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店需要的,特别是超级书店需要的,绝对不是泡沫,需要的恰恰是好的书店设计方案。
一、书店设计需要思想先行
书店设计需求的提出,是以思想为基础的。一家书店设计,最终体现的是运营者的思维模式,经营者的理念。你想做一家怎样的书店,这家书店与其他书店相比有什么独特的方面,这家书店透过设计最终给它的消费者传递了哪些东西。上海书城发表的设计思想是这样描述的:“这个空间不仅仅是销售图书的卖场,还是一个充满着人文气息、节奏上不疾不徐、细节上周到细致、能够带来全方位购书享受的空间。”并概括为:有格调、有层次、充满精神享受。
二、卖场的布局
卖场区域的配比原则
现在书店基本是按照超市自选的形式构造布局的,卖场是读者选购图书、结算货款的区域,是店堂内的主要区域。因此,区域配比应本着尽量增大卖场的原则。从现代超市发展趋势上看,aIhUaU.COM卖场区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一般认为超市卖场区域应占70%~90%。超市内各区域的分布要根据其建筑结构进行,辅助区与商品销售额关系不大,卖场区域则直接影响销售额,因此,各类书的结构、顺序非常讲究。
要考虑读者选购习惯,同时要根据这个习惯设计读者的购书路线
由于每个书店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和读者结构不一样,各书店服务区的读者购买习惯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北京地区,读者进入书店,可能习惯首先看到社科书,外地有些书店将文艺书放在一层,甚至有些是将音像制品放在一层。但将音像放在一楼是不太适宜的,与书店读者对环境的需求不太协调。同时还要设计读者的购书路线,要把进入卖场的读者看作消费流,出入口就是连接消费的通道。读者的购书路线,应使读者想进入而且容易进入,想找到且容易找到,进入以后,读者能够方便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书架,同时让读者非常自然按照习惯购书路线行走,在行走过程中,两侧尽可能多地陈列图书来刺激需求。所以购书的路线应该是从读者进门一直到结账的收银台进行通盘考虑,从布局上应该尽可能避免死角,路线尽可能拉长,以增加读者的逗留时间,通道宽度要适当,应该不小于1.2米。通道应该考虑读者流量,北京图书大厦一般是在1.5米,实际在读者多的时候,1.5米都显得有些窄,四楼通道还是比较理想的,因为四楼是科技书,客流量比较小,面积又是最大的,它的主通道已经达2米。通道小会很尴尬,特别是读者选择书架最底层的图书时,如果两边都有人蹲下来,就差不多1.5米,中间就会有人过不去了。像前年北京图书大厦二楼卖文教书,文教书品种很多,二楼面积比较小,造成通道非常拥堵,去年进行了调整,将文教书调到三楼,面积增加了,它的通道也基本上达到1.2—1.5米,读者走起来很怡然自得。
书架摆放要合理,尽量不要让读者走重复路线。读者的流动路线和我们的营业流动路线应该避免交叉,营业路线就是读者买完书后到收银台交款,读者的流动路线与之应该避免产生交叉,我们的设计应该保证它的畅通无阻。能够让读者自由穿行,很舒适便利的购买图书商品。在设计读者路线时,还要考虑在主通道两侧位置合理布置主打商品,因为主打品种,应该说占图书销售额比例是比较大的,把这些图书陈列到主通道上。
我们现在很多书店都摆书墩,书墩是一个很好的促销方式,但摆得过多过滥,反而适得其反。书墩首先是北京三联韬奋中心搞的,现在这种方式,很受读者欢迎,对于增加图书销售量很有作用,但是我们现在摆得太多了,反而削弱了它的突出位置。在主通道上适当摆放一些畅销或是特色图书可以引导读者按照设计路线去行走,同时促进图书销售额。
三、书店设计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细节
收款台的高度和宽度
收款台的高度应该不超过700毫米,收款的过程必须是透明的,让读者看得清清楚楚;还有宽度,因为我们读者付款除了手中的书,还有其他东西,因此必须有足够的宽度来放他随手拿的那些东西,尤其是不止买一本书的读者。
书吧及休息座位
书店应当提供休息座位,但不能过于舒服。因为读者的素质不一,座位太舒服以后,有些读者的坐像难看,不但有损他本人的形象,还会影响书店形象。此外,还有休息座位的摆放,如果通道已经很窄,再放个休息座位,通过的读者与坐在座位看书的人都很难受,这样的设计需要改进。
背景音乐
音乐在卖场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只能作为背景乐而发挥作用,千万不能让它“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