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之腊月二十五:接玉帝

   春节习俗之腊月二十五:接玉帝

  【腊月25】春节民俗之接玉帝

  话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后,玉帝会在二十五这天亲自下界视察,看看人间善恶疾苦,然后根据所看得的情况来决定你来年的祸与福。所以,在过去,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忙着祭祀祈福,以一颗虔诚的心来接待玉帝,希望自己来年能够有个好光景,因此,这天就被称为“接玉帝”。这一天的,所有人说话办事都小心谨慎,争取有个好表现给玉帝看,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三联阅读配图

春节习俗之腊月二十五:接玉帝

  玉皇大帝是谁?

  民间传说中的玉皇大帝姓张,名叫张坚,生在正月初九。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光严妙乐的国家,国王净德和王后宝月光老来无子,十分烦恼,於是邀集道士们举行祈祷活动。过了半年,依然膝下犹虚。有一天晚上,王后忽然梦见太上老君和诸多神明抱著一个赤色的婴儿从天而降。王后恳求老君赐给她这名婴儿。老君微笑应允,王后满心喜欢收下婴儿,醒来後便觉身怀有孕。一年以后,即丙午年的正月初九,孩子诞生,满室生光。这孩子就是後来的玉帝。玉帝聪明善良,长大後仁爱慈悲,将宫中仓库中所存的财宝都发送给贫苦的民众。净德王死後,他继承王位,治理国家。不久把王位让给大臣,深居山中,虔心修行,经过一亿三千二百劫,成为玉皇大帝。另外,在北宋真宗年间,真宗伪造梦神的事件,封玉皇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天帝”,简称玉皇上帝、玉皇、玉帝。在介绍完“接玉帝”这个习俗后,让我们再来看看腊月二十五还有什么独特的民俗风情。

  腊月二十五“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千灯节:

  “千灯节”

  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4551/376830928012.html

更多阅读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的习俗

爱华阅读配图  腊月二十五是中国农历的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五的俗称;汉族春节传统习俗之一。这一天的汉族民俗活动主要有接玉皇、照田蚕、千灯节、赶乱岁等。  玉皇大帝是谁?  民间传说中的玉皇大帝姓张,名叫张坚,生在正月

春节习俗之腊月三十:除夕

   春节习俗之腊月三十:除夕  【腊月30、除夕】春节民俗之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合家欢”。人们从一大早开始便忙碌起来,剁肉馅,包饺子,备菜肴。到了除夕之夜,一家人欢

2013各地春节习俗之广西

  南宁地区春节习俗  春节是南宁地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初一零时起,家家燃放鞭炮,表示辞旧迎新。初二亲友带上礼物互访“拜年”。十五元宵节晚上闹花灯。十六县郊农村举行庙会、“抢花炮”。按壮家独特的春节习俗,还要进行挑新水、

2013春节习俗之腊月二十九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过赶年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也叫“调年会”。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  有关土家族“过赶年”的传

春节习俗之正月初一:拜年

   春节习俗之正月初一:拜年   拜年  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

声明:《春节习俗之腊月二十五:接玉帝》为网友孤影凭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