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爱于凤至吗 张学良爱于凤至吗 于凤至对张学良的半世等待

于凤至简介

于凤至出生于1897年,是少帅张学良的原配夫人。她年长张学良四岁,却一直处在张学良原配的的地位上,即使后来张学良与张四小姐情投意合,也终究没有影响她的地位。她被称作是“东北第一夫人”。于凤至简介是怎样的呢?

于凤至照片

于凤至又名于翔舟,出生于吉林的公主岭,是富商于文斗的女儿。早年于文斗的家并不在吉林公主岭,只是那时候于文斗刚刚通过经商开始富裕,为了保险起见,他将家眷都安置在了吉林公主岭。1897年的时候,于凤至出生。取凤至之名是因为有人推测于凤至“福禄深厚,乃是凤命”。于凤至5岁的时候,进入私塾进行学习,在11岁的时候,父母就为她与小四岁的张学良订了亲。16岁的时候,于凤至考入奉天女子师范学校。

1916年,于凤至与张学良成婚。在与张学良成婚之后,于凤至便知道张学良并不喜欢自己,但是从小良好的教养使她没有向其他女子一样去质问自己的丈夫。即使发现离开自己的丈夫在外面与别的女子同居,她依然将苦水往下咽。在张府中,尽职尽责,彬彬有礼。对上,她与张学良的继母卢夫人形同母女,对下她平易近人,从来不摆少奶奶的架子,对丈夫,她做好她为人妻子的本分,让张学良非常感动。

1940年,于凤至被确诊患了乳腺癌,赴美求医。之后,与张学良离婚。1990年1月30日,于凤至在睡梦中安然逝去。

张学良爱于凤至吗

于凤至被人们称作“东北第一夫人”,在张学良的一生中,于凤至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于凤至一生深爱着张学良,直到死去的那一刻,心中挂念的还是她的丈夫——张学良。那么张学良爱于凤至吗?

张学良与于凤至合影

有人说,张学良并不爱于凤至,他爱的是赵四小姐。也有人说,他是爱于凤至的。那到底张学良爱于凤至吗?

张学良与于凤至的婚姻,是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曾经收到过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的照拂。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张作霖得知于文斗的女儿“福禄深厚,乃是凤命”。深信“将门虎子”与“凤命千金”是良缘的张作霖就下定决心要在自己得势之后与于家结亲。之后,张作霖确实得势了,并与于家落实了这门亲事。

张学良爱于凤至吗 张学良爱于凤至吗 于凤至对张学良的半世等待

但是当时深受西方“自由”思想影响的张学良并不同意这场婚姻,于是张作霖便以正是原配必须听从父亲,婚后在外面找不找女人他都不干涉为筹码,让张学良不得不同意了这场婚事。从这看来,这时候的张学良并不爱于凤至。

在张学良与于凤至结婚之后,张学良更是以大姐称呼于凤至,在外面与别的女人同居。于凤至用她那良好的教养,不计较,做好自己的本分,对张学良嘘寒问暖,关心他,一往情深的浇灌着他们的婚姻之树,最终感动了张学良。在1927年,张学良结识了赵四小姐,一见钟情,但是仍旧告诉赵四小姐,跟着他不会有夫人的名义。这一点,看的出来这是张学良对于凤至的体贴。但是,这能不能说是爱呢?这就要问问张学良了。一个人的心,是不是能够同时装下两个人。

张学良对不起于凤至

于凤至在张学良坎坷的一生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更多的声音却是控告张学良对不起于凤至。为什么说张学良对不起于凤至呢?

张学良照片

1916年,张学良与于凤至完婚。大了张学良4岁的于凤至被张学良称作为大姐。那时候的于凤至也才19岁。在嫁给张学良之后,于凤至就扮演着妻子与大姐的双重身份。作为妻子,她大度的不向张学良质问他的婚外情,作为大姐,她对张学良给予她的关爱,嘘寒问暖;作为妻子,她在帅府做事尽职尽责,作为大姐,她细心的安排好张学良的一切;作为妻子,她与张学良的继母卢夫人形同母女,作为大姐,她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张学良。她的痴心与关爱终于感动了张学良,但是张学良仍旧爱上了赵四小姐。

后来,于凤至不得不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但她仍将自己视为张夫人。在张学良有难时,即使身在异国他乡,她仍旧为了张学良奔走呼号。她闯进了股海,孤身一人在股海中闯出了一片天地,为张学良和子女积累下一份巨大的产业。但是,她终究是没有再见到她心心念念的张学良一面。最终在1990年1月30日逝世,享年90岁。

而在1964年7月4日,当时64岁的张学良与张四小姐正式结婚了……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让人觉得张学良对不起于凤至吧。于凤至到死都在想着张学良,她的爱情,是忠贞不渝的。但是张学良的忠贞不渝的对象,却是张四小姐。

张学良几岁娶的于凤至

众人都知道张学良比于凤至小三岁,那为什么张学良要娶一个大自己三岁的“村姑”呢。其实这就要追溯到张作霖和于文斗,对张作霖而言,于文斗可以说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而于文斗的才情和为人与张作霖很是合得来,两人越交往越觉得投机,于是两人就结拜为兄弟。

