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南方人与北方人 北方人说二十三小年啦!南方人说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内容撰写:斋主

本期编辑:齐航

栏目名称:谈古论京


粉丝春晚之后,经过14个小时的补眠,又恢复成了一条好汉。“少壮不努力,老大去办会”,一百人的场子就把我们累得够呛,不知道那些动辄千人的场子是怎么熬下来的,真心佩服佩服。

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前来的朋友们,我们会在周三的第二条内容里放出此次Yo猴喜乐会的全部内容,篇幅略长。再多的广告我也不做了,想看的人自然会点。

睡醒以后和朋友约饭,席间他们对在掌北上越来越看不到我写的东西表示不满,质疑我到底是真的因为忙不约他们,还是有了新欢耽于玩乐。为了洗刷罪名,今天决定再撸一篇,恰逢小年,那就说说这事儿吧。



因为从小生长在北京,每到腊月二十三这一天,长辈们都会告诉你:“今天是小年,从今天开始,就算是过年了。”在侯宝林先生的名作《买佛龛》里,对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传统,有一大段经典的戏谑描述,这里主要说的大概就是北京地区关于小年的风俗。



因为从小耳濡目染,每到这一天就要祭灶扫房买糖瓜,还很傻很天真的认为全中国都和北京一样,直到和公司同事聊天,说到小年这天要干什么干什么时,同事一脸茫然:“还有这个说法?我们那儿怎么没有?”

于是又沿着这条线和许多来自不同地方的同事聊下去,发现不仅在小年是哪一天这件事上,大家各自表述,甚至连过不过小年这个根本问题上,竟然都还不一样,下面试摘录一部分:

某山东临沂籍90后老板:临沂是腊月二十三,听说是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背景声音太嘈杂,其他的没听见)

某四川籍男神:(高冷地)完全不知道,应该没这个习俗吧

某河北籍沉默派男神:二十三吧,但基本没这个概念,好像元旦也有小年的意思


某销售女神:腊月二十四小年,一般会请祖,当天夜里家里灯火通明

某安徽籍回族女神:我们连年都不怎么过的,小年就更没这概念了,知道这个说法还是近几年从周围人那里听说的,一般就过个春节

某四川籍女神:貌似不怎么重视这个节吧,我只记得我奶奶会用糖果、酒、香蜡钱纸等祭拜灶神,但是父母这一辈就不拜了。

鲁迅说南方人与北方人 北方人说二十三小年啦!南方人说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某河北定州籍女神:我们那习俗都很淡了,就是买买年货,扫尘,但是会蒸年糕和焖子,这两样是过年必备的。

两位湖北籍男神女神和两位湖南籍女神:我们家里是腊月二十四.....另外粑粑麻麻说小年就是给小盆友过年,会发个红包买好吃的

某河北衡水籍女神:(气质更像江南女子)听说是二十三吧,祭灶收拾屋子

某青海撒拉族女神:虽然现在也过春节,但没这么多说法,我们主要还是开斋节,过年就是打麻将发年钱

某内蒙籍暖男:听说蒙古族那边有个祭火仪式,没记错的话小年那天叫年祭

某广东籍大咖:什么是小年啊?



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辈人渐渐故去之后,年轻一辈对于春节的概念都不像以前那样强烈,对于更加细致的习俗,比如小年就看得更淡了,大部分人都不太能说的清,看来只能借助度娘的力量。

据度娘解释,北方地区的小年基本都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包邮国则会把腊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把除夕前一夜称为小年的说法,我在《康熙来了》里也看到过,当时以为是全台湾的一个习俗,但是后来采访一位来自宝岛的文化学者,发现也不尽然。



前面提到的“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也从一些资料了得到了部分证实: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因此目前北方地区的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

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基本为腊月二十四。宋代范成大的《祭灶诗》中就有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而沿湖、海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把小年定在了腊月二十五。

而据有的资料说,南京城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区,这是因为在明代朱棣篡夺了建文帝的皇位后暴政连连,当时的百姓在永乐元年正月十五举行灯会,心里纷纷怀念朱允炆时代的宽政,场面赛过过年。因此在南京地区,元宵就成了小年。

