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夜狼为大家介绍了黄埔军校唯一一期女子学员班中的学员赵一曼,而在当时和赵一曼并称为黄埔四女杰的还有三位女学员,今天夜狼要和大家聊聊黄埔四女杰中的另一位,虽然她的知名度远没有赵一曼同志这么高,但在当时,黄埔四女杰中,她被称为黄埔四女杰之首,而她传奇的一生也有很多名头,黄埔六期中的女神枪手,双枪女侠、红军中唯一的女师长、唯一的游击队女司令员、文武双全的军事全才。而她最后的结局,却让人感叹虚希,黯然神伤。
她便是我党早期优秀女革命家胡筠。
胡筠原名胡昀,1905年出生在湖南平江县的一个商人家庭,父亲胡筑安,早年是商号大掌柜,后来为药材商人,走南闯北见识极广,胡筑安对爱好极为宠爱,从小便让其识文习武,如男儿一般带大,又经常带其走南闯北,见识与同时代其他女子自然不一。

胡家有女初长成,十九岁的胡筠已经长成了平江县有名的美女,相貌、家势、才品,登胡家门的媒体门槛都踏烂了,父亲自然挑最好的,十九岁的她嫁给了号称平江首富的李家公子李积琦结婚。
原本胡筠可以这样过富家少奶奶悠闲富足的一生,但她并不甘于这样过一生,嫁入李门没多久,她便考入平江女子师范,在学校她与共产党人李宗白、余贲民为友,接受进步思想,积极参加各种爱国活动,1925年,胡筠成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传奇的革命道路。
国民革命军北伐,胡筠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参加北伐军,到叶挺的独立团政治部担任宣传工作,在军中她不仅发挥自己的文化方面的才干,军事方面的潜能也开始显现,在攻打天岳关时,胡筠化妆成农妇潜入敌后绘制出了敌人的兵力部署部,后来并亲自带领一个排的兵力向敌人发起进攻。
北伐军胜利进军湖北汀泗桥胜利后,胡筠又调回平江,奉命组织农民自卫军,基于胡筠在军事上显现出的潜能,1927年平江县委推荐胡筠报考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胡筠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了黄埔六期生的一员,在黄埔武汉分校,她是二百多名女学员中成绩最优异者,堪称黄埔之花,尤其射击之术,技超群英,被盛赞为女神枪手。
宁汉合流后,黄埔武汉分校六期的女学员全部提前毕业,胡筠回家平江,开始组织武装暴动,她利用为李家组织保安团的名义,购买了几十条枪、上千发子弹,准备起义,不料被叛徒认出,面对来抓捕她的的保安队,她率几十人的部队开火,打得缉捕团落荒而逃。
胡筠带领队伍幕阜山打起了游击战,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开创了从浏阳至平江的大片根据地,建立了一支上千人的武装力量。随后由平江特委报请中央军委批准,将胡筠领导的平江游击队改编为“平江工农革命军”的番号,胡筠担任司令员,胡筠也由此成为了中国工农红军中唯一的一位女司令员。
国民党反动派对胡司令员闻风丧胆,以十万大洋悬赏“匪首”胡筠的人头。
1928年3月平江工农革命军攻打平江县城失败,平江县委书记毛简清前往上海,县委代书记罗纳川牺牲。随后胡筠与张警吾、李宗白、余贲民等重组了平江县委,胡筠任平江县委书记。继续率部在平江活动。7月,彭德怀、腾代远组织领导了平江起义,部队随即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次日,胡筠率平江工农革命军入城,与彭德怀的第五军会师,当日平江的老百姓均涌上街头,一睹他们平日里只能耳闻的胡司令员的芳容,24日的庆祝起义胜利大会上,胡筠平江县第一届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主席、红五军纵队党代表兼湘鄂赣特委常委(当时彭大将军还只是当选为湘鄂赣特委委员,算是胡司令员的下属)。
随后红五军南下井冈山,胡筠率部在湘鄂赣3省的幕阜、连云山区一带与国军展开游击战,战斗中胡司令员手持双枪一马当先巾帼不让须眉,神枪弹无虚发,而出身黄埔的她更显露出极高的军事指导能力,她指挥作战大胆沉着,灵活多变,战前有周密的部署和充分的准备,战后有详尽的总结,通过实战,胡筠总结出了“拦腰截尾,打敌消残,敌进山,我下段,敌分散,我集中,敌去河东,我往河西,我忽东忽西,时隐时现,积小胜为大胜”等游击战术,向远在井冈山的毛委员遥相响应。
后来红八军军长何长工回忆赞道,平江的部队胡筠是打得最好的,敌人一听胡筠部也闻风丧胆。湖南省《清乡公报》也惊呼报道:胡筠部与彭德怀部“互相呼应、声势浩大”,“赤焰所播,如火燎原”,“调集重兵围剿,仍然束手无策,防军亦疲于奔命。
彭德怀率部于1930年春从中央苏区回到湘鄂赣,7月回到平江,7月28日,彭德怀部与胡筠部联合打下了湖南省会长沙,胡筠当选为新成立的湖南省苏维埃政府委员,1930年9月,年仅25岁的胡筠任红十八军第八师师长,她也是红军史上第一位女师长,如果考虑到后来的另一位女师长为红军妇女独立师师长张琴秋指挥的是一个妇女队伍,胡筠可以说是红军史上也是我军第一位师级军事指战主帅,当之无愧的女将。
1930年,胡筠率红八师一举攻克了通城县城,缴枪一千三百七十余支,长机枪五挺,手枪三十余支,子弹十余担,其他军器无数。
胡筠作战之英勇,连那位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介石后来都知道自己的黄埔出了这样一名能打仗的女学生,惊呼道世间还有这样刚烈之奇女子。
胡筠却不是只会舞刀弄棒的孙二娘型梁山女汉子,她出身豪门闺秀又受过高等教育,文才一流,胡筠部队的宣传工作均是其一人主笔,治军之余更是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她当时还亲自创作了两部话剧,一部叫《李更探监》,讲述的是罗纳川夫人李更探监,感人至深的故事,一部则是《鲁胖子哭头》,讥讽当时国民党江西省主席鲁涤平抱头被我军处决的国民师长张辉瓒的头痛哭。两部小剧至今仍在万载小源等地流传。
这位一位文武全才的女将,国民党十万大洋没买下了她的人头,却牺牲在内部的屠刀下,王明篡夺了党的最高领导权后,以肃反之名施行左倾路线,对湘鄂赣的干部大搞迫害,胡筠这样的家庭出身自然成为了王明及党羽打击的对象,1933年,胡筠被解除了军事指挥权,降职改任省互济会主任、省委党校教务主任,随后被关押,关押期间,胡筠写下了数十页纸的《狱中自白》,回顾了自己在党的领导下由一个豪门闺秀成长成为党的军事指战员的历程,她在文章其中写道:“牺牲换人间幸福,奋斗是吾辈生涯。”算是对其一生的总结。
1934年胡筠被王明左倾份子秘密杀害。时岁仅29岁。
当年与胡筠并肩战斗的彭德怀元帅听闻胡筠被害的消息后仰天长叹:““天理难容呀!天理难容!”,1958年,彭德怀重返平江,回忆当年往事,仍不住感叹:“胡筠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很有能力,打仗很勇敢,是个难得的女将。”
1945年中共中央在延安为胡筠平反,并追认为烈士。
黄埔女杰胡筠的事迹,值得我们永世铭记。
夜狼啸西风/文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