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整理:杂货铺小二
本期编辑:宁晓雨
本期栏目:周末开溜
春三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对春天的喜爱,莫过于文人雅士,自古以来,春常常被誉为“阳春”、“昭节”、“艳阳”等二十多种雅称。
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春都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联想。从诗歌到小说,从友情到爱情,从褒扬到贬抑,比比皆是,“一年之计在于春”更是妇孺皆知的生活经验。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
其实,春在中国文化中还有一项重要的意义:踏青。这里人们可能会问,“踏青不是清明节的风俗吗?”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不过,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来则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
踏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尚书·大传》曰:“春,出也,万物之出也。”在西周,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就已成为礼制。据《礼记·月令》载:“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至,以迎春东郊。”
而且在先秦时期,踏青还带有求偶的色彩,这与当时出现的上巳节有关,日期为阴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今年4月9日。
人们在祭祀地神、春神求农业丰收之后,又祭祀女性的生育神兼媒神以祈求子嗣繁衍,同时男女互相择偶,歌舞欢会,然后相配。当时,踏青的古俗是围绕这些主题展开的:迎来春天、迎祭生育神、沐浴祓禊,以求多育;男女青年则求偶,要春嬉、欢会、歌舞、放纵。另外还有跳傩驱疫、求雨雩礼等活动。
秦代以后,上巳节中与放纵有关的节俗逐渐遭到禁止。除南方一些少数民族风俗以外,只有迎春、踏青等少部分活动得以流传,而原有的求配偶、求生育的性爱色彩渐渐消弭。
魏晋之后,上巳节的古俗逐渐被水滨裢禊、曲水流觞、踏青等活动取代,而成为游春娱乐的盛会。“曲水流觞”是在水溪旁结聚宴饮,也称“流杯曲水”。据晋朝王羲之《临河叙》记载:“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流传千古的名作《兰亭集序》正是描述他们在水溪旁结聚宴饮的情形。
隋唐时期,踏青成为一项十分普及的民俗活动。尤其是每当春暖花开的时节,士女游春活动最盛。宋元时期,春天郊游踏青,这个节令活动与清明节日结合在一起,相沿成俗,内容也为之一变,娱乐身心的意义取代了宗教祭祀的寄托,更加盛行了。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株扬柳属流莺。”对当时春游自昼及暮,笙歌如痴的盛况可谓描摹得淋漓尽致。
《清明上河图》也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单单画面人物就达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
明清时期,踏青时节除了登山临水,游览春光之外,人们还同时开展各式各样的体育娱乐活动,诸如放风筝、荡秋千、蹴鞠、牵钩(拔河)等,内容更为丰富。
清初潘荣陛所著记述北京岁时风物的专著《帝京岁时纪胜·岁时杂戏》中详细记载了清明时节扫墓踏青的情景:“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盆,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进入民国后,当满大街的铃铛声此起彼伏时,意味着春天来了。那时,踏春必备“三大件”,最重要的就是脚踏车,在私家车还不流行的年代,脚踏车是男女首选的出行工具。因此,每年入春后,报纸上铺天盖地都是租售脚踏车的广告。