张学良和于凤至 剧照

正当张作霖苦恼该怎么谢谢于文斗的救命之恩,一个算命先生的出现,给了于凤至不一样的人生经历。算命先生算出于凤至有凤命且旺夫,而张作霖就有点私心,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和此女结合,飞黄腾达。有了这“凤命”“凤至”四个字,张作霖越看于凤至越满意,虽说于凤至出生商贾之家,但一身的才情却吸引着很多人,于是张作霖赶紧做主,托人向于家提亲,定下这门亲事。

年仅十五岁的张学良便娶了十八岁的于凤至,虽说张学良一开始是拒绝的,但看到于凤至之后,又与于凤至接触了几次,发现这个女子与自己想象中的“村姑”形象差了十万八千里,于凤至的才华和见识都在张学良之上,而张学良也就是因为于凤至的美貌和才华同意结为夫妻的。张学良几岁娶的于凤至,以及张学良是否爱过于凤至,其实这就要看当事人怎么想的了,可能是年少的张学良确实是爱慕过于凤至吧,可能张学良在没有遇到其他女人之前是爱过,但仅仅是可能,毕竟他辜负了于凤至一生,让于凤至在美国苦苦等待了半个世纪,却不曾等到张学良一面,就连去世后唯一心愿合葬都没能实现。

张学良和于凤至到底为什么离婚

张学良和于凤至到底为什么离婚?自从看了《少帅》之后,很多观众是恶补于凤至的资料,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位有才识有远见的女人为什么张学良不爱她,张学良和于凤至到底为什么离婚呢,难道真的只是因为于凤至年长几岁么?还是因为赵四小姐呢?

于凤至剧照

于凤至和张学良自打结婚开始,一共生活了二十年,这么多年里,于凤至一直把妻子的职责和媳妇的孝道都做的很好,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好评。于凤至给予了张学良所有她能够给予的,但是仍旧换不来张学良对她的爱恋。直到张学良前往台湾后信仰基督教,而基督教一直崇尚一夫一妻制,所以宋美龄就抓住了这一点,逼迫张学良和于凤至离婚,这样一来,就可以断绝张学良申请去美国探亲地凝聚的理由。

聪明机智的于凤至有怎么不知道这些呢,无奈的于凤至只能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但于凤至与张学良离婚后,一直还是以张夫人自居,就连宋美龄每年给她寄贺卡上的称呼都是张夫人。在美国的于凤至经商不可缺少的签字署名也是“张于凤至”。《西安事变忏悔录》是张学良在蒋介石压迫下不得不写的,但远在美国的于凤至认为这是伪造的,决定为张学良讨回公道,先后在《洛杉矶太阳报》《纽约时报》上刊登张学良长期被软禁,于是很快就对蒋介石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甚至引起了台湾当局和宋美龄夫妻等人的不满,这才有了后来宋美龄逼迫张学良和于凤至离婚。

张学良和于凤至到底为什么离婚的背后,竟然藏着如此大的背景,将二人的离婚从家庭上升到了国际事务,在政治压力下,不得不离婚。

于凤至对张学良的半世等待

自从看了电视剧《少帅》,很多观众都替于凤至感到不值,于凤至对张学良的半世等待却只是徒劳。十五岁的于凤至嫁给张学良做媳妇,一直都对张学良家里人照顾有佳,为人既大度又识体,于凤至还是一个有文化有见识的奇女子。

于凤至

张学良平时会在闲暇时期写点小诗句,但是在于凤至眼前,那都不算什么,于凤至的文化水平毕竟在那摆着,真是不明白于凤至要美貌有美貌,要才能有才能,为什么总是会选择在张学良这棵树上吊着。可能于凤至骨子里还是中国传统女人的思想,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与张学良劳燕分飞的。1940年前往美国治病的于凤至,在美国大展身手,为了张学良积累资金,不仅投资地产和股市,还买下两幢别墅,按照东北老宅的样子进行了装修,将一处别墅留给张学良和赵一荻,作为他们安度晚年的礼物。

于凤至对张学良的半世等待却只是换来了苦苦的叹息,就连去世后都将所有的财产都留给张学良,此等女子怎能不叫人赞叹。于凤至从嫁给张学良那日开始,就此眼中至容得下张学良,不管是张学良在外找了多少女人,于凤至始终都没有插手,就像当日张作霖对张学良所说的那般,不会管这些。于凤至始终在大家眼中的样子都是大度识体的,从不忤逆或者反对张学良,唯独赵四小姐一事,反对也无效,却最终让自己永远的失去了这个男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2251/34790088669.html

更多阅读

赵一荻、于凤至、张学良老照片 于凤至和赵一荻

50年代末,赵一荻在台湾1930年,(左至右)张学良、宋霭龄、于凤至、宋美龄、蒋介石1930年11月,蒋介石夫妇与张学良夫妇在南京合影。(左起)张学良、于凤至、宋美龄、蒋介石。1930年10月,为亡父服丧的张学良与夫人于凤至在东北运动会上张学

张学良的妻子于凤至 张学良结发妻子于凤至:此生只为一个人

  “夜雨秋灯,梨花海棠相伴老。小楼东风,往事不堪回首了。”媒体用这样的文字赞颂了张赵之间不离不弃的爱情。然而,当所有的人都在钦佩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几十年如一日的坚贞爱情,所有人都在祝贺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之时,远在纽约的另一个

声明:《张学良爱于凤至吗 张学良爱于凤至吗 于凤至对张学良的半世等待》为网友临淵不羡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