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古典诗词描写手法鉴赏及训练
描写手法: 渲染、白描、衬托、虚实、用典
白描 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白描 田 家
唐 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正衬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反衬 以动衬静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以乐写哀 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用典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题目。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 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 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 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
请具体分析作者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及典故的运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所谓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的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这样可以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诗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本诗颈联化用了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尾联化用了“杜鹃啼血”的故事
答案:通过离宫、夕晖、孤云等带失落色彩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孤独惆怅的思想感情;通过“旧家燕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事物变迁的伤感;通过“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三个采分点)
阅读现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①,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②。
.试从某一个角度,赏析本诗表达技巧上的特色。
答:
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能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家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
读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问: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
答: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用美好的事物来衬托战事的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