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花雪月 在这风花雪月的地方,竟还有这样的清白女孩


更多精彩节目 点击上方“二更”一键关注



大理苍山云弄峰脚下,蝴蝶泉边,汩汩清泉顺着七弯八拐的巷道流淌,清冽透彻的泉水迎上色彩艳丽的云南扎染。大理周城,在这个高原小城中,随意走进一个白族院子,迎面就是一片片以蓝底白花为主染就的各色布料,晾晒在阳光下。上至八十多岁的老奶奶下至十多岁的小姑娘都坐在院子里穿针引线,身着扎染布料的人们,边忙着手中活计边聊着家长里短。


▲扎染,见证了大理周城三百年的风雨兴衰,也陪伴每一个白族人的人生。段旭秋,一个18岁的年轻姑娘,扎染传到她已是第七代。从小没有离开过周城的她,虽然羡慕在省外读大学追求梦想的朋友,但她也有自己的梦,就是一辈子做扎染。一块普通的布,能染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每一个图案代表不同的意义,这是扎染能够吸引段旭秋的原因。


▲每一代女孩的童年色彩,初为少女的爱情幻想,渐成人妻的家庭温暖,人近老年的恬静安逸,都汇成斑斓多姿的扎染。18岁的段旭秋,骨子里满溢着大理风月的浪漫,若会写诗,她定会为每一款扎染写一首诗。白族人的定情信物不是几克拉钻戒,或许只是一方扎染手绢,就足以情定终身,她的爷爷奶奶、阿爸阿妈都是因扎染结缘。这个坚守小城的恬静女孩,期待着给她送扎染布的男孩。未来属于她的美丽故事,或许在某一天不经意间降临。


▲扎染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染色技术之一,但如今濒临绝迹,仅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仍保留使用,以大理周城的扎染最为有名。周城的扎染多取材于常见的动植物形象以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百兽等,色彩越洗涤越鲜艳。以板蓝根做染料,纯植物的原料,纯手工的工艺,白、青是主色,寓意“清清白白、光明磊落”,从青丝少女到白发老人,周城的人们编织着土布,也在编织着生活,一代又一代人在这个小城谱写着相似命运却又精彩各异的清白人生。


▲如果把染布比作画布,那么做扎染的人就如同画家。大理扎染有16道工序,有时16个“画家”才能完成一幅扎染。扎染布由手工针缝线扎,经过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等主要步骤。其中最关键的是“扎”,扎的松紧程度决定染成什么样的图案。正是因那灵巧和智慧的交织,织成了在大理随处可见的白族风情的扎染。


风花雪月 在这风花雪月的地方,竟还有这样的清白女孩



每一个扎染布的地方,都有美丽的故事。而在那苍山洱海、蝴蝶泉边,美得不只有风花雪月的风景,还有在花样年纪就埋头于美好事物的南方姑娘。灵巧的姑娘一代代在架织机前忙碌,青丝织成银发,因为有她们,扎染的工艺从远古走来,还没有成为一种传说。一切都有它最恰当的安排,选择把时间染在布上,又何尝不是一种最好的人生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3251/693280539859.html

更多阅读

1977年·阎阳生·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野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再没有婴孩的第一声啼哭更能提醒你已进入中年了。这是个女孩,皱着眉头哭着。大概她也象门口那个护士一样,不相信这背着书包,满脸胡茬的人就是她的爸爸吧。  常言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而我象故意和年龄作对一样

转载 阎阳生:在我这战斗的一年里

原文地址:阎阳生:在我这战斗的一年里作者:dragonfist阎阳生:《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再也没有比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更能提醒你已经进入中年了。这是个女孩儿,皱着眉头哭着。大概她也像门口的那个护士一样,不相信这个挎着书包、满脸胡茬的

阎阳生: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看完鲁豫有约的阎阳生的这一期节目,感受到了文革所带给老三届这一批人的痛苦回忆,这位文革后第一次高考的文章状元,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现在的高考和那个时候到底怎么不同了? 再也没有比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更能提醒你已经进入中年了。这是

让我为你唱一首歌 在这离别的时刻,让我为你唱首歌

当年踏入这片陌生的沃土,开始人生第一个重要的旅程时,心中充满着激动。不知不觉,在这个地方生活快两年,从那时的无知到现在的成熟,经历的是生命中成长的艰辛。在当年离家外出的时候,父母嘱咐我:在外要小心,外面的世界很大,人心险恶。那时候听

声明:《风花雪月 在这风花雪月的地方,竟还有这样的清白女孩》为网友刺青刺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