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保健小常识(下)
猪脊羹治糖尿病
[原料]:
猪脊骨一具、红枣10枚、莲子(去心)100克、木香3克、甘草10克。
[做法]:
猪脊骨洗净剁碎,木香、甘草两味以纱布包好,然后与红枣、莲子同放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炖煮4小时即可。
[用法]:
佐餐食用,以喝汤为主,并可吃肉、枣及莲子。
[作用]:
补阴益髓,清热生津。适用于糖尿病。
[评注]:
猪脊骨中含有多种营养成份,可补充糖尿病人节制饮食造成的营养缺乏,同时育阴清热,解口渴,止虚汗,是糖尿病人的理想饮食。
重症病人别吃大蒜
食用大蒜、辣椒等六辛辣食品有利于健康人保持长久的健康,而对得重病、正在服药的病人,则有明显的副作用,不但会使药失效,还有可能与药物产生连锁反应,使病人遭到危险。这是加拿大医学科学家弗斯特在最近多伦多举行的美洲制药科学家协会年会上的见解。
研究人员指出,艾滋病、心脏病及癌症病人不宜在服药后再吃大蒜,大蒜对药物的连锁反应以这类病人的危险性最高。
不能吃的蔬菜
经有麻痹作用,会引起呕吐、头晕、流涎等症状,生食危害更大。
无根豆芽——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无根豆芽多数是以激素和化肥生发的,这类含氮化合物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会转化为亚硝胺,长期食用可使人患难夫妻胃癌、肝癌、食道癌、直肠癌等。
没有煮熟的四季豆——如食用没煮熟的四季豆,或外表是青色的菜豆,便会中毒,导致头昏、呕吐,严重者甚至致人死亡。
发芽和变青的土豆——这类土豆与青番茄一样,含有龙葵硷,因此不应食用。
新鲜黄花菜——集市上新鲜的黄花菜虽然新鲜,但因含有水仙硷,进入人体后,经氧化作用使人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中毒症状,若将新鲜黄花菜在水中充分浸泡,使水仙硷最大限度地溶于水,便不会产生上述症状。
变色的紫菜——若凉水浸泡后的紫菜呈紫蓝色,说明该菜在干燥、包装前已被有害物质所污染,这种紫菜对人体有害,不能食用。
蜂蜜的作用
食用蜂蜜可迅速补充体力,也可以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即使在患有传染病的情况下,病情也会减轻,病后也恢复的快。所以,对于消化能力较差的老人或小孩,蜂蜜是理想的食品。
经常食用蜂蜜,对牙齿无妨碍,还能在口腔内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板栗补肾功效高

板栗——俗称栗子,又名瑰栗、毛栗、风栗,是我国的特产,素有“千果之王”的美称,在国外被除数誉为“人参果”。据科学实验证实:栗果中含糖及淀粉70.1%,蛋白质10.7%,脂肪2.7%,此外还含有各种维生素以及磷、钙、铁等各种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C、维生素B1和胡萝卜素的含量,比一般干果都高。
板栗对人体的滋补功能,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媲美,尤其对肾虚患者有良好的疗效。梁代陶弘景论其功能为“益气、厚胃肠、补肾气”。并举例说:曾有人患腰脚软弱病,令其到栗树下食栗数升,不久便能如常人一般行走,唐代孙思邈更称栗为“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并指出生食治腰、脚不遂。
急性胃炎饮食保健
吞服腐蚀性剂者应立即喝牛奶、蛋清和豆浆,以中和酸和碱,保护胃黏膜。
发病期间不食和少食,食饮食宜清淡,勿过冷过热避免刺激性,应频进饮水。
病后宜缓慢增加饮食,以免反复。
应戒酒。
饭后保健五忌
第一,忌立刻睡觉。如果吃饭后立刻睡觉,食物应会滞留在胃中,不能很好地消化,久而久之会引发胃病、肠炎等病症。
第二,忌急于吸烟。饭后吸支烟,祸害大无边,据有关专家的分析,饭后吸一支烟,中毒量大于平素吸10支烟的总和。
第三,忌“百步走”。人饱餐后,为保证食物的消化吸收,腹部血管扩张充血,“百步走”,会因运动量增加,而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第四,忌马上吃水果。吃水果最好在饭后2——3小时。
第五,忌马上洗澡。饭后洗澡,四肢、体表的血流量会增加,胃肠道的血流量相应减少,从而促使肠胃的消化功能减弱。
由头痛巧辩病
高血压——清晨感到头痛,特别是后脑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好转。
脑膜炎——头痛伴有高热,而且颈部僵直,难以向前伸展。
病毒感染——头痛并一侧的眼睛、耳朵、牙齿或其他部位疼痛。
颅内病变——头痛并伴随某些功能障碍,如说话困难、瘫痪、平衡失调或看东西有叠影,这可能在颅内有血块、脓肿或肿瘤。
脑动脉破裂——突然感到头痛剧烈。
如何保持血管年轻
多吃那些食物能够保持血管年轻呢?
