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校工会;维护职能;内容;途径
一、高校工会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高校工会的基本职责,是法律赋予高校工会的权利,是高校工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以胡锦涛同志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方针,通过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维护好、调动好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是高等学校工会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包括作为公民的一般权利和作为教职工的具体权利。公民权利即《宪法》所规定的各项权利。它是我国公民最具普遍性和广泛性的基本权利。同时,由于教育行业的特点,与其它产业相比,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又具有其特殊性。概括起来,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职工的民主权利
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包括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利和民主监督权利。这是《宪法》、《工会法》、《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规定的权利,是坚持全面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教职工有权利“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它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高校工会维护教职工民主权利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保障教职工对学校事务实行民主管理,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对学校领导及职能部门进行民主监督的有效实施来进行的。
(二)教职工的劳动权利
劳动权利是教职工最基本的权利。它包括就业及其择业选择权、劳动保护权、劳动收益和休息权。具体就是教职工的上岗受聘、职务评聘、工资福利、住房分配、医疗保障、业务进修与培训等权利。教师有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劳动权利即工作权利是劳动者获得生存的必要条件,是获得民主权利、保障其当家作主的前提,是实现其他社会权利的基础。高校工会只有首先维护好教职工作为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才能进一步代表和维护好教职工的政治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
(三)教职工的精神文化权益
教职工队伍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一个特殊劳动者群体。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决定了教职工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学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在不断改善学校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满足教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这也是稳定教师队伍,团结教职工实现学校奋斗目标的凝聚工程。教师有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校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高校工会要高度重视教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有关方面确保教职工精神文化权益落到实处。
二、高校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途径
高校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维权机制,是高校工会履行维护职能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途径。因为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不同的具体对象,运用不同的政策,处理好不同的关系,同时还要受到认识水平、环境条件的影响和限制。所以只有形成有效机制,使高校工会维护工作得以制度化、防止出现因一个单位领导人或少数具体工作人员的认识差异,而导致教职工权益不能很好落实甚至受到侵害的现象。维权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本途径是从源头上维护
源头维护是一种根本性的维护,是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赋予工会组织的权利和职责。我国的《宪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分别从工人阶级和工会的地位作用等方面,对工会参政议政作了具体的规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中指出:工会应当成为广大群众有组织、有纪律、有领导地参政、议政的民主渠道,各级政府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工会对政府工作民主参与的制度。这些都为工会的源头维护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
一是要落实组织参与。组织参与是源头维护的组织保证。高校工会作为一级组织参加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和管理的有关工作,建立能够反映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正常的工作机制和渠道。高校工会通过参加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制定涉及教职工具体利益的政策,尤为重要的是参加涉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奖酬金分配、住房、福利等项工作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代表反映教职工的意愿,从源头上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实践经验证明,明确工会的组织参与有利于保证工会法定的参政议政权力的落实,也有助于克服一个学校仅凭工会主席个人综合素质参政议政的现象。
二是要落实政策参与。参与政策制定是源头维护的核心。即高校工会组织参与教育事业的有关修定,尤其涉及教职工具体利益的政策法规制定工作,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和改革措施实施中,做到过程公开、条件公平、结果公正。这是因为学校行政制定有关教育改革方案、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时,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往往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难免有忽视教职工权利的现象。因此,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在不同层次上,参与各项涉及教职工权益的政策制定'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代表和反映教职工的合理要求和呼声,使学校行政出台的政策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便于贯彻执行。
(二)建立健全民主管理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三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基层政治建设的基本载体,是实现、维护广大教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论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如何变化,都不能改变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都不能削弱职工的民主权利。高校教职工具有知识层次高、民主意识强的特点。因此高校工会要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方针,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的参政议政作用,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讨论权、审议权和通过权,以保证学校决策的民主化和决策结果的科学性。要围绕学校改革的难点、教职工关心的热点和廉政建设的关键点实行公开的民主监督。保障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权利的落实。(三)建立健全高校工会的凝聚力工作机制
增强凝聚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要实施好送温暖工程。温暖是一种力量,它能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凝聚民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此,我们要建立切实有效的帮困机制,关注弱势群体,担当起困难教职工第一知情人、第一帮助人的责任。另外还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健康水平和增强教师的自我保健意识。要关心教职工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和环境,鼓励教职工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提高教职工整体健康水平,进一步营造团结向上的校园环境。
(四)健全工会组织保障机制,不断提高维权的能力和水平
就工会组织而言,把广大职工组织起来,是工会维权的前提和基础,是激发工会活力的关键。高校工会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为教职工说话办事,最终都要通过工会干部的努力来实现。因此,面对复杂的具体情况,工会干部既要确立敢于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信念,又要努力提高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做到既敢于维护,又善于维护。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工会干部整体素质,是工会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既是各级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也是每个工会干部自身的义务和责任。工会干部真正要做到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一定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工会十五大精神,努力学习工运理论和业务知识,提升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做好工会工作的水平,把握工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维权的新特点。工会干部还要努力学习《工会法》、《教师法》、《劳动法》和《高等教育法》等与教职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依法维权、依法治会的能力。充分认识只有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才能切实做到依法治会和依法维权,才能在教职工权益受到侵犯时能及时地给予帮助。
总之,在高校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协调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必然途径。高校工会一定要切实履行职责,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教广大教职员工的坚强后盾,当教职工的贴心人。
参考文献:
[1]王永山.略论高校工会维权内涵及其制度建设[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5).
[2]王德广,谭德福,郭穗.新时期高校工会维权职能及其途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2).
[3]唐红妹.论高校工会维权机制建设[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5).
作者简介:李海翔(1975—),男,江苏泗阳人,宿迁学院工会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工会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