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积脾虚,生活及工作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因此,在平时保持健康的身体是非常重要。
疳积脾虚
对于饭后犯困的这一现象,专家告诉我们:这很可能是由于脾虚所导致的。我们都知道脾是人体运输与消化的最主要功能,在饭后脾的工作量增加,容易使其他脏器气血不足而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所以就很容易出现饭后犯困的症状。
那么,对于脾虚症状在平时可以如何正确治疗呢?一起来了解:
1、大枣,性温,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
2、糯米,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
3、锅巴,又称锅焦。性平。《本草纲目拾遗》中说它“补气,运脾,消食,止泄泻”。凡脾虚不运、饮食不香,或食不消化,或脾虚久泻者最宜食用。古方中亦常用之,如小儿常用健脾消食的“锅焦丸”,治老人脾泄的“玉露霜”。《梁侯瀛集验良方》中用以治疗“老幼脾虚久泻不愈”就是用锅巴同莲子肉为末加白糖调服,颇有效果。
4、西国米。又称西谷米,西米。白净滑糯,营养丰富。性温,味甘,能温中补脾,凡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食之颇宜。《柑园小识》记载“西谷米健脾运胃,久病虚乏者,煮粥食最宜。”

5、番薯,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6、薏苡仁,俗称苡仁米、六谷米。有补脾健胃的作用。
7、饭豇豆,性平,味甘,能健补脾胃,对脾胃虚弱、食少便泻,或妇女脾虚带下者,食之最宜。《滇南本草》中即有“治脾土虚弱,开胃健脾”的记载。
8、白扁豆,性平,味甘,能补脾胃虚弱。对于脾虚呕逆,食少久泄、小儿脾虚疳积、妇女脾虚带下者,最宜食之。或炒熟食用,或用白扁豆煮粥服食,均有裨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