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高考古典诗词描写手法鉴赏及训练

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高考古典诗词描写手法鉴赏及训练

高考古典诗词描写手法鉴赏及训练



 

 

描写手法:  渲染、白描、衬托、虚实、用典

白描  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白描   田 家
    唐 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正衬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反衬  以动衬静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以乐写哀   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用典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题目。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  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 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 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
 
请具体分析作者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及典故的运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所谓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的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这样可以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诗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本诗颈联化用了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尾联化用了“杜鹃啼血”的故事
答案:通过离宫、夕晖、孤云等带失落色彩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孤独惆怅的思想感情;通过“旧家燕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事物变迁的伤感;通过“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三个采分点)

阅读现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①,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②。
   .试从某一个角度,赏析本诗表达技巧上的特色。
答: 

 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能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家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 

读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问: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 
答: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用美好的事物来衬托战事的悲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2251/995203229448.html

更多阅读

古典诗歌修辞手法及艺术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ppt

一.表现手法考什么从近年各省的诗歌鉴赏题的问答方式看,感觉各省好象并没有对诗歌“表达技巧”或“表现方法”进行考查。从提问的方式来看,大都是考查的“表现手法”,如江苏卷、安徽卷、湖北卷、浙江卷;有的考查的是“艺术表现上的特点

鉴赏古典诗歌写景特色的五个角度 诗歌鉴赏写景手法

鉴赏古典诗歌写景特色的五个角度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大家都知道,我国古典诗歌或借景抒情,或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训练题 古典诗词鉴赏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训练题一、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念奴娇黄庭坚①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②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一、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念奴娇黄庭坚①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②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

声明:《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高考古典诗词描写手法鉴赏及训练》为网友優郁小王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