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修炼太极拳的人们都应该诚心地感谢武氏太极拳的鼻祖武禹襄把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无私的公开于天下,让所有练太极拳的人们有练拳的指南,有练功的奋斗方向。“四两拨千斤”这是古人的谦逊,如果真的练懂太极拳,有很深的功底上身,达到神明以上的阶段的修炼者,能用神意达到随心所欲、物来顺应的自然状态,连一两都不用,我认为把“四两拨千斤”当做座右铭来提出非常恰当,为太极拳标志语,有的拳友说太极拳的最高理论论述,其论述范围也并不完全。我认为从古到今没人能把太极拳完完全全写清楚,说全面的,太极拳是不可胜数的阴阳无限变化的拳术,是没有人能完整说清楚的,我们练太极拳的人们认为至今为止,《太极拳论》是相对最完全、完整的一部练太极拳人们所需的指导性拳论。太极拳是其大无外的一种状态,是不可能完全写清楚的,别说是太极拳,我常说谁能把红烧肉的香,怎么好吃的完全写清楚、说全面,我看也没有人。我的恩师武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吴海清先生练了六十年的太极拳,得真传。他老人家告诉我就两个字“阴阳”,懂劲知阴阳的变化就能一法应万变,这一点我有很深的体会,太极拳一动便是法,大道至简。《太极拳论》简而全面,读不懂拳论,仅限于推手肯定地说不全面,个别拳友说拳论对太极散手更是只字不提,我们回过头再读《太极拳论》。里面写的有理论有实践,有体有用,《太极拳论》讲给我们练拳的三个阶段,“有着熟而渐悟懂劲,有懂劲而阶级神明”。(一)先着熟,有很多拳友一直说成“招熟”,这种提法是不正确的,招是外家拳讲的一招一式,招式是用在外家拳而言,太极拳讲的是懂劲,是劲的变化。(二)渐悟懂劲阶段,知阴阳、虚实、刚柔的变化,懂不顶不丢,知无过不及,会舍己从人,知左重左虚,右重右杳的变化等等。(三)神明阶段最省力,不用丝毫之力,轻时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落,重如泰山,力量大也推不动,这是一阴一阳,一虚一实的变化,这必须在心静、身灵、气敛、劲整完全懂劲基础上才达到的神聚,会神聚太极拳发人才舒服,被发出者也舒服,不用丝毫之力的气势发人(日后在视频动手实践说明),双方都舒舒服服的。《太极拳论》又告诉我们与人动手要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进之则越长,退之则越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舍己从人,活似车轮,四两拨千斤,即是理论又是实践,对快手而言,动急则急应,引进落空……不多述了。《太极拳论》所展开的内容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的。总的说来,《太极拳论》无一句废言,也不能多加余字,这是古人文化智慧、实践的总结,是练太极拳人们的经典指南。《太极拳论》文字简练、精确,拳论阐述传统拳术的攻防之道,理、法、术、形、意、体、用修炼方法准则、规律等诸多内容、练法、交手实战、理论指导简而全,怎是只字不提散手呢?完完全全很清楚的写出了成功的过程和方法,只是我们没有悟到,没有练到身而已。以我们恩师吴海清先生为例,他老人家不讲什么大道理,只知按师父说的要求,按照太极拳论的要求认真去悟,下功夫认真去练,恩师讲实战、好动手,告诉我们练太极拳首先要符合《太极拳经》的理论。师父常说,太极拳是武术踢打摔拿都得让人家用,赢不了人说明我们练得不到位,我在学太极拳之前是形意拳、通背拳的教练,在沈阳小有名气,但与恩师交手连手都打不出去,记得我刚开始学太极拳不久,我对师父说,我用快手打您老人家行不?师父说随便,说时迟那时快,我用摔掌迅似闪电快手摔出,刚一出手,师父眼一看,神气十足,还没有接触到我手,我不由自主脚跟离地,定住动弹不得,当时心悬在嗓子眼处吐不出,咽不下,很难受,很害怕,大脑一片空白。我想这才是中国武术,是我追求的东西。我们看师父动手、发人是一种舒服和艺术的享受。如果我们能按照《太极拳论》所说的能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轻灵,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神聚的气势,有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空松圆活,虚无体状态,谁能战胜得了我们?只是我们没有按照《太极拳论》的要求练上身。如果我们认真按照拳论能懂劲,会练拳经所说的不是全部,而是部分。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功夫真的上身了,也会英雄所向无敌的。
练太极拳者应知:“太极拳之为技也,极精微巧妙,非持力大手快也,力大手快者先天自然赋有,又何须学焉”《武氏走架打手》,太极拳是一种极精、极细腻的,将内里变化巧妙的拳术,内家拳要多向内里求,拳论说的多自信(力大手快者先天自然赋有,又何须学焉),如果我们能按《太极拳论》所讲的无过不及、上来仰之弥高,下进俯之则弥深,如临深渊,快来则退之促,无障碍的引进落空,轻灵活泼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动左犹如蛇转,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动右则右杳,动手气势磅礴,状态大无外,不用说其大无外,我师父能在3米之外气势发人,我们学师父用《太极拳论》指导武装自己,按拳论所讲身中不装一物的空松圆活,或动手无形无象,接手应物自然,动之虎吼猿鸣,内中翻江倒海,谁人能动得了我们?这可真是天下无敌手,太极拳的技艺是无限的,当下首先练好知己的功夫,自己本领多大,功夫多深,到何等水平自己最清楚,自己距《太极拳论》所讲对照练习相差多远,我们心里最有数,所以我们必须诚心诚意地按《太极拳论》的理论,认真地内固精神,外示安逸,严格的按太极拳身法17条认真去练,按《太极拳经歌》六首去练,按太极拳真义歌诀释义八条授密歌去练。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明人指点,不能学周易,没有明人指点,不能学气功,没有明人指点,不能学太极拳。按真正明白太极拳的师父口传心授体悟去练,太极拳是松功,把自己身体如同揉面似得从头到脚的全身各部揉开,基础练好了,方向对了,就会有所收效。
我们练太极功者要知道,太极拳是极精细很难练的拳术,高深的哲理,练拳先修德,德行双修才能达到理想境地,要想真正学好太极拳,我建议拳友要懂些气功,学些周易、内经,多读圣贤书,用易理指导抓住太极源头活水,这对我们练太极拳层次提高,视野开阔会大有益处。会有人所不知,而己独知之妙感,历代名人无不以深研《周易》而有所收获。《干支易象学》翟大师说我们自己修养不够,不要对古圣先贤、伟人妄加评论,如果我们真正按《太极拳论》所讲练对了,会用神意,会借力打人,那么你会认为太极拳是最省力而能实战的散打。

文太极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