦武王不幸被大鼎砸死,意外死亡,于是秦昭襄王为争夺储君的位置和其他兄弟相争。后来秦昭襄王在赵武灵王和魏冉的帮助下,坐上了君主的宝座。
《西风烈》秦昭襄王剧照
秦昭襄王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一方面,对于权利和地位他很是看重,他想要扩大秦国的疆域,统一整个中国。所以为了争夺权利和疆土他不择手段。秦昭襄王在和自己的智囊团商量谋划后,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方法,他致力于采用计谋手段去分化其他六个国家,并个个击破。由此看出他的野心和对外扩张的肆无忌惮。
例如楚国,当时秦昭襄王先用丰厚的金银财宝去贿赂楚国的大臣,想通过贿赂的方法来拉拢楚国,想和楚国“交朋友”,但是实质上的目的是把齐楚联盟给拆散,以此可以把楚国给孤立起来,但是一转脸,秦国又和齐国进行了结盟。知道这个消息的楚国很是愤怒,所以向秦国发起来了战争,但是毕竟实力相差很大,所以结果是楚国的失败。
另一方面的秦昭襄王是一个十分有胸襟的人。他是一个爱惜人才的人,他求贤若渴,所谓英雄不问出处,他是十分尊重和欣赏的来自别的国家的人才,他会给那些原为六国后为其效力的人才加官进爵,用以重用。
秦昭襄王陵墓在什么地方
在2013年的时候,省级考古研究院发出了一个声明,他公布了在秦东陵一号陵园的一系列考古成果。这其中,就发现了秦昭襄王陵墓。
秦昭襄王陵墓现址
秦昭襄王陵墓是成“亚”字形,而且它的规模较大,它的结构和秦始皇被发现的陵寝建筑遗址很是相似。据考古专家的研究分析,在秦东陵一号陵园的“芷陵”,埋葬着正是秦昭襄王和他的唐王后。

一号陵园是处于西安市临潼区的斜口街办附近。在这次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得出了一些数据和信息。一号陵园它是呈南北走向。大致上来说是一个长方形,南北约长为1180米,东西的宽度约有695米,整个陵园的面积大致是824230平方米。一号陵园内的中心位置是两座“亚”字的大墓、四面都存有一些壕沟,而且还附有14个陪葬墓和11个建筑的遗址,另有161个小型的陪葬墓
根据史记的记载,秦东陵大多埋葬的是秦历朝历代的君王和王后。而且对于“亚”字的陵墓形一般来说也是代表着国王的墓。在一号陵园的M2号,那个“亚”字形的大墓,根据考古学家的发现探究,这之前曾经被人盗过墓。考古学家从出土一件高柄漆豆和三件残漆豆足座可以进行判断,M2号墓正是秦昭襄王的陵墓。秦昭襄王其实就是著名秦始皇的曾祖父。他在位执政时间长达整整56年,他是中国历史上来说在位最长的君主之一。秦在他的用心统治下慢慢变得强大起来,同时也为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秦昭襄王的丞相是谁
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他是秦惠王儿子,母亲是有名的宣太后。在公元前307年的时候,秦武王,也就是秦惠王的长子,他在洛阳和大力士孟说进行比赛,两人比赛举龙文赤鼎,但是秦武王在举鼎的时候胫骨被鼎给砸断了,不幸去世。
《大秦帝国》魏冉剧照
秦武王的突然死去,而且他又没有儿子,于是乎为了太子之位发生了很多政治斗争。秦昭襄王当时是在燕国被当作人质,后来为了夺取太子之位,在很多人的帮助下重新回到秦国,并且坐上了王位。
秦昭襄王执政期间,刚开始,他的母亲宣太后是从旁听政的,但其实宣太后才是当时政权的掌握者,而丞相是由魏冉担任,他是宣太后的异父同母的长弟,同时也是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成为宰相,辅佐秦昭襄王的消息威震了秦国。他曾担保推荐手下白起为大将,指挥其进攻别国的城池,先后击败了三晋和强大的楚国,他的丰功伟绩同时也威震了诸侯,大家都十分敬佩魏冉,当然与此同时魏冉的势力也越来越大。
后来,秦昭襄王感觉自己的政治权利受到了威胁,于是,他开始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秦昭襄王十分信任和欣赏范雎,还听取范雎的建议,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一把夺取了宣太后和魏冉等一干人等的权利。然后将范雎封为丞相。在军事谋略上进行了改动,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方法,奠定了秦统一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