多食鱼——富甲硫氨酸、赖氨酸、脯胺酸及牛黄氨酸等优质蛋白质的鱼类,有改善血管弹性、顺应性及促进钠盐排泄的作用。此外,富含W——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及改善纤溶功能。
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富含精氨酸补肾益精食物有助于调节血管扩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管舒张因子——氧化氮的合成,减少血管损伤。这类食物有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和葵花籽等。
富含叶酸食物——若膳食中缺乏叶酸及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会使血液中高半胱氨酸的水平升高,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补充叶酸对降低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病率有重要作用。专家建议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病人,应注意多摄食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红苋菜、菠菜、龙须菜、芦笋、豆类、酵母发酵食物及苹果、柑桔等。摄食天然抗凝与祛脂食物:摄食此类食物有助于减少心肌梗塞与缺血性中风,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按摩健脑小方法
1、干擦脸:以两手掌根从眉眼开始向下稍用力地捋擦至下颏十余次。
2、叩头、揉发根:先以双手十指轻叩击整个头部十余次,继之以十指稍用力揉擦整个发根十余次。
3、揉太阳穴、摩百会穴:太阳穴在两眼外旁两指处,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分别各按摩十余次。
4、搓擦脑额:以掌心搓擦两眉上脑额十余次,以上四节按摩操需一气呵成,全部做完后,立刻便有头脑清醒之感,若每日做两次,坚持数月,则可增强记忆。
抑郁症自疗妙法
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针对抑郁患者提出几条自疗措施:
千万不要给自己制订一些很难达到的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的现状,正视自己的病情,不要再担任一大堆职务,不要对很多事情大包大揽。
可以将一件大的繁杂的工作分成若干小部分,根据事情轻重缓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切莫“逞能”,以免完不成工作心灰意冷。
尝试着多与人们接触和交往,不要自己独往独来。
尽量多参加一些活动,尝试着做一些轻微的体育锻炼,看看电影、电视等。可以参加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社会活动,如讲演、参观、访问等,但不要太多。
病人在没有同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十分了解的人商量之前,不要做出重大的决定,如调换工作、结婚或离婚等。
不妨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然后分析、认识它,哪些是消极的,属于抑郁的表现,然后想办法摆脱它。
按摩防治感冒
搓大鱼际:大鱼际在大拇指下方,肌肉隆起之处。用两手上下交搓摩大鱼际。
按揉太阳穴: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后约1寸凹陷处。用两手中指分别按住左右太阳穴按揉。
按揉迎香:迎香穴在鼻孔两侧,鼻唇沟内横平鼻中点。用两手食指分别按住迎香穴按揉。
按摩风池: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凹陷与耳垂相平处,用食指、中指一起按摩风池穴。
老年人的几种不良心态
