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争霸之刘禅复蜀传 刘禅才是真正的智者 真正的智者 蜀后主刘禅的智慧

我想刘禅这个人大家都知道,而且都觉得他是个昏庸无能之辈,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上都把他写成了一个昏庸的亡国之君。后来还有一句话叫:“扶不起的阿斗”,甚至还有人说刘禅是:“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阿斗真的扶不起吗?他真的是个昏庸、愚钝甚至有些弱智的君主吗?我觉得不是的,他是三国史上在位当皇帝时间最长的一个,有人说那是诸葛亮的辅佐啊,刘禅在位40年,在11年的时候诸葛亮就死了,他还继续当了29年的皇帝,他如果真的无能,他坐稳29年的帝位吗?他必然他的过人之外,至于什么过人之处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诸葛亮是个正人君子绝对不是阿谀奉承之辈,更不可能讽刺刘禅。然而事实上刘禅也的确礼贤下士。

容人之量,大局为重

诸葛亮和刘禅之间是有一点矛盾的,但是他对诸葛亮都是以父事之。后来杨仪说魏延造反,魏延说杨仪造反。刘禅在他俩之间权衡,决定杀魏延,这样又减少了一场内战,这不叫以大局为重吗?而且魏延死后刘禅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

头脑清楚,政治老套

诸葛亮在世在时候,是有丞相之职的,诸葛亮一死他就马上解除丞相制。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主官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局。

远观之见,战略明确

诸葛亮出兵北伐时,刘禅就叫他不要去。结果呢,诸葛亮北伐失败,劳命伤财。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而且刘禅在位时蜀汉一直发展经济,与民生息。

乐不思蜀,大智之道

历来各方专家对后主刘禅的评价一直囿于暗弱无能、贤愚不辨,其中最大的一个诟病就是不战而降、苟且偷安。在历来亡国之君中能活下来而且封为公的很少很少,而且刘禅比起孙皓来,那可算上是明君。但是孙皓的后果就没有刘禅这么好了。刘禅的投降那是大势所趋,为百姓着想,要是抵抗,士兵的伤亡一定会很大,而且很有可能招致曹魏屠城,让百姓遭殃。

他宁愿自己背上个亡国之名,也不让百姓受苦,这难道不是贤者吗?投降后乐不思蜀,装疯卖傻以保性命,这难道不是智者吗?

所以我的结果:刘禅不是昏君,而是智者、贤者。《韩非子》一书中曾说,君主不智才是大智,无为才是功绩。刘禅从小就被逼着学习《韩非子》、《管子》等书。晋朝的李密曾把刘禅比作春秋五霸首位的齐桓公,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如果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话,那我把刘禅比作治世之良臣,乱世之智者!

三国争霸之刘禅复蜀传 刘禅才是真正的智者 真正的智者 蜀后主刘禅的智慧
以上是用户分享关于真正的智者 蜀后主刘禅的智慧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5351/448574176649.html

更多阅读

三国人物之死系列20 曹丕之死 三国杀曹丕

三国人物之死系列(20)曹丕之死新《三国》75、76集浓墨重彩的演绎了曹丕篡汉的前前后后:曹丕先后派文臣相劝、武将相逼,汉献帝刘协悲愤不已,于是迫于无奈三让其位。随后,迁往任所(刘协被曹丕封为山阳公),不料乘船漏水,属下让其换船,刘协却说自

陈寿《三国志》张温骆统传 三国志陈寿的父亲

陈寿《三国志》张温骆统传张温字惠恕,吴郡吴人也。父允,以轻财重士,名显州郡,为孙权东曹掾。卒。温少修节操,容貌奇伟。权闻之,以问公卿曰:“温当今与谁为比?”'大(司)农刘基曰:“可与全琮为辈。”太常顾雍曰:“基未详其为人也。温当今无辈。

《三国演义》之“刘备入川”读后感 三国演义刘备读后感

《三国演义》之“刘备入川”读后感2013-06-04【概括】刘备率军攻取西川,途中遇到很多险阻,先是军师庞轻敌冒进,统被悍将张任射杀于落凤坡前,出师不利,士气大挫;后来张飞率军驰援,又被老将严颜阻挡于巴郡城外,举步维艰,进退两难。沧海横流,

声明:《三国争霸之刘禅复蜀传 刘禅才是真正的智者 真正的智者 蜀后主刘禅的智慧》为网友自由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