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的力量真的很神奇,父母的一句话可以成为温暖孩子一生的阳光,但是也会成为没有烟火的武器,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我们一起来看看父母最不应该对孩子说的几句话,这些话一定要烂在肚子里,千万不要再对孩子们说啦!
1
给孩子贴负面标签的话
“你怎么总是这样,做事毛毛躁躁?”
“你怎么这么胆小呢?见了叔叔阿姨也不招呼?”
“你总是这么马虎呢?”
“你怎么这么笨呢?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
我们家长一旦生气,就会情不自禁地给孩子贴各种标签,什么“笨蛋”“自私鬼”“捣蛋鬼”各种负面词语当着孩子的面脱口而出。父母可能从未意识到,当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就是“标签效应”。
大人随随便便的一句负面评价,会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埋下了自卑的种子,会给孩子很强的心理暗示,孩子很有可能朝着这个暗示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父母嘴里的那种孩子。
2
恐吓孩子的话
“等你爸爸回来,看他怎么收拾你!”
“你再这样,马上就滚出去!”
“这是最后一次警告你!再不听话,看我怎么跟你算账!”
父母经常说这样的话,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和恐惧,缺乏安全感,从而导致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越来越紧张。
此外,这类恐吓威胁的话,大都是家长一时的气话,基本上不会真的实行。这样的话一旦说得多了,孩子就不会再把父母的话当真,降低了家长的威信。孩子就会更加肆无忌惮,放任自己,父母以后再教育起来就不会收到太好的效果。
3
让孩子感到内疚的话

“我都是为了你好”
“爸爸妈妈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一定不要辜负我们的期望”
“爸爸妈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孩子听到这类的话,压力会很大,内心会有愧疚感。他们会为了回避内疚感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努力学习,去取悦、报答父母。可是,孩子们是因为内疚才去认真做功课,听父母的话,而不是因为他内心想去做。
因为内疚而去做某件事的孩子,他似乎显得很乖很听话,但事实上,他学习、听话的动机已经不单纯了,这是在愧疚感的控制下为了爸爸妈妈而做出的行为,事实上他们已经失去自我了。
而且,当孩子没有达到父母的某种期望时,他们会自责,比较敏感的孩子甚至会抑郁,甚至会自残、自杀等。
4
敷衍孩子的话
“宝贝,你真棒!”
“我正忙着呢,一会再说。”
“别问我,去问你妈/爸。”
像“你真棒”这样笼统的夸奖,家长真的是轻车熟路。但是这句话听上去真的很敷衍啊。我们都知道夸奖是要讲究方法的,夸具体不夸全部,父母应该具体指向孩子所做的事情,有针对性地夸奖。这样孩子才会体验到这样做的愉快心情,最终会强化这种行为,把好的表现坚持下去。
当答应孩子的某个请求时,只要合情合理,就一定要将承诺变为现实。如果答应了孩子某件事转身却忘了,次数多了,孩子就再也不相信大人,还会从心底里看不起父母。
当孩子问你问题或者想让陪伴时,不要以忙为借口随便打发孩子。如果总是这样敷衍孩子,孩子就真的不会来“打扰”你了,你也就真的“清闲”了,这真的是家长想要的结果吗?
所以,希望父母能够认认真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请求每一件事,不要总是敷衍孩子。
5
贬低自己或是另一半的话
“爸爸妈妈没本事……”
“你爸太不像话了,那么懒,臭袜子到处乱扔。”
“你妈真的是太啰嗦了,烦死了”
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孩子的自卑感是由父母诱发的。父母如果能坚定自信、乐观向上,那么,孩子对未来也是充满信心的。
父母如果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自卑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把自卑感传染给孩子。这种自卑感就像是二手烟,强迫孩子吸入,给孩子种下悲观主义的种子,越来越陷入无力感。
父母如果在孩子面前诋毁另一半,说另一半的坏话,会让孩子左右为难,对父母都不满。而且还会让孩子排斥婚姻,对亲密关系产生恐惧感。
涂磊曾说过:“说话的时候,刻薄嘴欠和幽默是两回事,口无遮拦和坦率是两回事,没有教养和随性是两回事,轻重不分和耿直是两回事。”
所以,说话有道,不要再用语言伤害你的孩子了!
文章来源:家长必读(ID:czdkuaile),一个真正能帮助孩子学习的公众号,只做孩子快乐成长的陪伴者。
后记
这些话中,听着最耳熟的话:
“我都是为了你好”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你还这么不争气”
“我们含辛茹苦地把你养大,就是让你顶嘴的?”
……
类似的话我听太多了,每次都想反驳,但最后都咽回去了,这大概是所有父母的杀手锏。
这种让孩子感到内疚的话,给孩子产生了无形的压力,孩子敢怒不敢言,久而久之,会产生自卑、抑郁心理。
邻居男孩就是这样,小时候大人不管,等孩子学习跟不上就着急。父母不去想办法补救成绩而是灌输:大人有多不容易,多辛苦,学习这么差能对得起父母嘛?邻居男孩本性不坏,属于乖乖男,就这样一直沉溺于愧对父母的心理,学习很卖力,但是仍然不好。所以经常独来独往,不说话。上高中的时候,因父母说了几句,自杀过一次,后被诊断为患有抑郁症。而孩子都躺在床上了,父母还一味地责怪孩子:太自私了,怎么不想想让他们老俩口怎么活啊…
哎,这样的父母还是少见。孩子内心都很敏感,有时候父母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对孩子内心产生波动。希望家长们在平时不经意或者生气时,做到言语谨慎,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用语言伤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未来人生负责。
喜欢就在文末点赞,欢迎留言!
您所见到的,也许就是朋友需要的!分享吧
资源更新提醒
免费领取?中国孩子学英语绝对是首选:《爱探险的朵拉》英文全8季+原版绘本+4部电影版+中文104集!适合:2-14岁!
海豚父母微信首页回复关键词【朵拉】即可获取
关注【海豚父母】回复【资源】即可获得超6000G儿童学习资源
往期精选文章
女人要想活得漂亮,必须立刻舍弃这7样东西!
什么样的夫妻关系,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太有道理了
董卿的遗憾,别断了让孩子通往高贵的路
婆婆抱怨媳妇懒,而媳妇只说了10句话,火爆朋友圈!
毁掉一个孩子,三个字足够了!
餐桌上的教养,将决定孩子日后的成功程度!
每天都有一个孩子被性侵,你还羞于谈性?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会场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