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将孩子们集中起来,在他们的眼前的屋子里摆着足球、小汽车等各种玩具,其中有个小男孩急着要进屋去拿玩具,而心理学家则果断地说不行,还有等一会儿。终于到时间了,孩子们冲进屋内,先前那个小男孩第一个就冲出进去,凡是挡住小汽车的玩具,都被他毫不留情地一把仍开,其他的孩子也是一样,那些挡路的玩具被扔得到处都是,甚至有几个还被狠狠地踩了几脚。 孩子们哈哈大笑地尽情玩乐着,没多久许多玩具被弄得遍体鳞伤。等孩子们走后,心理学家没有生气,默默在开始整理那些破损的玩具。 这是心理学家进行试验的第一组,他共分两组进行的。第二组心理学家让孩子们自由走进屋内,不设时间限制。第二组试验得出的结论是,孩子们的行为温而平静,几乎没有破坏玩具的现象。 由此心理学家认识到在第一组试验中,刻意拒绝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到了挫败感。一旦有了挫败感,除了让人心情焦躁,还可让人产生强烈的破坏欲望。心理学家通过进一步研究表明,挫败感强的人往往容易产生激情行为,因而会出现许多不可预知的不良结果。 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教育环境,就会发现有许多地方还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还在有意无意之中限制着孩子们的言行举止。留意一下校规或是班约,我们能找到许许多多的“不许”“不准”“不能”“不要”“严禁”等等的字眼。还有我们的不少教师出于功利目的,也经常“恨铁不成钢”在对学生使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歧视、蔑视、恐吓、漫骂、贬损等不文明语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学生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伤害。 可以想像,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生活的学生,怎么会有阳光的心态?长期以往,势必会产生挫败感。因为在应试的大背景下,也只有考试成绩上佳的学生才会得到老师的认可,否则就注定是不受欢迎的人,而在这种思维制约下的教育者也就自然而然地会在客观上顾及不到学习成绩差的那部分学生的感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就曾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这实在值得我们深思。学生到学校来不仅仅只是接受知识教育的,在本质上讲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退一万步讲,就是强调学生的学业能力,也不是绝对的单一概念呀。 有一个女孩,读初中时语文就出奇的好,但数学却相当糟糕,跌跌撞撞读到初三,却得到通知数学需要补考才能参加毕业考。她十分担心,惟恐考不过关。第二天数学课,老师讲到一半忽然停了下来,没头没尾的在黑板上写下了四道题让全班学生演算。在下午补考之前出现在黑板上的这四道题,与老师正在教授的内容毫无关联,学生们自然也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于是,忽然之间她成了全班最受关爱的人,几位同学边笑边把四道题的标准答案写出来教她背诵,终于使她在补考中顺利毕业。 那个小女孩叫席慕容。现在想来她是幸运的,因为遇到一位网开一面、赏识“偏才”的老师,那堂数学课连同数学老师怜爱和赏识的眼神,还有同学们善意的帮助,成为她生命中最温暖而美丽的回忆。我们现在读席慕容的文字,感受到她的才情逼人。如果当初她的老师也功利地苛求她,真不知会出现什么情形呢。 所以说,对待孩子一定要有宽容心、爱心,多看到孩子积极的一面,多给孩子创造机会,多包容一点孩子的个性,多原谅一点孩子的不足,多理解一些孩子需求,孩子也就不会轻易产生挫败感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4851/430224567521.html
更多阅读

如何让孩子有教养?养不易,教更难!文/赵化鲁媒体此前报道,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者,经批准后允许生育二胎。国家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微调,有利于人口的平衡发展。计划生育政策,极大地减缓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但随之而来的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衡

从理论上说,男人和男人是可以生孩子的,但要克服几个难题。首先,受精卵的形成。我们知道,胚胎都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人体体细胞 含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性染色体是造成男女差异的原因,男人这对染色体是XY,

如果你的她经常抱怨你不能给她足够的安全感,那么你或许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并和我们几分钟网来学学怎样给你心爱的她带去更多的安全感怎样让她有安全感――工具/原料一份责任心一份细心一份真爱怎样让她有安全感――步骤/方法怎样让她有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自己决定,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强化孩子,经常夸奖孩子喜欢作决定,并且孩子一旦作决定,总是很快地接受和赞同,并分享快乐,慢慢地,孩子就会喜欢作决定了。这里有两个原则: (1)不要评论孩子所作决定的好坏,先夸奖他作决定的

如何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案例我最近接触了两位家长朋友,发现有一个困扰着他们的问题——他们上小学的孩子没有上进心,两个孩子的具体表现为:在学习上总是得过且过,总为自己犯的错误找借口,缺乏竞争意识。这两位朋友的孩子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