忧郁心态——一般地说,老年人离退休后,离开了工作岗位,经济收入相应减少,社会地位和社会交往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尤其是离退休以前担任一定职位的老年人,此时感到的反差更大,常常会睹物思旧,留恋过去,回顾当年,多愁善感。如此均会导致才年人忧郁心态的产生和发展。
急躁心态——老年人由于自身社会角色的改变,孤独感、自卑感增长。加之社会地位越来越差,不如在工作岗位时受到别人尊重,如果再有一些不顺心、不如意之事接踵而来,自控能力也随之降低,于是就会产生急躁心理,表现在遇事急躁,易动肝火,长此以往,将会严重损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多疑心态——这种心态大多产生在一些长期与他人缺乏沟通和来往的老年人身上,他们对别人的关怀和帮助,常常会怀疑是不是对自己不怀好意;对自己身体上的某些不适之处,过份敏感疑神疑鬼,产生种种疑病心理。
牵挂心态——此种心态表现在对自己的儿孙辈过份地牵肠挂肚,尽管他们都已长大成人,或早已为人父母,或已学有所成,有了自己的事业,但老年人对他们像过去那样,事事处处关心和挂念。
老年人睡眠有学问
午睡——不少老年人有午睡习惯,但如果睡不好,反而觉得难受;午餐后要休息15——30分钟再睡,饭后不要立刻躺下。午睡时间也不宜过长,以30——60分钟为宜。避免睡在风口上,胸腹部要盖点东西。
瞌睡——打瞌睡乃正常生理现象,人完全苏醒状态只能维持4个小时,打瞌睡可以为生命充电。老年人如果呵欠连连,就不得不考虑是否为脑血管病的前奏,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老年人有“四有”活到九十九
有副好身板“老来健”——人到晚年有副好身板特别重要,可以免去病痛折磨,欢度晚年。
有点“老底”手头宽——俗话说“儿有女有不如自己有”,要想晚年生活手头宽裕,年轻力壮时我苦点,多省点,年老体弱时就后顾之忧了。
有个“老伴”共白头——人说“少年夫妇老来伴”。子女虽孝,也难以终日相伴,而老伴却天天在你身边,平日嘘寒问暖,病时尽心照料。因此,“白头偕老”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有群“老友”好聊天——平时到老友家串串门,或者请他们到家里来坐坐。这样,可以减少老年人心中的一些失落感,使生活更加充实。
老年人怎样保持心血管健康
适当锻炼和适宜饮食,可防止老年人因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有人对平均年龄78岁的老人进行研究发现,他们食用少脂肪、低盐和低胆固醇以及多纤维的饮食并结合运动锻炼26天后,血胆固醇从222降到179(毫克),某油三酸脂从156降到141,18位高血压患者中有8位停用了抗高血压药。
如果经常头晕、头痛、失眠、健忘、感情波动、手指震颤、蚊行感等,一旦确诊为动脉硬化,除积极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合理膳食:饮食宜清淡,多食富含维生C的食物。
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及体育运动。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注意劳逸结合。
老年人饮食四不贪
一不贪酒:老年人长期贪杯饮酒,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还会导致肝硬化。
二不贪肉:老年人的膳食中掾过多,易患高胆固醇症和高脂血症,不利于心脑血管病症的防治。
三不贪精:长期吃精白的米面,摄入的纤维素少了,会减弱肠蠕动,易便秘。
四不贪咸:老年人人摄入的钠盐过多,容易引起高血压、中风、心脏病和肾脏衰竭,不利于身心健康。
老年人“春练”三不宜
一不——不宜是晨间锻炼。初春晨间气温你、湿度大、雾气重。因室内外温差悬殊,人体骤然受冷,容易患伤风感冒或哮喘病、“老慢支”、肺心病等病情加重。
二不——不易空腹锻炼。老年人新陈代谢低,早晨血流相对缓慢,血压、体温偏低,且经过一夜的消化,腹中空空,故晨练前应喝些热饮料。
三不——锻炼不宜过于激烈和太久。老年人体力弱,适应性差,故运动量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舒适为宜,不能逞强,不宜过于激烈或持续太久。宜做些散步、气功、太极拳、广播操等舒缓的活动。