另外是照相机和口琴。对于豪门大家来说,照相机不是稀罕物件儿,但小老百姓自然是买不起的,也只有通过租。与这两大件相比,口琴则显得再普通不过了。改革开放前,口琴一直是文艺青年的身份标志。
所以去郊外踏青的民国青年,基本都会带上口琴,两两相对,吹着口琴述心事。
郁达夫在《北平的四季》中描述,“北方春天的最值得记忆的痕迹,是城厢内外的那一层新绿,同洪水似的新绿。北京城,本来就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屋顶的绿色的都会,一踏出九城的门户,四面的黄土坡上,更是杂树丛生的森林地了;在日光里颤抖着的嫩绿的波浪,油光光,亮晶晶,若是神经系统不十分健全的人,骤然间身入到这一个淡绿色的海洋涛浪里去一看,包管你要张不开眼,立不住脚,而昏蹶过去。 ”

虽然多少有点夸张,但如今,人们出门踏青,更多的是为了接近大自然,清新的空气迎面而来,和煦的春风带着泥土的气息灌入鼻中,使人心旷神怡。
中山公园
北京城第一座公共园林,原是明清两代的社稷坛,1914年社稷坛改公园对普通民众开放,如今是北京市第一批精品公园,4A级景区。
在中山公园内,有座精巧玲珑雁翅形状的建筑:唐花坞。它背靠三面临水的水榭,附近长廊曲折,假山荷池、幽径芳林,风景优美。其中间为八角亭式结构建筑,两旁为玻璃暖房,朱漆绿额,蓝色亭檐,玲珑美观。
《燕台口号一百首》有句云:“最是唐花偏烂漫,却烘地窖借春开”。如今唐花坞是公园内常年展览花卉的地方。最近是迎春、山桃、玉兰、梅花、杏花、连翘盛开烂漫时,还有蕙芳园蕙兰展、唐花坞杜鹃花展。
京西妙峰山
景区以“古刹”、“奇松”、“怪石”、“异卉”而闻名。峰底开阔,空气清新,山上多以灌木和花卉为主。有大量木本植物和优质药材,仅木本植物就有600余种,优质药材20余类,有山桃花、野丁香、山茉莉、杜鹃花、麦秆菊、千亩玫瑰花等多种观赏花卉,形成了“四面有山皆如画,一年无日不看花”的特有景致。
马上妙峰山的油菜花就要开了,开阔的原野上染上片片金黄,层层梯地的油菜花错落有致,每一片都金灿灿的,在太阳的照射下格外耀眼。
日坛公园
原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大明之神“太阳”的处所。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将日坛扩建,开辟为公园。
作为闹市中的一处静地,院中植被丰富,桃花、迎春、连翘、碧桃、榆叶梅等花卉点缀其中,为公园增加几分雅致。
元大都遗址
元大都遗址公园分为海淀和朝阳两段,全长十余公里,是北京城区内最大的带状公园,集历史遗迹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休闲游览于一体。沿河岸可以步行浏览自然风光,是闹市中的一个好去处。
“海棠花溪”是元大都遗址公园春日里最美的景色,种植了西府海棠、贴梗海棠、金星海棠、垂丝海棠等诸多品种的海棠树近2000株,同时也是城区内最大的海棠林。感受海棠花瓣飘摇,落英缤纷,韵致无穷。
东交民巷
作为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迄今,这里依然留存大量西洋建筑的“身影”,向过往的人诉说着曾经的历史。
现存建筑有法国使馆、奥匈使馆、比利时使馆、日本公使馆和使馆、意大利使馆、英国使馆、正金银行、花旗银行、东方汇理银行、俄华银行和国际俱乐部及法国兵营等。均保持二十世纪初欧美流行的折衷主义风格,用清水砖砌出线脚和壁柱,砖拱券加外廊,木结构角檩架,铁皮坡顶。
玉渊潭公园
待到樱花烂漫时,请来玉渊潭。如今,玉渊潭公园的樱花节,俨然已经成为北京老百姓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这里可以欣赏到20个品种2000株樱花。
对于樱花的美艳,冰心是这样描述的,“这樱花,一堆堆,一层层,好像云海似地,在朝阳下绯红万顷,溢彩流光。”但是樱花的花期极短,从开花到凋谢只不过七日之期,而整棵樱树从开花到全谢也只有两个礼拜左右。
另外,还有碧云寺、后海、房山的琉璃河、植物园、颐和园等地方都是赏春的绝佳去处。
最近是什么日子?是我们大肆放纵闹春的日子。
请暂且忘记那句,“春天对樱桃树做的事情”,让我们一起赞颂一会儿北京春天的魅力本身吧。
周末开溜
因为周末、所以开溜,
京城内外,尽情嬉游,
只想和ta,四处走走。
一键投稿传送门 bj@WeMedia.cn
戳这里回看上周「周末开溜」
评论区话题
时间地点人物,你,要和谁,去哪里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