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入夏以来,台湾本土登革热疫情暴发,截至9月25日,全台累计16074例,突破去年全年15492例,创历史新高。其中台南市13960例,高雄市1858例,疫情仍严峻。
今年登革热死亡病例42例,为台湾登革热死亡人数最高年份。去年台湾一年登革热死亡数是28人,病死率约0.1%至0.8%。

登革热发病后,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发热,可伴畏寒,24h内体温可达40℃。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日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型。发热时可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从登革热流行地区回来,若出现发热、全身酸痛、出疹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
预防措施
预防登革热重点在于灭蚊和防蚊,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
开展环境整治,清除杂草,消除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
对蚊子较多的竹林、树林、垃圾站等场所喷洒杀虫剂,室内灭蚊应喷洒对人无毒的杀虫剂。
家中使用加盖垃圾桶;室内尽量避免养殖水生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应清洗换水一次,花盆底部不要留有积水。
在登革热流行地区室外活动时应尽量穿着长袖衣服和长裤,可在暴露的皮肤处喷洒驱虫剂。最好在衣服上也喷上驱虫剂。
避免在蚊子出没频繁的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装置蚊帐防蚊。
相关链接
根据省卫生计生委的通报,截至9月21日零时,2015年广东省15个地市共报告791例登革热发病病例,与去年同期(5544例)相比下降85.73%,其中本地病例714例(潮州691例,中山9例,佛山8例,广州4例,东莞1例,江门1例),输入病例77例,无死亡病例。
此次登革热发病的重灾区潮州市,共累计报告本地登革热病例691例,其中651例分布在湘桥区。目前疫情防控已取得一定成效,新增病例由高峰时期的每日70余例下降至30余例。
专家评估认为,今年以来,与广东省商贸、旅游来往频繁的东南亚、南美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登革热疫情高发,今年广东省输入病例较往年增多,目前已处于登革热高发季节,监测显示各地蚊媒密度较高,随着中秋、国庆节即将到来,各地人员流动性增加,发生登革热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进一步增加。省卫生计生委提醒市民注意:清除蚊虫孳生地(家居和外环境积水)、杀灭成蚊是登革热防控的关键措施;准备前往有登革热疫情地区的旅行者或中秋、国庆准备回潮州探亲旅游的公众,应做好防蚊措施,如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驱蚊剂等;在登革热流行区旅行结束后15天内,如出现发热、皮肤潮红、肌肉、骨骼疼痛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治疗,并向医生说明旅行史;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企业、工地等集体单位、场所要做好环境卫生整治,降低蚊媒密度,提前部署中秋、国庆假期前后返校学生、返工人员疫情防控措施。
此外,市民发现蚊虫多、蚊媒孳生地等问题,可以向惠州市爱卫部门、疾控中心反映、投诉。
延伸阅读:登革热疫情 防控不能松云南西双版纳报告登革热病例增至103例闽报告61例登革热病例 无死亡福建省卫计委通报61例登革热病例 其中福州14例双节期间注意登革热 广州暴发风险进一步加大台南登革热病例破1.2万 医院停收非紧急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