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8年4月3日,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的张国焘借祭拜黄帝之名逃离延安,投奔国民党,成为了当时十分轰动的大事件。
4月11日,周恩来到武汉汉口与张国焘多次协商劝其返回延安未果。4月18日,中共中央开除了张国焘的党籍。不久,张国焘加入国民党的特务组织——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主持“特种政治问题研究室”、“特种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从事反共特务活动。1948年底,张国焘举家迁移到台湾的台北市,时年51岁。
当时正是冬天,他急于找地方将全家安顿下来,奔波数日,才终于在台北租到了一栋房子。
张国焘想继续为国民党效力,可一年过去了,国民党既没有给他安排“工作”,也没有过问他的生活。尽管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国民党六届中央委员”,但国民党已将他遗忘了。
不久,张国焘居住一带的房子由行政院批示,被辟作东南行政长官公署,强行征收。他怒气冲冲地前往行政院找人理论,一番闹腾过后毫无结果。房子终究还是被人占了。
潦倒的张国焘深知“小胳膊拧不过大腿”,于迁台后的第二个冬天,即1949年冬,再次带着全家迁移,迁居当时的英国殖民地香港。
上世纪50年代,因找不到赚钱的门路,张国焘生活一度陷入困境之中。他只好拼命写稿,期望通过稿费收入维持,并还上债务。但香港几家大报刊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用他的稿子了,收到退稿信是家常便饭。张国焘走投无路,便想到了共产党,想到了毛泽东。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八大”,张国焘通过报纸很认真地研究了一番,认为中国共产党提倡“双百”方针,政策方面放宽了,毛泽东可能会不计前嫌,容纳他,以自己的老资格,中国共产党方面至少会养活他。
于是,他开始寻找香港与中共有联系的人士,以便向中共中央转达他想回大陆定居养老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