还有西南云贵川受汉化影响的部分地区和北方回民部分地区,把正月初一称为大年夜,而把除夕那一天称为小年夜,另外也有把正月十六称为小年夜的。无论小年定在哪一天,各地的中国人对于新一年的美好向往都是一致的,大部分都把小年,作为新一年的开端。



既然小年开始的时间都不一样,那么风俗当然也就各不相同。因为我只了解北京的一点风俗,所以只能献丑聊聊知道的事儿,也都是书上看的,资料查的,有个洒汤漏水儿的您多包涵,外地的风俗就更需要大家补充。

过去的北京,每逢到阴历腊月上旬,大街小巷的油盐店、杂货铺、南纸店、百货摊都会代卖“灶王爷”。这种请回家的神像大多来自天津杨柳青。

您听好了,刚才我说的可是“请”,绝对不能说“买”,请回来一帧新的来代替过去一年被烟熏火燎陈旧不堪的旧像。

请好了像,就得给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奉上供品,不须用鸡鸭鱼肉、干鲜果品之类,更不须用牛羊三牲,只须一些“糖瓜儿“就可以了。



有俗谚云“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这一天就叫“祭灶”。晚餐之前,京城各户人家的大家长都要先把糖瓜在灶门前烤化,然后抹在灶王爷、灶王奶奶画像的嘴唇上,期待要上天汇报工作的祂们能“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至更尽时分,家家院内立杆,悬挂天灯,燃放鞭炮,举家男子罗拜,祝以抑恶扬善之词,送灶王爷上天,去向玉帝启秦人间一年之善恶,而妇女不能参拜,只于内室扫除炉灶,燃灯默拜。

有女生看到这儿就该提意见了,为毛在祭灶这事儿上还搞性别歧视啊,您别急,其实过去的说法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大家只是各有分工而已。不仅北京,也不光是汉族地区,连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部分地区甚至也有此风俗。


至于形成这种习俗的原因嘛,说法有很多,看到比较有趣的一个,说是因为嫦娥是天宫第一大美人,而灶王爷相貌也是潇洒帅气,都是神仙圈儿里的颜值担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是避免看到异性暗生情愫心猿意马,也算是为维护社会稳定做贡献了吧。



谈古论京

別人不知道的北京事

我们一次说个痛快

不谈股只谈古

不论金只论京

一键投稿合作传送 bj@WeMedia.cn

戳此回看上期 谈古论京



猛戳 立冬 | 格格 | 法海寺 | 小吃 | 刨坟 | 区县由来 | 供暖 | 重阳 | 修仙 | 租房 | 追忆 | 慈禧 | 御膳 | 小主 | 中关村 | 故宫人 | 京城大案 | 甄嬛 | 名家 | 一日游

帝都秘闻聊起来,更多内容未完待续!



2016

评论区话题


京米们,你们的老家都在哪儿,有哪些过年习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3851/993083975763.html

更多阅读

南方人不吃饺子 家族式经营人尽其才 东北饺子火卖南方

南方人喜不喜欢吃饺子? 答案不能全否定。饺子店开在哪儿最赚钱?当然是客流量较多的地方。从东北来的大老李率全家和亲戚共十三号人,在宁波火车站旁边开了一家北方饺子馆,以下面独到的“三板斧”,把饺子卖得风生水起。装修显特色店外八

第41节:南方人北方人

系列专题:《明日的传奇:成就你一生的励志故事》  南方人北方人  原文/佚名太突然,他们那次相遇。  一个在长白山下,东北;另一个在黄山附近,安徽。相距五千里,一个偶然机会,可就遇到一块了。  都穷困潦倒,也都仇视那个穷困潦倒。他们

南方与北方 南方与北方-影片概况,南方与北方-剧情简介

《南方和北方》(英文名:North & South),是BBC于2004年推出的根据名着改编电影系列的最新电视电影,故事改编自英国著名女作家加斯凯尔夫人同名小说。该剧讲述了两个如同南方与北方,截然相反但又紧密相连的爱情故事。南方与北方电视剧_南方

声明:《鲁迅说南方人与北方人 北方人说二十三小年啦!南方人说你们是不是搞错了==!》为网友深海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