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唐诗人李商隐号 晚唐大诗人李商隐 李商隐字号是什么 李商隐字号是什么

  李商隐字号是什么

  自古以来中国古人除了父母长辈给取得姓名之外,一般的世家读书人都会在自己成年后给自己取上一个字一个号,因此在文学上深有造诣的名家通常都会在自己字号上深作推敲十分注重,然而今天我们要谈的就是晚唐大诗人李商隐的字号。

李商隐 画像

  李商隐,一个对众人而言耳熟能详的名字,他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其中“豀”字是一古字,读作xī,古同“溪”,所以在有些资料上面就简单写作玉溪生,然而李商隐给自己取的字号的内在含义十分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说李商隐的字,商隐和义山有什么联系呢? 名、字分开来解释,商隐二字应该比较好理解,大概就是从俗世中隐退的意思,据悉与著名的隐士“商山四皓”有关。而义山的山在古代也有归隐山林的意思,而义或许就是古代人长倡导的大义。如若将名、字结合来看,不难想到商朝伯夷叔齐退隐在义山的典故,也许大诗人李商隐正是此意,毕竟斯人已逝,实在难得考究。

  再来谈号,李商隐取了两个号,这在古代也并不罕见,只是这两个号都有个小故事。其一 “玉谿”,是一地名,在今河南省济源王屋山,就是一条溪流的名字,据资料显示李商隐早年时期曾在此学习道术,故而取此号。其二“樊南”,也是一地名,在今天的陕西西安南一个叫樊川的地方,据了解,李商隐在古长安生活时期很有可能来过今天的樊川,并为之美景所动容,故而取此号。

  李商隐代表作

  李商隐在对诗歌方面的贡献,有一个很大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独创的无题诗,他一生写有“无题”数首,其中众人耳熟能详的名句“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出自他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这首诗是诗人用以追忆自己当时所见的艳情场面。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从内容上面看,第一句中用“昨夜”来指出是追忆往事,而第三四两句则是用他物来作比较,“身无彩凤”写的是当时之情。而五六句则是从两人之间的默契转为对于整个宴会的描写,而到了七八句则是从恋情的愉悦写到了“听鼓应官”导致欢情荡然无存。整首诗从诗人的心理活动着手,他的感受真实细致,将一段可意却不可言的感情描写得错综复杂而又刻画入微,令人在悲凉的基调与氛围下读起来似解非解,既像写给相恋却不能相伴的爱人,又像是写给难以相识的君臣关系,看似如此却又仿佛没这么世俗,将李诗的妙义展露无遗。

  从诗文大意上看,全诗讲的是,昨天晚上星辰璀璨,夜间伴有微微凉风。我们酒宴定在画楼的西边,桂堂的东部。我们身体上缺乏能够得以齐飞的彩凤两翼,心中却如同有神异的犀牛般能感受彼此的情思。共同猜拳嬉闹,隔着位子对饮暖心,分成小组玩行酒令,得出胜负被烛光映得满脸通红。只可惜五更已打,我要去上早朝了,只能赶马赴秘书省,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蒿。

  李商隐的爱情诗

  李商隐作为一位情感丰富的诗人,爱情题材在他的诗歌中占据很大的比重,除了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表达情思之外,诗人还有不少描写女子思情人的诗歌,以及这首《无题·八岁偷照镜》讲的是一个少女在成长过程中的怀春心理,更有不少人猜测诗人笔下的这位姑娘可能正是李商隐的初恋。

无题·八岁偷照镜

中晚唐诗人李商隐号 晚唐大诗人李商隐 李商隐字号是什么 李商隐字号是什么

  这首诗歌的大意是,小女孩八岁的时候私底下喜欢自己偷偷照着镜,便已经能够将眉毛画成长眉了。而到了十岁,小姑娘到郊外踏青时会在脑海中想象着把荷花做成自己的衣裳裙子。女孩子到了十二岁,会开始学着弹古筝,银色的护甲套在指上始终不取下来。等年龄到了十四岁时呢,女孩子就会羞着避免面对男性,即便是最亲近的亲人也不例外,这个时候的她可能在思考自己什么时候才会出嫁吧。而到了十五呢,姑娘会背对着秋千哭泣,在风中吹干眼泪,唯恐美好的青春年华如同春天一样消逝。

  在这首诗歌中,李商隐站在少女的角度上,将小小姑娘初步长成、逐渐怀春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她的焦灼与郁闷,心中渴盼少年男儿的怀春之思仿佛才人等待入仕遇知一般。将姑娘小小年纪就爱美画眉、性情清高以荷花作衣自赏、苦练琴艺、怀春羞涩回避男性以及待嫁闺中的愁绪等一系列过程均描写得入木三分。

