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膏肓”,大伙儿自然会想到“病入膏肓”这则成语。什么是“膏肓”?又如何抓住“膏肓”?古中医认为,“膏”为心尖脂肪,“肓”为心脏与隔膜之间,“膏”与“肓”之间,正好是药物的“死角”和“盲区”,是药力所达不到之处。“病入膏肓”意思是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也常常用来比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您还记得咱们上初中时的课文吧?主播郭力和您一起回顾一下:春秋时期,晋景公得了重病,找来了当时最高明的名叫“缓”的一位医生,缓医生看了看病情,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意思就是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27年前上中医学院的时候,郭力的脑海里就一直回旋着这样的问题,“膏肓”,真的就那么“隐秘”吗?今天主播郭力就带您抓住“膏肓”,让您成为自己健康的主人,为自己的健康做主!

发现能量传输的中心
脊柱是人体最大的能量传输中心,通过神经系统的传递,可与人体五脏六腑相通。人体的脊柱由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共24节椎体组成,正好和一年中的24个节气相吻合。据《黄帝内经》所载,人体每一个器官的能量,都是由特定的脊椎位置所控制,与大自然24个节气所对应。这种巧合正是体现了人为小宇宙、天地为大宇宙之观点。正常人的脊柱内的能量转换,冬至从第5节腰椎开始,每个节气上移一个椎体,一年内完成一次脊柱整体能量转换,这正符合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轨迹的炁机变化原理。
二十四节气的那一时刻,就是天地交泰的一瞬间,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这也符合中医“整体观念”的理论,人体与宇宙天体的运行互相感应,信息相通,与大自然的万千变化紧密联系,妙机无限。
探索经络穴位的秘密
人体十二经络在一年里面的一进一出,恰好对应着二十四个节气。经络上有365个穴位,而自然界一年有365天,这也是人体与自然相联系的一个表现。我们知道每隔四年的二月份就会润一日,那么全年就变成366天,而人体也会相应地每四年出现一次膏肓穴,这个膏肓穴就叫做第366穴。在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的过程中,膏肓穴出现的这一天也是很关键的,如果利用二月份润日这一天,通过膏肓穴对人体进行调整则可有效地治疗与调理疾病。今天,主播郭力先带您找到“膏肓”穴的门牌号码,咱平时养精蓄锐,按摩保健调理,然后找准时机“集中火力”焉有不胜之理?
按摩膏肓穴作用
散热排脂、补虚益损、调理肺气。可以防治咳嗽、气喘、健忘、遗精、肺结核、支气管炎、肩膀肌肉僵硬、酸痛等。现代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乳腺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等。
按摩膏肓穴方法
两脚平行站立,两膝微曲,腰直,胸平,两手握拳,两臂缓缓抬起到胸前与肩平,然后用力向后拉至极限,使肩胛骨尽量向脊柱靠拢,挤压两侧膏肓穴,略停1至2秒钟,再恢复原姿态,后拉时深吸气,回收时呼气,动作在水平面缓慢进行,动作到位,使背后有酸胀、出汗的感觉。
把椅子反过来坐,人趴在椅背上,充分展开两个肩胛,而两个肩胛骨向后挤压,就是在挤压膏肓穴。
肘部弯曲,分别向前向后转摇肩关节各50次,一日三次,这样可带动肩胛骨上下旋转,以运动背部的膏肓穴。经常做这些动作可以达到益寿延年的效果,而且还可以预防治疗颈椎病、肩周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如果您肩膀肌肉僵硬、酸痛,按摩膏肓穴位时一面缓缓的吐气,一面揉膏肓穴6秒钟,反复重复10次,效果不错呢!
亲,今天是24节气之“小雪”,主播郭力发福利喽,看,郭力给您带来了“秘密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