老年人运动须知
定期运动,可锻炼肌肉及骨骼、增强耐力、发送姿势、增强四肢的协调能力。老年人所做的运动应集中于锻炼肌肉及平衡能力为主,其次是低至中密度的有氧气运动。
注意事项:
老年人每星期可进行三至五次运动,每次以二十至三十分钟为宜。
对于平日没有运动习惯的老年人而言,开始时更要小心,运动量及时间都应慢慢增加而非一次进行。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关系,特别是容易缺水,故运动期间及前后要经常补充水分。
老年人运动大忌
忌运动过度: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运动量应量力而行。若运动过度,会导致多种疾病。衡量运动是否过度,可用翌日清晨心律是否恢复,睡眠质量饮食好坏及有无厌恶运动心理存在等加以确定。
忌过分计较胜负:老年人健身运动,重工业在参与,目的是健身,决然不是为争胜负,否则,会使心理失去平衡甚至对运动产生破灭,以致心情不悦而抑郁症。
老年人如何如茶
老年人是茶叶的主要消费群体,在选茶时应量力而行,不必皆求名品。各类茶叶中富含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其他有益健康的营养物质,可根据个人喜好选用。但总体看来,未经高温烘烤和混有添加物的绿茶,对老年人较为适宜。因为,此种绿茶的降脂和抗癌作用更为明显。当然,也可根据喜好选用红茶和花茶,更可根据病情和体质,配制药茶。如,常气短汗出的气虚者,可加入人参片;常口干舌燥的阴虚者,可加麦冬;血脂过高者,可加三七叶;夏日署盛时,可加苦丁茶等。
蜂蜜老年人的牛奶
美国科学家研究证实,蜂蜜是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的食物,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钙、铁、镁、锌等,蜂蜜中不含脂肪,大部分由单糖(葡萄糖和果糖)组成,不需要经过消化就可以被除人体吸收,非常适宜老年人食用,所以被人称为“老年人的牛奶”。
老年人喝茶不易发作心脏病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一份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经常喝茶可能有助于降低因心脏病发作而死亡的危险。
研究人员认为,喝茶之所以对降价心脏病死亡危险有帮助可能归功于茶叶中所含的天然抗氧化剂类黄酮。此前的研究表明,类黄酮有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特号死亡率的作用。
老年人常吃猪血益处多
据测定,每百克猪血中含有蛋白质19克,高于牛肉、瘦猪肉和鸡蛋中的含量,且极易消化吸收。
猪血中脂肪有含量极少,每百克中仅含0.4克,是瘦猪肉所含脂肪量十分之一,属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食品。
猪血内含铁也非常丰富,每百克中含铁量高达45毫克,比猪肝高2倍,比鸡蛋高18倍,比猪肉高20倍。铁是造血所需的重要元素,机体内缺乏铁元素将会发生缺铁性贫血。所以,贫血口才常吃猪血可以起到补血的功效。
老年哮喘食疗方
老年哮喘病人平时应多吃一些有祛痰平喘、润肺止咳作用的食物。如百合、木耳、花生、萝卜、鲜藕、柑桔、核桃、梨、蜂蜜等食品,少吃肥腻腥食品以免助湿生痰,导致病情加重。现介绍一种食疗验方如下:
杏仁粥——杏仁10克去皮研碎,水煎后去渣留汁,然后加粳米50克,冰糖适量,加水煮粥,每日两次温热食之。此粥具有润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老年性耳鸣中药治疗方法
一方:灵磁石20克,淮山药15克,天门冬15克,茯苓10克,熟地10克,制首乌10克,甘草3克,潞党参15克,怀牛夕15克,五味子10克,水煎,分两次服,每日一剂,可滋肾,治耳鸣。
二方:白术15克,五味子15克,山药15克,桂元肉15克,水煎,每日一剂,可补血、健脾、安神,用天眩晕、耳鸣等症。
三方:天麻10克,制半夏10克,白术10克,白蒺藜15克,真珠母15克,合欢皮15克,夜交藤15克,茯苓1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剂,可平肝健脾,用于眩晕、耳鸣等症。