  然而通过描述,也有人认为诗人对这位姑娘如此熟悉,定是青梅竹马的异性才有如此亲密的观察,而“十五泣春风”或许正指代了二人这段无疾而终的初恋。

  

  李商隐在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是诗人李商隐身处外乡巴蜀地时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写给远在千里之外长安的妻子的抒情诗,是给对方的复信。这首诗立意新颖独特,跌宕起伏,言简意赅却情意浓浓,具有含蓄委婉却触动人心的力量,传诵千年吸引了无数人,堪称百读不厌。

夜雨寄北 李商隐

  诗的前面两句通过问答以及对于眼前景色的描写作为开头,阐述了诗人寂寥的心情以及对爱人深切的思念。而接下来后面两句则是对未来日子里能够团聚相谈的想象,以此来反衬今夜的孤单。这首诗为即兴之作,写出了诗人在瞬间的情感变化,言语质朴,在用词造句上均不加修饰,不同于李商隐大部分作品的辞藻华美与象征暗示,这首诗言意明了、自然深切。

  诗歌的大意,你问我什么何时是归家之期,我暂且还没有确定下来。而此刻我唯一能告知你听的,就是眼前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绵绵不尽地涨满了秋天的河池。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家中与你团聚,我们两人共同坐在家中的西窗下面,一面剪着烛花一面谈心。到了那时我再来对你诉说今夜,我客居巴山时听着细细不断的冷夜秋雨,心中对你是如何的想念。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所创造的独特思维以及在章法结构上的严密性都是十分出彩的,诗歌排句立意层层紧扣,想象与现状融合,打破常规,回环往复,创造了时空、意境的错乱之美,做到内容与形式上的完美统一。

  流莺李商隐

  《流莺》是李商隐的一首借物言怀的七律诗歌,诗人在此诗中借流莺来比喻自己,通过描写流莺的孤苦无依,从而抒发自己的身世感受,游历漂泊、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种种苦闷。

流莺 李商隐

  这首诗的首联讲的是流莺独自飘荡,没有归所与依靠;而颔联则是指出了流莺心中的压抑、苦楚之情;颈联讲了流莺活在这世上的不如意,尝尽艰难险阻;直到尾联,李商隐才真正从流莺身上转而写到自己。全诗依托流莺来抒发情感,风格清婉柔美,情深意切。

  诗歌翻译成白话为:流莺四处纷飞惶恐不安地上上下下翻来倒去,飞过道路飞过河流却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流莺不停歇地发出千万声轻巧鸣声怎么会没有饱含其内心感受呢?不过即便到了春天良辰美晨之时也未必就会等来它苦苦期盼的日子。无论风雨飘摇或是阴晴圆缺,它都日日夜夜在空中穿梭,每当千千万万户家门打开或是关合时它都在振翅扑腾。我沉浸在伤春的苦痛中,不忍心再听它那般悲凉的啼鸣,全京城能否有一处容它停歇的栖息之枝呢?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用的是较为常见的比兴,以流莺的四处飘荡托喻自己于幕府辗转的生活境况,反应诗人内心感受;而三四句则是对流莺啼鸣的描写,诗人写出了它啼叫的不被理解以及即便春日来临也依旧等不到佳期的悲哀。而最后一句则点明了伤春之意,自己抱负落空、年华荒芜的苦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3251/720021875697.html

更多阅读

情圣诗人李商隐生命中的三个女子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父亲当过获嘉县令,罢官后为谋生计,到浙东(绍兴)、浙西(镇江)为人幕僚。宪宗元和十五年(820)逝于镇江,其年李商隐九岁;上有老母,三个姐姐,下有一弟。李商隐,名寓“商山隐者”

读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晚唐诗人李商隐有一首《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以鲜明风格 而独树一帜的名家,留有十多首“无

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转 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摘要:李商隐是晚唐时的一位诗人,她的政治诗、爱情诗对后世影响较大,而她的“无题”更是别具特色。典故是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李商隐是一个喜欢用典故的诗人,恰如其分地用典往往能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表现丰富而复杂的内容。李商隐也善于运

李商隐无题诗二首赏析 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李商隐无题诗二首赏析晚唐诗人李商隐写过十多首无题诗,“昨夜”(指“昨夜星辰昨夜风”开头的那首七律,下同)和“相见”(指“相见时难别亦难”开头的那首七律,下同)这两首可谓翘楚。所谓“无题”,其实是作者出于某种原因,不便明确标题而已。

声明:《中晚唐诗人李商隐号 晚唐大诗人李商隐 李商隐字号是什么 李商隐字号是什么》为网友小骄傲项前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