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答一:链路与数据链路的区别
数据链路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数据通道。物理层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其
连接.媒体是长期的,连接是有生存期的.在连接生存期内,收发两端可以进行不等的一次或多次数
据通信.每次通信都要经过建立通信联络和拆除通信联络两过程.这种建立起来的数据收发关系就
叫作数据链路.而在物理媒体上传输的数据难免受到各种不可靠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错,为了弥补
物理层上的不足,为上层提供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就要能对数据进行检错和纠错.数据链路的建立,
拆除,对数据的检错,纠错是数据链路层的基本任务.
⑴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数据传送服务的,这种服务要依靠本层具备的功能来实现。链路层应
具备如下功能:
① 链路连接的建立,拆除,分离.
② 帧定界和帧同步.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帧,协议不同,帧的长短和界面也有差别,但
无论如何必须对帧进行定界.
③ 顺序控制,指对帧的收发顺序的控制.
④ 差错检测和恢复。还有链路标识,流量控制等等.差错检测多用方阵码校验和循环码校
验来检测信道上数据的误码,而帧丢失等用序号检测.各种错误的恢复则常靠反馈重发
技术来完成.
⑵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协议
数据链路层协议是为发对等实体间保持一致而制定的,也为了顺利完成对网络层的服务。主
要协议如下:
a. ISO1745--1975:"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型控制规程".这是一种面向字符的标准,利用10
个控制字符完成链路的建立,拆除及数据交换.对帧的收发情况及差错恢复也是靠这些
字符来完成.ISO1155, ISO1177, ISO2626, ISO2629等标准的配合使用可形成多种链路
控制和数据传输方式.
b. ISO3309--1984:称为"HDLC 帧结构".ISO4335--1984:称为"HDLC 规範要素 ".
ISO7809--1984:称为"HDLC 规程类型汇编".这3个标准都是为面向比特的数据传输控制
而制定的.有人习惯上把这3个标准组合称为高级链路控制规程.
c. ISO7776:称为"DTE数据链路层规程".与CCITT X.25LAB"平衡型链路访问规程"相兼容.
⑶链路层产品
独立的链路产品中最常见的当属网卡,网桥也是链路产品。MODEM的某些功能有人认为属于链
路层,对些还有争议.
数据链路层将本质上不可靠的传输媒体变成可靠的传输通路提供给网络层。在IEEE802.3情况
下,数据链路层分成了两个子层,一个是逻辑链路控制,另一个是媒体访问控制
相关解答二:数据链路和链路的区别
.数据链路和链路的区别
所谓链路是一条点到点的物理线路,中间没有任何的交换结点。
所谓数据链路是链路加上一系列的协议,这些集成到了适配器上,常见的适配器是网卡。基本传输单位是帧
参考资料:blog.sina.com.cn/s/blog_4bd4d4aa0100071r.html
相关解答三:数据链路层的协议都有什么?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协议有:
(1)Point-to-Point Protocal; PPP点到点
(2) Ethernet; 以太网
(3) 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Protocal;HDLC高级链路控制协议
(4) Frame Relay; 帧中继
(5)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
相关解答四:数据链路层的有什么功能?
数据链路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数据通道。物理层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其
连接.媒体是长期的,连接是有生存期的.在连接生存期内,收发两端可以进行不等的一次或多次数
据通信.每次通信都要经过建立通信联络和拆除通信联络两过程.这种建立起来的数据收发关系就
叫作数据链路.而在物理媒体上传输的数据难免受到各种不可靠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错,为了弥补
物理层上的不足,为上层提供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就要能对数据进行检错和纠错.数据链路的建立,
拆除,对数据的检错,纠错是数据链路层的基本任务.

⑴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数据传送服务的,这种服务要依靠本层具备的功能来实现。链路层应
具备如下功能:
① 链路连接的建立,拆除,分离.
② 帧定界和帧同步.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帧,协议不同,帧的长短和界面也有差别,但
无论如何必须对帧进行定界.
③ 顺序控制,指对帧的收发顺序的控制.
④ 差错检测和恢复。还有链路标识,流量控制等等.差错检测多用方阵码校验和循环码校
验来检测信道上数据的误码,而帧丢失等用序号检测.各种错误的恢复则常靠反馈重发
技术来完成.
