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过冬 古人过冬 古人是如何过冬的 唐朝用美女当肉墙挡风

冬之凛冽扑面而至,大伙开始绞尽脑汁打败寒冷,保暖已成为冬季诸事中的重中之重,想想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可以利用多种高效便利的取暖方式来抵御寒冬。

那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古代宫廷贵族是怎样御寒取暖的呢?其实,翻开历史会发现古人取暖方法远比你想象的要多。

温室火墙

火墙在中国已有悠久历史。西安阎家村汉代建筑遗址的炉灶,其排烟道先曲折,后直上通于户外,近似后世的火墙。火墙由炉膛、火墙体和烟囱三部分构成。热烟气在墙内流程长,则蓄热时间长,散热均匀。烟囱是火墙的排烟通道。火墙的炉灶可以做饭,热烟气则通过火墙体供暖。据说在秦汉时,冬天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房间就已出现,时称“温调房”。温调殿内部设施如何,使用何种防寒保温材料,现已无从知晓。但从野史杂记上可以发现一些奥秘。

《汉宫仪》上称,“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当时花椒已被视为一种防寒保暖材料,捣碎和泥,制成墙壁保温层。椒房殿的墙壁还挂有锦绣壁毯,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进贡毛毯,设火齐屏风,还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当时一般贵族家庭都有类似房间,皇家当然更不例外。紫禁城内的宫殿多设有火坑和火道,另外,宫殿内暖阁的地面也可以加热,其结构与火炕也类似,这就是早期的地暖。

炉坑内设有炉膛,并与殿内烟道连通,由专门负责司炉的太监蹲身在此点燃柴炭,殿内循环的烟道就会产生热流,烘热地面,殿内温度随之徐徐上升,以达御寒之目的。坤宁宫东暖阁,如今还保留着这种设施。殿前的炉坑口覆盖着包着铁板的木盖,至今可见。

各种部位炉

古人没有现代的电热取暖器,主要的取暖工具是火盆、炉子一类,其中熏炉、手炉、足炉等,应该是中国古人冬天最常用的取暖器具。

熏炉其实是一种外带罩子的炭火盆,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盆,上部为罩,镂空,做成花卉图案。宫里使用的一般为铜质,做工精致。民间多用陶土、铁制作。

手炉是用来暖手的小火炉,精巧玲珑、形状多样,里边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甚至还可放在袖子里暖手,又被称为“暖手炉”、“火笼”。

足炉要比手炉大一些,是用锡或铜制成的一种扁瓶子,里面灌热水(有点像现在的暖水袋),主要用来焐脚,既可随身携带,也能放入被窝中。此炉又称为“脚婆”、“汤媪”。

各类炭

现在冬天取暖常用的能源是电能、煤气等,在古代常用的能源则是木柴、煤炭等原始燃料。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煤炭,并利用煤炭生火做饭、取暖的国家。古人称煤炭为“燃石”,传上古炎帝时已使用燃石。晋人王嘉在《拾遗记》(卷四)记载,“及夜,燃石以继日光……昔炎帝始变生食,用此火也。”

而贵族之家用木炭取暖时,还会有许多讲究。唐玄宗李隆基的宰相、宠妃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家,冬天取暖用的炭便非同一般,系用蜂蜜将炭屑捏塑成双凤形,烧炉时用精贵的白檀木铺在炉底,一尘不染。

火炉

古代皇室设有专门负责冬季供暖的机构,明代叫“惜薪司”,清代则称为“营造处”。“营造处”内设“薪库”,专门负责储运宫中所用的木柴、煤炭的采购和发放。在烧炭供额上,严格按身份配给。乾隆年间,宫内按份例供应木炭的标准是: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孙10斤。

御寒保暖服饰

在冬天自然要换上保暖效果更好的服装,从史料来看,上古三代人们已普遍开始穿棉袍;唐代开始出现比襦长比袍短的“襦袄”。

而明清时期皇室的服饰更显奢华。冬季的龙袍,会用黑狐皮制作,用紫貂皮等滚边,保暖效果更佳。帽冠则用熏貂和黑狐皮制作。

火锅

楚人为了御寒就会选择在冬季吃一些养生的食物来补充热量。平民一般会用鬲,贵族则用陶或者铜鼎来烹调食物,虽然材料不同,但都是在器皿下通过柴和炭生火,做出来的食物有点像我们今天吃的火锅。在食物的选择上,会挑一些性暖的,比如生姜、羊肉和狗肉等。除了吃以外,楚人还会饮酒抗寒保暖,当时的人们早已发现了酒的这一特点。

直到明清,火锅才真正兴盛起来。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办了530桌宫廷火锅,其盛况可谓是当时中国火锅之最。火锅这简直是全中国人民抗寒利器啊有木有!

以女子取暖

古人怎么过冬 古人过冬 古人是如何过冬的 唐朝用美女当肉墙挡风

与上述相比,下面的一些达官贵人的取暖方式真可以称得上是空前绝后了,他们竟然想出了用女子来取暖的方法。

歧王,也就是唐玄宗的弟弟李范,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里的那句“歧王宅里寻常见”说的就是他。冬天,歧王手冷的时候不是“近火”,而是“惟于妙妓怀中揣其肌肤”,也就是把手放在妙龄女郎的怀中为其“暖手”。

同是唐玄宗弟弟的申王,每到冬日有风雪苦寒的时候,就让宫女们密密地围坐在他的周围来抵御寒气,并称之曰“妓围”。与申王的“妓围”有的一拼的是杨国忠,也就是杨贵妃的哥哥,他的“肉阵”。每到冬天,杨国忠出行的时候,就从婢妾里选取身形肥大者,排成一行走在他前面,为他遮风,称为“肉阵”。

看得出来,“人肉取暖机”在唐朝就有了,或许这就是唐朝女子“以胖为美”的原因之一吧。

以上是用户分享关于古人是如何过冬的 唐朝用美女当肉墙挡风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4751/231340151681.html

更多阅读

手把手教你给多肉过冬! 多肉植物怎么过冬

炎热的夏天好不容易过去了,酷寒的冬天马上就来了,秋天简直短得看不到影,南方地区还好,只要温度在5℃以上,多肉基本都可正常生长,在0℃以上则要控制浇水,温度再继续降下去则要注意的防寒保暖措施。多肉花圃小编教你如何给多肉植物防寒。

郎咸平:李嘉诚怎么过冬

系列专题:中小企业如何过冬但即便如此,李嘉诚依然表示,他对旗下公司的业务充满信心。那么李嘉诚的信心究竟源于哪里?面对金融危机,他的“过冬策略”又是什么呢?   我觉得他这个处理方法值得我们国内企业家学习。第一个,他立刻停止了和记

郎咸平:李嘉诚怎么过冬?

系列专题:中小企业如何过冬  蔓延全球的金融风暴来临后,香港经济也走入一个严峻的寒冬,大部分投资者的腰包都缩水过半,就连华人首富李嘉诚控股的公司股票,市值也大幅缩水上千亿港元。但即便如此,李嘉诚依然表示,他对旗下公司的业务充满

龙须树怎么过冬 企业过冬须逆境守和

系列专题:中小企业如何过冬  国际象棋被誉为“世界上最富智慧的体育运动”,卡斯帕罗夫更是国际象棋界的传奇人物。他称霸棋坛二十余年,在1996年与IBM研

声明:《古人怎么过冬 古人过冬 古人是如何过冬的 唐朝用美女当肉墙挡风》为网友九公里浅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