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真的不如不生吗
文|昱子
两会正在开,二胎俨然是最热的话题之一。
有人呼吁给补贴,有人呼吁减税(which is 真的非常重要),有人认为应该保障女性的就业权利,不要生了二孩连个工作都找不到。
这都是非常良心的建议!
但讲真,二胎妈妈生孩子到底有多受歧视?
原谅我说句实话,那就是
——你生或者不生,歧视都在那里,好吗!
对女人的歧视一
快点去结婚!!
通常,一个未婚女性入职,领导的假设是:“她很快就要结婚了。”
记得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不过二十一二的年纪,也没个男朋友,每天都把时间扑在工作上。
忙工作没什么不好呀?但耳朵边很快响起充满善意的声音:
趁现在年轻,赶紧找个男朋友呀。
那个谁谁谁不错的,要不要给你俩撮合一下?
不要觉得现在工作重要,过两年还是家庭最重要!
善意的提醒一个比一个真切:
赶紧找男朋友,要不过了25岁,就没人要了!
试问,这是对“二胎妈妈”的歧视吗?这分明是对一个可能成为妈妈的人歧视好吧!
——就因为你有子宫,所以假设你一定要生育。
你一定要生育,所以你需要找个男人一起生。
既然要找个男人,那就趁早,谈什么工作,结婚才是最大事!
你说这是祝福,还是歧视?
某电视剧中的男猪脚对不婚女性演讲,“不结婚,就等着暴尸荒野吧!”
对女人的歧视二
你咋还不生孩子呀
如果你一旦迈入婚姻的殿堂,催婚的那一大帮子热心人,就会变成催生的集团军。
恭喜恭喜,早生贵子!
什么时候打算生孩子呀?
都结婚两三年了,怎么还不生呀?
快点生,早生好养!
从家庭到职场 ,这种声音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如果一个已婚女性还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那必然会有声音出现:“工~作~狂~人~耶~”。
其潜台词是:“你迟早会后悔的。”
至于那些坚持不婚主义的,或者坚持丁克的,呵呵,在绝大多数舆论眼中,那都是“不懂事的孩子”。
潜台词依旧是:“你~迟~早~会~后~悔~的~”(不介意的话,你可以模拟那种酸不拉唧的语气,拉长声音念一遍)
今年的春晚小品,女猪脚流产了,怕再怀不上,和男猪脚离婚惹
在催生大军的眼中,女人最正统的价值,只在一个工作岗位上,那就是——当妈。
可当了妈,就能摆脱歧视了吗?
对女人的歧视三
孩子都生了,你还想干啥
如果你屈从于“主流”的社会舆论,及时去生个孩子的话。
不要以为你能从此摆脱有色眼镜,光明正大地去工作。
因为舆论很快会从催婚、催生转移到这样的论调:
孩子都生了,她还能干嘛呀?
孩子都生了,你还瞎想啥呀?
电影《乘风破浪》主题曲,男猪脚对女猪脚的“实话”
我生完第一个孩子之后,回来上班。
一次聚餐,领导酒过三巡,留住我和另一位当妈的同事,语重心长地表示:
“你们当妈的太不容易了,家里负担那么重,也没什么心思工作了……”
Ex me?我说过我不想工作了吗?
还是你觉得,我不能工作了?
我的另一位好友同样面对了一摸一样的问题。
领导问她:“你天天照顾娃,还能干啥?”
她只能默默忍受,苦苦干活。后来她负责公司人事,有一次公司招人,领导提出可以招女孩。她反对:“女的算了吧,结婚生孩子,不仅一个,还要两个!”
领导想了想,说:“还是招女的吧,本科毕业至少还能干个三五年再结婚吧。男的来了没几年就跑了。女的稳定。”
好友呕血。其时,和她同批入职的男士不是已升职,就是已跳槽高就。
这么多歧视
到底从哪里来
职场上的歧视,根本不是因你生几个孩子而起。而是因为你是个女人而起。
“职场天花板”普遍存在着,你生与不生,区别都在那里。
——只要你拥有子宫,总有生育的可能,而男人无论再折腾,都不可能去生孩子。那么,天花板就一直在那里,不管放开二胎还是今后全面放开生育,女性在职场都不可能得到完全一致的待遇!
所以,二胎妈妈生孩子受歧视,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生不生,歧视都在那里,好吗?
产假再延长,这种歧视除了加剧,难道还会降低吗?
应对歧视
唤醒男人
要应对歧视,根本的途径不是不生,而是生育孩子的“拖累”,只由女人来承担吗?

如果男人的家庭责任,仅仅是挣钱养家,那与之匹配的女人,最好是一心相夫教子的“贤内助”。但试问,在“男女各占半边天”教育下成长的女性,如今又有多少甘心“内助”呢?
女人反感歧视的另一面,并非对男人的敌视,而是男女之间的一次全新均势!
男人分享社会的责任给女人,而女人分享家庭的责任给男人。
女人放手让男人尝试带孩子、照顾家,而男人同样给女人扩展自我的机会。
女人的参与,可以让男人减轻经济的重担;
同样,男人的参与,也可以让女人降低心理的焦虑。
男女均势,相互过渡彼此的权力,不仅是应付针对女人的单一歧视,更是给彼此更多的机会,了解对方、尊重对方,也稀释彼此身上沉重的责任,有更多找寻自我的机会!
应对歧视
唤醒自己
要应对歧视,还有,那就是即使生育孩子,你又以一个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工作?
——是生了孩子,工作就随便了吗?
——是当妈了,工作没有孩子重要了吗?
——是坐等别人来给予你工作的权益,哪怕你什么都不干,也可以用“反正我是妈妈”就自我豁免吗?
No! Wake up,醒醒亲爱的!
——工作的权利,法律可以给予、制度可以保障,但工作的前景,最终是要靠你自己去争取的!
——工作的年限,一般都在20-30年,生孩子、带孩子最磨人的不过2-4年的时间,难道你真的要为了2-4年,放弃20-30年吗?
——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经济独立,更是为了让你有一个自我实现的机会,也为了给孩子一个努力的示范呀!
写作了《靠近一步》(lean in)的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就说:
“每一个人生命中,都会遭遇失去,无论是工作、机会、感情、尊严或者生命。”
“但重要的是,失去之后,你如何去应对。”
“那些艰难的日子,塑造和决定了你是谁。”
桑德伯格是脸书的首席运营官,这本书的中译本叫做《向前一步》
那么,你是谁?
你是一个反感偏见、但仍不由自主服从偏见的女人?
你是一个纠结着生孩子就失去工作、失去生活的(准)二胎妈妈?
还是一个面对无所不在的歧视,依旧坚持当了妈,也要活出自我的那个女人呢?
你的选择,塑造的就是你自己!
|作者|
昱子
二孩娘
扶老携幼的三明治
时常在写字,偶尔会涂鸦
剩下的时间,带娃在旅行
微信公众号:我要生二胎
二胎| 旅行| 漫画
#昱子的罗嗦#
”写完才发现,快到妇女节了,这是个好节日,但每年到现在才来谈妇女权益,矫情不?干好活、带好娃,自己赚的尊重,啥时都值!“
别等3月8日
活好每一天
做你自己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