老年性耳鸣自我按摩疗法
屏气法——安定静坐,紧紧闭嘴,以两指紧捏鼻孔,怒睁双目,呼气冲开耳窍,至感觉到轰轰有声为止。每日作数次,连作2天既能见效。
搓掌法——屏息坐定,搓手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作6次,连做2——3个月。治疗时,要保持心情清静,方可收效。
摩、扣耳门法——先用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摩耳门12下,再逆时针方向按摩耳门12下,然后用食指和中指并拢扣耳门两下,大拇指按一下。两扣一按为一次,连续12下,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老年脾胃保养4诀
“动为纲”:指适当的运动可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使气血化源充足,精、气、神旺盛,脏腑功能不衰。老年人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运动锻炼方式和运动量。
“素为常”:少吃油腻,多吃蔬菜。日常饮食应清淡为主,以便清理肠胃。进食温凉适当,热伤粘膜,寒伤脾胃。
“莫愁肠”:中医认为:思虑过度,易伤脾胃。久之气血生化不足,使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健忘失眠,形体消瘦,导致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溃疡病等。所以,必须注意性格、情操及道德的修养,做到心胸豁达,待人和善。
仰卧起坐能治胃下垂
发生胃下垂的原因,主要是腹壁肌肉支撑力不够。要增强腹肌的力量,最好的办法是做仰卧起坐:每天早上起床前和晚上睡觉前各做一次。开始时,要量力而行,不能过量,一般做二三十下即可,逐渐增加。尽量做到肌肉发酸、发胀为止,长期坚持就能治好胃下垂。同时还能起到强肾、减肥、健体的作用。
中老年养生三字诀
少饮酒,烟应戒;远肥腻,近素菜;衣勤洗,被常晒;
冬保暖,夏避暑;多活动,少卧怠;坐宜稳,行忌快;
睡泡脚,起缓迈;体不适,早看大(夫);
寡心欲,多施爱;佳心态,宽胸怀;身强健,活到百!
中老年人健身十二法
一、晨炼健身十二步:
1、早餐;2、排泄;3、揉鼻;4、塞耳;5、揉眼;6、叩牙;7、空抓;8、揉腹;9、拉手;10、泡脚;11、按指;12、俯身。
二、晨炼歌乐句:
早餐要吃饱,排泄不可少,新陈代谢实在好;
鼻子揉一揉,打鼓又放炮,鼻聪耳灵人不老;
按压眼周围,牙齿上下叩,眼睛明亮防齿掉;
双手空中抓,左右揉腹部,提神固精病痛除;
手指扣紧拉,热水泡脚丫,强骨活血指不麻;
按摩中指肚,俯身把草拔,舒筋增智好处大;
请君坚持做,健身十二法,身强力壮乐哈哈。
三、健身十二法的要点:
1、揉鼻——将一只手握拳,用上拳心对准鼻头轻轻揉,每次2至3分钟,每日数次。
2、塞耳——又称打鼓放炮。用两手中指肚紧堵耳孔,使其听不到声音,再用两手食指打耳后筋部,堵耳和敲打同时进行,每次10下,每日数次。
3、揉眼——用两手中指肚绕眼睛周围揉摩,重点是两个大眼角处,每次2到3分钟,每日数次。
4、叩牙——上下牙对叩,发出响声,每次2到3分钟,每日数次。
5、揉腹——先用左手掌从胸下到小腹部顺右方向揉50次,再用右手掌顺左方向揉50次,每日早晨起床前和晚上上床后各做一次。
6、空抓——早上起床前,躺着两臂用力伸直出被子外,用劲握拳、松拳,作抓物状,反复50次。
7、拉指——两手十指交叉握紧后,用力朝外拉,反复做10次,每日数次。
8、泡脚——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洗双脚10分钟,水要多,最好浸没脚踝骨。
9、按摩中指——用大拇指肚与食指肚对摩5到10分钟,每日数次。
10、俯身——双脚略分开站立,两脚挺直,不能弯曲,上身慢慢朝前倾,双手在前面使劲朝下伸,作拔草状,反复做10到20次,每日数次。
11、早餐——早上要坚持吃饭,饭的质量要好。
12、养成早饭后排泄的习惯。
以上健身方法,既简单,又容易掌握,长期坚持去做,必定有益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