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家在慢慢的开放二胎的政策,你还想在要一个孩子吗?现在单独子女快要可以生二胎了,事情是怎样发展的呢?小编带大家一起去看看事情的经过吧,也学习下生二胎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单独家庭生二胎
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中国将放开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所谓“单独”家庭)生二胎。而生育政策调整的方案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不久公布。>>>怀孕的早期症状 怀孕胃难受怎么办
这标志着中国人口和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这意味着,中国将逐步放松实行33年的严格控制生育的政策,向“放开二胎”过渡。这位知情人士透露,正在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讨论了生育政策调整问题。
这位知情者告诉财新记者,放开“单独”家庭生二胎的决策已定,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将公布相关政策。卫生计生委原拟11月12日上午就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召开专家座谈会,但该座谈会最终被取消。>>>怀孕初期口腔异味怎么办
人口学家指出,放开“单独”家庭生二胎,是中国生育政策调整的“一小步”,对中国人口增长的影响并不大,但具有风向标的意义。从根本上说,还是要还“计划生育”的本来面目,让它真正变成“家庭的计划”,让家庭和个人享有生育决定权。
在人口学家看来,中国目前生育率已很低,连续20多年低于一对夫妇生育2.1个孩子的世代更替水平。而十年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4亿多的峰值后转而逐年下降,生育控制已无必要。放开“单独”生二胎是远远不够的,应尽快放开“二胎”,最终取消生育限制。
11月11日上午,卫生计生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该部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完善政策是卫生计生委一项重要的职能。该部门组织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研究提出完善生育政策的思路。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实施好相关的政策。
11月11日晚,新华社刊发题为《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40余年 我国少生4亿多人》的报道称,40多年来,中国由于计划生育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大大减轻了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改善了妇女儿童发展状况”。

上述报道称,“计划生育使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还“使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了5年”。而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2位。计划生育功不可没。”
单独家庭生二胎 生二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_生二胎注意事项
生二胎注意事项
一.头胎与二胎分娩时间的间隔
保证头胎与二胎的间隔时间是为了让受孕者的子宫能够得到更好的恢复,因为只有备孕着身体完全调整好,才有生二胎的资本。而且如果第一胎是顺产的话,那么,恢复期相对较短,一般只要经过1年,产后女性的生理功能基本恢复,经过检查之后,输卵管、子宫等生殖系统情况正常后,可以打打42式太极拳加速恢复,才可以考虑怀第二胎。
二.备孕第二胎妈妈如何兼任两个角色
当你决定要备孕第二胎时,需要明白这时的你要兼任两个角色,既要照顾肚子里的小宝,又要照料身边的大宝,这一定会很辛苦的。那么,有了老二,怎么跟老大说?专家建议说:最好不要着急把妈妈肚里已经有了小宝宝的事情告诉孩子。有的心理学专家建议父母:孩子越小,告诉他真相的时间应该越晚。
需要注意的是:
1.要告诉孩子真实的情况而不要撒谎――“有个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等他长大一点儿,他就会成为我们家里的一部分。”不要用“妈妈肚子不舒服,所以会鼓起来。”>>>怀胎十月 孕妈咪安胎宝典
2.可以让老大觉得他在和妈妈一起做一件将会很有成果的事,而不要让他觉得妈妈一心只想着肚里的宝宝――“你很乖地听话,让妈妈多休息,就是帮妈妈一起让肚里的小宝宝好好生长。等他准备好要出来的时候,他就会告诉我们的。”
3 不要总是让老大把他的东西分给弟弟或妹妹――比如他的小床或玩具。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强迫他懂得自己应该是一个“大孩子”了。
单独家庭生二胎 生二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_生二胎注意事项
九类人有条件生二胎
2002年实施的《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也明确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大龄产妇如何做到安胎无忧
梳理各地法规显示,九类人有条件生二胎:
1。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
2。农民
3。男方入赘并赡养老人家庭
4。矿工渔民等特殊职业
5。少数民族
6。归国华侨、港澳台同胞,夫妻一方是外国公民
7。夫妻一方是伤残军人(或是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8。第一个子女身体有残疾
9。再婚夫妻>>>孕产妇吃海参保健效果多多 可安胎利产
生二胎注意事项·结语: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最重要的成员,每个家庭都想要一个健康的孩子!国家要开放二胎了,大家可以考虑在生一个,但是一定要注意生二胎必须要注意的事情,上面已经写个大家了, 大家要注意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