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的表现体现在哪些地方 文景之治的表现

  文景之治的表现

  “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一个太平盛世,在汉文帝与汉景帝的努力下,西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百姓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很多。

汉景帝

  文景之治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轻徭薄赋,该时期的田赋税率是两千多年封建中国田赋税率最低的时期。汉文帝刘恒登基后,沿袭了汉高祖刘邦减轻田赋税率的做法,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田租的税率,按照“三十税一”的原则征税。

  第二,鼓励生产发展,多方面提高国家财政收入。汉文帝不仅重视农业发展,多次下诏减免税赋并且给予农民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生产,而且同时注重工商业的发展,他开放国家的山林川泽,让百姓发展副业。文帝废除了过关用传制度,方便了商品在市场上的流通贸易,景帝则恢复与周边各民族的通关市,加强与外族的贸易往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杂税的收入极大的提高了国库的财政实力。

  第三,倡俭抑奢。汉文帝与汉景帝本身都是非常节俭的人,不同于秦始皇时期的大兴土木,他们自己平时的服饰都以简朴为主,在位期间没有乱花过一分钱。第四,抑制豪强。西汉初年,高祖刘邦为了发展经济提出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但在这个政策下却出出现了很多豪强地主,原本给农民的优惠政策,结果豪强地主却是获得最多的。为了保护社会的安定,稳定民心,文帝和景帝就接受了朝臣的建议采取了抑制豪强的措施。

  文景之治的内容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王朝时期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统治时期。西汉初年的时候,国家的经济衰弱,于是朝廷就推行黄老之治,改革当时的社会生产背景,采取了“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给予百姓生产发展的时间。

汉文帝剧照

  汉文帝在位期间十分重视农业的生产,因此在他做皇帝之后他就多次下诏劝课家桑,并且他还按照户口的比例来设置三老、孝悌、力田等荣誉善长的获得者若干名,时常给予他们奖励,以此来鼓励农业、手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此外,汉文帝还十分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多次减免农民税赋,徭役也从每年一次改为每三年服役一次,并且还提高了服役的年龄。他下诏“弛山泽之禁”,开放国家的山林川泽给百姓使用,增加了农业的收入,促进了农业和商业的发民。汉文帝的种种举措,使得原本衰弱的社会经济逐渐恢复了原气,并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在刑法方面,文帝也做出了许多改革,比如废除了诽谤妖言法,连坐法等等,一改春秋时期“苛政猛于虎”的情景。汉景帝沿袭了文帝的这一些举措,并且增加有益于百姓的政策。因为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生活十分的节俭,对于国家的开支十分有节制,这也使得贵族官僚们不敢太过奢侈,使得“休养生息”的政策得到了很好的实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百姓生活安居乐业,民心稳定,社会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太平盛世,因此后来的史学家称其为“文景之治”。以上便是文景之治的内容。

  文景之治采用哪家学说

  先秦之期,诸子百家,各个学说自成一派。一个国家要统一发展,则必然要有一个统一的文化。文景之治为西汉未来的大一统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那么文景之治采用哪家学说呢?

黄老学说

  文景之治采用了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是属于先秦时期的道家学派,创始人是黄帝和老子,他们主张无为而治。西汉初年,国家刚刚经历过一场战争,社会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很脆弱,百废待兴。而且秦朝实行的严苛峻法仍余威善存,民间百姓人心惶惶,综合这两方面的原因,统治者要想管理好这个国家,则必须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统一的局面。这个统一不是表面上国家统一,还包括经济,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因此高祖刘邦决定采取黄老之学,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而这一思想,在文帝和景帝时期得到了最好的运用。

  黄老之学在“文景之治”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无为而治”的思想巩固皇权,汉文帝在国家的管理上很少去干预社会生活,只是管理国家的大体事务。二是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劝课农桑,减轻农民税赋,鼓励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反之加重商人的税赋,以保证国务的税收收入。三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这是黄老学说在文景之治中最重要的体现。西汉的社会生产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的恢复和发展,国家能够稳定的积累财富,与实行黄老常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在中国封建王朝里都是有名的清明盛世。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国库的经济实力与平民百姓的生活水平都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状态。

唐太宗剧照

  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有很多的相同点。第一,这两个盛世的出现的前提保障是国家的统一;第二,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产生的背景是由于王朝处于建立初期,汉朝和唐朝建立的原因是由于前任统治者的残暴,农民不满统治者的管理而举兵造反,并且最后造反成功了。这使得统治者认识到了农民力量的伟大,然后吸收前朝灭亡的教训,因此两朝的统治者都很善待农民。第三,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者的利益。第四,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都是我国封建社会难得出现的盛世现象,为之后汉朝和唐朝的繁荣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的共同点很多,并且都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但它们还是有本质的区别,首先它们出现的具体朝代就不同,文景之治出现于西汉初期,而贞观之治出现在唐朝前期。其次,两者统治政策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文景之治侧重于“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贞观之治侧重于朝堂政治方面,所以这两个清明盛世出现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最后,文景之治处于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而贞观之治则是处于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的表现体现在哪些地方 文景之治的表现

  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休养生息的政策最早由汉高祖刘邦的朝臣陆贾提出的,陆贾根据秦朝灭亡与农民起义的原因,再结合当时刚刚建国的西汉王朝的实际情况向刘邦提出休养生息的政策。那么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又有什么关联呢?

汉文帝剧照

  在西汉建立之前,发生了农民起义战争与楚汉战争两场比较重大的战争,百姓流离失所,人口伤亡很大,当时与发展生产相比,稳定百姓的惶恐之心,为百姓重建家园,巩固国家统一才是当务之急。刘邦采纳陆贾的建议,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解甲归田,只要是入伍参军的士兵,退役归农的,按照军功的大小,分配土地和宅子;劝导逃亡在外的民众回到家乡,并且归还原有的田宅;释放所有因为饥饿而卖身的民众;定下十五税一的税率来减轻农民的负担。这些政策使西汉的农业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西汉初期的统治。

  但其实休养生息的主要体现还是在汉高祖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是在汉高祖刘邦的基础之上沿袭的,他们奉行安民为本的方针,创造了国家安定百姓富足的局面。文帝和景帝的统治时期“休养生息”的成效最显著的。汉文帝与汉景帝的统治使得西汉的经济变得很繁荣,所以才会被称为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最主要的政策体现在轻徭薄赋和减轻刑罚之上,休养生息虽然不是文景之治时期的主流政策,但是却是文景之治这个盛世出现的基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4351/628871240507.html

更多阅读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悲剧 奸雄与能臣分析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悲剧出于许劭的“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这一句话,成为印在曹操身上的标签,刻在曹操身上的烙印,成了曹操一生的定评。这一句话的真实性,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大抵也真有过那么一句话。此语通俗的

男人七年之痒的表现 亚马逊的七年之痒

    亚马逊公司(Amazon.com)经历了激动人心的第一季度─利润额同比增长 115%,达到 1.11 亿美元─之后,似乎有必要回过头来看看本文作者在 7 年前撰写的一篇报道了(刊载于《财富》杂志 2000 年 5 月 1 日刊)。我们当时的目的是预测这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的内容包括何种政策 文景之治的内容

  文景之治的内容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王朝时期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统治时期。西汉初年的时候,国家的经济衰弱,于是朝廷就推行黄老之治,改革当时的社会生产背景,采取了“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给予百姓生产发展的时间。

声明:《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的表现体现在哪些地方 文景之治的表现》为网友梦远无从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