⑵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协议
数据链路层协议是为发对等实体间保持一致而制定的,也为了顺利完成对网络层的服务。主
要协议如下:
a. ISO1745--1975:"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型控制规程".这是一种面向字符的标准,利用10
个控制字符完成链路的建立,拆除及数据交换.对帧的收发情况及差错恢复也是靠这些
字符来完成.ISO1155, ISO1177, ISO2626, ISO2629等标饥的配合使用可形成多种链路
控制和数据传输方式.
b. ISO3309--1984:称为"HDLC 帧结构".ISO4335--1984:称为"HDLC 规程要素 ".
ISO7809--1984:称为"HDLC 规程类型汇编".这3个标准都是为面向比特的数据传输控制
而制定的.有人习惯上把这3个标准组合称为高级链路控制规程.
c. ISO7776:称为"DTE数据链路层规程".与CCITT X.25LAB"平衡型链路访问规程"相兼容.
⑶链路层产品
独立的链路产品中最常见的当属网卡,网桥也是链路产品。MODEM的某些功能有人认为属于链
路层,对些还有争议.
数据链路层将本质上不可靠的传输媒体变成可靠的传输通路提供给网络层。在IEEE802.3情况
下,数据链路层分成了两个子层,一个是逻辑链路控制,另一个是媒体访问控制
相关解答五:数据链路层的目的是什么
数据链路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数据通道。物理层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其连接.媒体是长期的,连接是有生存期的.在连接生存期内,收发两端可以进行不等的一次或多次数据通信.每次通信都要经过建立通信联络和拆除通信联络两过程.这种建立起来的数据收发关系就叫作数据链路.而在物理媒体上传输的数据难免受到各种不可靠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错,为了弥补物理层上的不足,为上层提供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就要能对数据进行检错和纠错.数据链路的建立,拆除,对数据的检错,纠错是数据链路层的基本任务.
⑴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数据传送服务的,这种服务要依靠本层具备的功能来实现。链路层应具备如下功能:
① 链路连接的建立,拆除,分离.
② 帧定界和帧同步.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帧,协议不同,帧的长短和界面也有差别,但无论如何必须对帧进行定界.
③ 顺序控制,指对帧的收发顺序的控制.
④ 差错检测和恢复。还有链路标识,流量控制等等.差错检测多用方阵码校验和循环码校验来检测信道上数据的误码,而帧丢失等用序号检测.各种错误的恢复则常靠反馈重发技术来完成.
⑵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协议
数据链路层协议是为发对等实体间保持一致而制定的,也为了顺利完成对网络层的服务。主要协议如下:
a. ISO1745--1975:"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型控制规程".这是一种面锭字符的标准,利用10个控制字符完成链路的建立,拆除及数据交换.对帧的收发情况及差错恢复也是靠这些字符来完成.ISO1155, ISO1177, ISO2626, ISO2629等标准的配合使用可形成多种链路控制和数据传输方式.
b. ISO3309--1984:称为"HDLC 帧结构".ISO4335--1984:称为"HDLC 规程要素 ".
ISO7809--1984:称为"HDLC 规程类型汇编".这3个标准都是为面向比特的数据传输控制而制定的.有人习惯上把这3个标准组合称为高级链路控制规程.
c. ISO7776:称为"DTE数据链路层规程".与CCITT X.25LAB"平衡型链路访问规程"相兼容.
⑶链路层产品
独立的链路产品中最常见的当属网卡,网桥也是链路产品。MODEM的某些功能有人认为属于链路层,对些还有争议.
数据链路层将本质上不可靠的传输媒体变成可靠的传输通路提供给网络层。在IEEE802.3情况下,数据链路层分成了两个子层,一个是逻辑链路控制,另一个是媒体访问控制。
相关解答六:数据链路层有什么协议
SLIP(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al)串行线路国际协议
PPP(Port to Port Protocal) 点到点协议X.25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al) 地址解析协议
RARP(Rerserv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al) 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Frame Relay 帧中继
相关解答七:1.OSI数据链路层的目的是什么?
