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词一直用到了现在……
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就是“你这个农民!”这个骂法一般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互损,比如李世民被魏徵一顿教训后就曾恨恨地向长孙皇后吐槽:“会杀此田舍汉!”
人家把农民骂了,那农民骂人怎么骂呢?按照唐朝“士农工商”的排行,农民就会骂那些比他们地位还低的小商贩,甚至是根本没有社会地位的乞丐了。

但并不是作为“士”就不会被骂,那些自命不凡又没获得足够功名的读书人,也会被群众嘲讽“又穷又装逼”。“措大”也就是“醋大”,是形容读书人成天没事找事、抬肩攒眉、议论纷纷,像喝了一肚子醋的样子。
除了四大基本职业,基本上行行出脏话,就连与世无争的佛门都难逃一劫。要是他们惹怒了街头恶少,还是会有一些特定称呼让他们被骂个狗血淋头。
除了特定职业、地位的骂法,不分身份地位、最平等的骂法大概就是“通通都是畜生”吧,其中用的最多的自然就是人类的好朋友汪星人了。“狗鼠辈”是指下贱的人,“死狗奴”专骂仆人(唐朝的口语里没有“奴才”这个词)。安史之乱时,对战两方将领有一场经典的对骂:“賊识我乎?”“谁耶?”“我,国之大将白孝徳也!”“是何猪狗!”
除了汪星人,猪、驴等常见牲畜也是骂人常用比拟对象。“瞎驴”这一骂法在和尚中较为常用,号称是文雅、宗教性地骂人没有悟性,脑子不好使。
骂人家是动物还不过瘾,接下来就可以骂人家是妖怪,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当时流行的唐传奇的影响。“夜叉”单独使用时,大多是说不孝子。但是加上一个“母”字,就跟如今的意思差不多了。
唐朝虽然明面上男女还算平等,但骨子里其实还是男尊女卑的那老一套,所以骂别人是“妇人”就已经是一种侮辱。这种骂法的对象既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唐朝大将高仙芝就骂过他的副将程千里,说他“面似男儿,心似妇人”;而骂女性时一般前面还要跟上一些不太好的形容词,比如说“妒”和“悍”。需要注意的是,唐朝人骂妇女时很少提及下半身,连“娼”“妓”这种词都决不用在良家妇女身上,而一般就用来实指性工作者们。所以在唐朝你要是说人家“绿茶婊”,当心会被痛打。
其实男人也有专属的骂人词汇,在职业或形容词后面加上一个“汉”,立马就把对方地位拉低了。就算什么都不加,单单一个“汉”字,就已经显示出足够的轻蔑了。唐朝有个想造反的跛脚将军曾经自夸:“今虽患脚,坐置京师,汉辈犹不敢动。”
这些词原本是专门用来骂小孩子的,结果大家越用越顺手,演变成全年龄段的人皆可指着鼻子骂:“你这个乳臭小儿!”比如大诗人白居易在当官时,就曾经被老板李纯陛下吐槽:“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虽然唐朝民族大融合,但对少数民族的轻视心态还是难以根除,说人家是少数民族依然是一种常见的骂人方式。但是因为唐朝皇帝李家的血统里传言说有那么点来路可疑的西北游牧民族成分,所以像“胡”“狄”这种大家还是不太敢用,所以其他少数民族就大大流行起来,尤其是离得最远骂得最安全的西南少数民族“獠”。武则天曾经就骂过反对她的褚遂良:“何不扑杀此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