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闪光黑底边框
相舌切要

威灵仙/于郑州
相舌切要舌上白苔
病人虽舌现白苔,并未见头疼、身痛、发热、恶寒、恶热等情,切不可认为表证,认为瘟证,当于脉息声音,起居动静,有神无神处探求病情,自有着落,切切不可孟猛浪,如果有表证足征,始可照解表法施治。
舌上黄苔病人虽舌现黄苔,无论干黄色、润黄色、老黄色、黑黄色,并未见口渴饮冷,烦躁,恶热,便闭等情,切不可便谓火旺热极,当于阳虚真气不上升处理会,病情上理会,治法即在其中。如果见便闭,口臭、气粗,身轻恶热,心烦饮冷,精神有余等情,便当攻下,不可迟延。
舌上黑苔病人虽舌现黑苔,无论干黑色、青黑色、润黑色、虽现阴象,切不可即作阴证施治。如其人烦躁、口渴、饮冷,恶热身轻,气粗口臭,二便闭结,即当攻下,不可迟延。如其人安静懒言,困倦、不渴不食,二便自利,即当回阳,不可迟延。
舌上红黑色。舌上润白苔。舌根独黄色。
舌上白黄色。舌上黄芒刺。舌尖独青色。
舌上黑黄色。舌上黑芒刺。舌根独黑色。
舌上青黄色。舌上白芒刺。舌尖惨红色。
舌上粉白苔。舌上青红色。舌心独黄色。
舌上干白苔。舌上淡黄色。舌边独白色。
舌裂而开瓣。舌如猪腰色。
舌之分辩,实属繁冗,亦难尽举。姑无论其舌之青、黄、赤、白、黑、干润燥裂、芒刺满口、红白相间、黄黑相兼,统以阴阳两字尽之矣。是阴证,则有阴象足征;是阳证,则有阳证可凭。识得此旨,则不专以舌论矣。诸书纷纷论舌,言某舌当某药,某舌当某方,皆是刻舟求剑之流,不可为法。学者务于平日,先将阴阳病情,真真假假,熟悉胸中,自然一见便知,亦是认证要着。
【阐释】相舌在《内经》、《难经》少有道及,后世逐渐发展成为望诊一重要部门。,至清·周学海著有《形色外诊简摩》二卷,论舌苔、舌质颇为精详,但一般能遵行者却少。普通虽以舌苔之白、黄、黑、干、润,澡、刺等,定外感、内伤之深浅,亦必结合证象,始能判定。故郑氏谓:“舌之分辨、实属繁冗,亦难尽举,姑无论其舌之青、黄、赤、白、黑、干、润、燥、裂,芒刺满口,红白相问,黄黑相兼,统以阴阳两字尽之矣。”因为阴阳实据是全身性的,可靠性大。即如病人虽各种黑苔,亦须见烦躁、口渴、饮冷等证象,始可作阴证施治;如其人安静懒言,困倦不食,不渴,二便自利,即当回阳。可见舌、证不合,仍当和脉、证不合一样,须舍舌从证为是。至于辨舌之精,能为诊病之助,则是肯定的。并可参阅《医理真传》卷一阐释望诊一节。
郑钦安医书阐释《医法圆通》
欢迎你进入威灵仙的360个人图书馆
http://www.360doc.com/my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