在不可靠的物理层耽上可靠的进行数据传输,建立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链路,解决不同介质类型的网络的介质访问。
相关解答八:rf全链路spice分析怎么样
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随着I/O开关频率的增加和电压电平的降低,I/O的准确模拟仿真成了现代高速数字系统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通过精确仿真I/O缓冲器、终端和电路板迹线,您可以极大地缩短新设计的面市时间。通过在设计之初识别与问题相关的信号完整性,可以减少板固定点的数量。
传统意义上,SPICE分析用在需要高准确度的IC设计之类的领域中。然而,在PCB和系统范围内,对于用户和器件供应商而言,SPICE方法有几个缺点。
由于SPICE仿真在晶体管水平上模拟电路,所以它们包含电路和工艺参数方面的详细信息。大多数IC供应商认为这类信息是专有的,而拒绝将他们的模型公诸于众。
虽然SPICE仿真很精确,但是仿真速度对于瞬态仿真分析(常用在评估信号完整性性能时)而言特别慢。 并且,不是所有的SPICE仿真器都是完全兼容的。 默认的仿真器选项可能随SPICE仿真器的不同而不同。 因为某些功能很强大的选项可以控制精度、会聚和算法类型,所以任何不一致的选项都可能导致不同仿真器的仿真结果的相关性很差。 最后,因为SPICE存在变体,所以通常仿真器之间的模型并不总是兼容的;它们必须为特定的仿真器进行筛选。
SPICE模型是由SPICE仿真器使用的基于文本描述的电路器件,它能够用数学预测不同情况下,元件的电气行为。SPICE模型从最简单的对电阻等无源元件只用一行的描述到使用数百行描述的极其复杂子电路。
SPICE模型不应该与pSPICE模型混淆在一起。pSPICE是由OrCAD提供的专用电路仿真器。尽管有些pSPICE模型是与SPICE兼容的,却并不能保证其完全兼容性。SPICE是最广泛使用的电路仿真器,同时还是一个开放式标准。
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有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传导干扰是指通过导电介质把一个电网络上的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辐射干扰是指干扰源通过空间把其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在高速PCB及系统设计中,高频信号线、集成电路的引脚、各类接插件等都可能成为具有天线特性的辐射干扰源,能发射电磁波并影响其他系统或本系统内其他子系统的正常工作。
自从电子系统降噪技术在70年代中期出现以来,主要由于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在1990年和欧盟在1992 提出了对商业数码产品的有关规章,这些规章要求各个公司确保它们的产品符合严格的磁化系数和发射准则。符合这些规章的产品称为具有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信号完整性是指信号在信号线上的质量。信号具有良好的信号完整性是指当在需要的时候,具有所必需达到的电压电平数值。差的信号完整性不是由某一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板级设计中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主要的信号完整性问题包括反射、振荡、地弹、串扰等。
反射就是在传输线上的回波。信号功率(电压和电流)的一部分传输到线上并达到负载处,但是有一部分被反射了。如果源端与负载端具有相同的阻抗,反射就不会发生了。源端与负载端阻抗不匹配会引起线上反射,负载将一部分电压反射回源端。如果负载阻抗小于源阻抗,反射电压为负,反之,如果负载阻抗大于源阻抗,反射电压为正。布线的几何形状、不正确的线端接、经过连接器的传输及电源平面的不连续等因素的变化均会导致此类反射。
串扰是两条信号线之间的耦合,信号线之间的互感和互容引起线上的噪声。容性耦合引发耦合电流,而感性耦合引......余下全文>>
相关解答九:OFDM front_end digital baseband链路全仿真MATLAB。哪位大神有射频到数字基带处理的全链路Matlab仿真啊~ 10分
y(kp)=y(k)-t; %碟形运算的加法项 y(k)=y(k)+t; end u=u*WN; %修改旋转因子,多乘一个基本DFT因子WN end end ,
相关解答十:光链路全程对测又是怎样计算的呢?怎样才算为一条链路? 10分
计算方法:
光缆长度*光缆损耗+光接收功率+附加损耗
1310nm波长损耗0.35dB,1490nm-0.27dbB,1550nm-0.22dB,
1:32分路器损耗16-17dB法兰盘损耗:0.2-0.4dB光纤熔接点0.1dB
一般光缆损耗是这样的。
一条完整的链路由高频光发射机发出,传送,接收,转换光电信号。
资料来自百度。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