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创新政策 精准医学发展需要技术创新+政策创新

  随着基因检测费用的“平民化”和个体化医疗的发展,从最初需要花费几十亿、上百亿美元到如今仅需一千美元就可以得到自己的遗传密码,基因测序是否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发展精准医学还将面临哪些难题?

中国技术创新政策 精准医学发展需要技术创新+政策创新

  精准医学发展需要技术创新+政策创新

  在6月6日由协和医院主办的首届“精准医疗与基因测序”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大数据处理面临小样本难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认为,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基因测序将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平常事。“现在我们了解到的基因大约只占人类遗传密码的3%,另外97%的遗传密码还有待研究和探索,所以从基因组学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还有太多的路要走,还有太多的知识有待发现。只有把基因组中所有遗传密码的功能和作用都搞清楚了,人类才会对自身的遗传密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陈润生认为,随着科学家对人类整个基因组的不断解析,使人们对精准医学有更加深刻、更加具体的认识,“解析基因组密码毫无疑问将使精准医学更加精准,而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对基因组非编码基因这类暗信息的了解,将是精准医学在基因组学上面对的一个重大的挑战。”

  发展精准医学离不开大数据的整合和处理,陈润生告诉记者,“精准医学”需要处理和整合的数据量是非常大的,但很多处理数据的人只是把常规的程序对应一个大数据,这样的结果其实往往不可靠。

  “这是因为我们面临着大数据中的小样本难题。”对此,陈润生解释说,“比如肿瘤,一百个同样肿瘤的患者中,基因变异可能出现在不同的位点上,因此,表观上来讲,他们患的虽然是同一种疾病,但从微观上来说,他们基因变异的位点不同。因此对于这样一个样本来讲,虽然能获得这个疾病的大数据,但真正相同的样本量却不多。”

  “我们既希望有些治疗手段和药物能对尽可能多的人有用,也希望能照顾到每一个人自身的变异特点。”在陈润生看来,这是两个既矛盾又不断的互相影响的事件。这个事件如何在大数据处理当中得到平衡,也是数据处理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展精准医学,中国需要制定自己的路径图

  “我们目前还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小样本问题、生物网络的动态非线性问题,但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我们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基础来建立精准医学,找寻中国自己的方向。”陈润生坦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3751/718134765289.html

更多阅读

精准医学计划 中国式精准医学 九体医学健康计划

  国医大师 王琦  自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启动“精准医学”计划以来,“精准医学”一时在我国科学技术界成为热门话题。我们应如何理解和看待“精准医学”计划,是沿着奥巴马的道路亦步亦趋,还是走出一条中国式的道路?中医

声明:《中国技术创新政策 精准医学发展需要技术创新+政策创新》为网友霸王灬歸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