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妃 汤若望 揭秘汤若望和董鄂妃究竟有什么关系?

汤若望 董鄂妃

清朝的第三位皇帝,同时也是清朝入关后的首位的皇帝——清世祖顺治帝在清朝的皇帝中是比较重要的皇帝。虽然他仅仅活了短暂的二十三年突然离世,但是他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有突出的贡献,为后来著名的盛世“康乾盛世”打下了重要的基础。而关于顺治帝的个人生活,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相传他一生只对董鄂妃宠爱又加,而这个董鄂妃也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谜团。

董鄂妃剧照

董鄂妃,历史上称为孝献皇后,是清初时的将领鄂硕的女儿,也是大将军费扬古的姐姐。在她十七岁的时候,她进入了皇宫,随后便深受顺治皇帝的宠爱。顺治帝对于她有多喜欢?在董鄂妃入宫只有一个月的时候,顺治帝就说她端庄贤惠远超过其他人为理由,而册封她为皇贵妃。在清朝鄂后宫等级中,一共分为了九个等级,而皇贵妃所处的等级是仅次于最高的皇后称号的第二高的等级。要知道很多后宫女子,要升一级一级是很难的事情了,而董鄂妃只用了一个月就爬到了皇贵妃的等级,这在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而说到董鄂妃的身世,那就要牵扯出另一个人了,这个人就是跟董鄂妃生活在同一年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传教士汤若望。唐若望此人在中西方文化和科技交流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出色的才能赢得了顺治和康熙两位皇帝的信赖和器重。值得一提的是,他虽然跟董妃的身世有关系,但是汤若望和董鄂妃两个人是没有什么交集的,唯一把他们两个联系起来的是在史书《清史稿·汤若望传》中提到的有关董鄂妃身世的记载:顺治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的夫人异常喜爱,这件事被这位军人知道后便训斥了自己的夫人一番,结果这件事被皇帝知悉后竟然打了这个军人一个耳光,这位军人后来就因为积郁而死。于是皇帝便将这位夫人召进了宫中并被封为贵妃。至于这位军人,通过查阅其他的史书进行比对之后,很有可能就是顺治之弟。

这就是唯一能把两个人联系起来的地方,因此如果在影视剧中看到汤若望和董鄂妃有关系,那一定是电视剧的虚构情节。

汤若望后代

董鄂妃 汤若望 揭秘汤若望和董鄂妃究竟有什么关系?

在中国的明清时期,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出于快速扩张的需要,同时也因为当时的交通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因此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也日趋频繁。在这些来自西方的人中,除了商人之外,传教士也是其中人数比较庞大的一支。这些传教士除了进行传教活动之外,他们同事也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汤若望便是这些传教士中的佼佼者。

汤若望

汤若望出生在德国著名城市科隆,因为全家都是忠诚的天主教徒的关系,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天主教的氛围影响,立志要成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的传播者,把教义传播到世界各地。后来当他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了利玛窦这些人在东方进行的传教活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深受鼓舞,于是便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旅途。从此他便扎根在了中国,整整经历四十七年的时间直到去世。他在修订历法和火炮等我去的制造方面均有突出的贡献,还留下了《主制群徵》,《主教缘起》等宗教著作,对于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成绩。

虽然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但是汤若望始终恪守作为一名天主教的职责,把毕生的时间都用在了传播天主教的教义方面,而他的个人生活则是非常清贫简单。他也没有留下任何后代,自始至终陪伴他的都是作为传教者的责任和义务,殚精竭虑,丝毫不敢有任何的懈怠。

正史因为有像汤若望这样杰出的传教士的努力和奋斗,才会使得东西方之间的交流能够顺畅地进行下去。

汤若望墓

明清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动荡不安和封闭守旧的时期。一方面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上已经有赶超东方的趋势。但是因为东方因为人口稠密和财富众多的特点,仍然让西方人流连忘返。在这种情况下,大批西方人前赴后继地来到瑰丽富饶的东方以求梦寐以求的珍宝。而西方的传教士们也是大规模登陆中国,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传教士汤若望。

汤若望的墓碑

汤若望,字道未,于1592年出生在德国著名城市科隆。从小就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对天主教抱有很浓厚的兴趣。曾先后就读于由耶稣会创办的三王冕中学和罗马著名的德意志学院。在这些知名学府的学习过程中,汤若望不但学到了很多科学文化知识,也对于天主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当他在学校的图书馆中看到利玛窦等传教士在东方的活动之后,便深受鼓舞。于是便在1618年跟随航船来到了中国。在中国的四十七年时间里,汤若望一方面进行传教活动,另一方面也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带到了中国。他还曾经替明朝修订过历法,也对中国制造火炮等武器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可以说在中国,汤若望所带来的知识是深受当时的皇帝和朝廷器重的。

而当汤若望在1666年病逝于自己的住所之后,当时的皇帝康熙帝甚至还为此专门发布了一篇悼念他的文章,可见他在中国的地位之高。而他的墓就在现今的北京阜城门外车公庄三塔寺内的北京市委党校之中,和他一起被安葬在这里的还有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和南怀仁。

汤若望等传教士的功绩将永远被我们所铭记,他们的名字也必将被我们代代传颂下去。

汤若望的出生地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资本主义快速扩张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渐渐地在增多。而相互交流和沟通的途径除了一般的商贸往来之外,大批西方传教士出于传播基督教教义和思想的目的而来到中国,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也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到了古老的中国,对于加速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些传教士中,来自德国的汤若望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位。

汤若望

汤若望的原名叫约翰·亚当·沙尔·冯·白尔,1592年出生在德国西部莱茵河畔的著名城市科隆,同时也是德国仅次于首都柏林,汉堡和慕尼黑的第四大城市。出生在只有一个历史悠久和知名的大城市对于汤若望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接受良好的基督教文化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汤若望的家族是当地非常有名望的家族,可以说全家都是非常虔诚的天主教信徒。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汤若望自小便对天主教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到了他上学的年纪,他选择的学校就是天主教各团体中最大的修会耶稣会创办的三王冕中学。在这所知名的学府中,汤若望认真刻苦地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天主教思想,成绩自然名列前茅。

等到他十五岁的时候,由于当时的科隆发生了瘟疫,汤若望所就读的学校也只能无奈关闭。但是汤若望的学习并没有就此终止,他因为出众的成绩而被耶稣会推荐到罗马的德意志学院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正是因为他这种异常努力的态度对于他今后开展传教方面的目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纵观汤若望的学习生涯,他在他的故乡科隆所受到的熏陶和学习是他日后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传教士的重要因素和文化环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5551/56937599088.html

更多阅读

顺治帝为何宠爱董鄂妃 清顺治帝与董鄂妃

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顺治帝也许在丰功伟绩上不算卓越,但在历代天子的爱情中可谓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情种。说到这就离不开了董鄂妃,那么董鄂妃到底是怎样的美人呢?她是如何让顺治帝的心里只有她呢?传说对董鄂妃有董小宛一说,历史上确有董

顺治与董鄂妃的爱情 顺治与董鄂妃图片

清朝是我最不喜欢的一个王朝。原因只是因为清朝满族的宫廷女服让我看不惯。以前总不明白她们头上为什么要戴那么个东西,还有脚下的花盆底,甩着帕子走起路来难看又难受。发髻梳成那样,十几岁的小姑娘看起来也像个小老太婆。另一个原因是

顺治与董鄂妃 顺治皇帝怎么死的

顺治与董鄂妃 纪录片《长眠的末世王朝》编导手记(一)姚建国接省委外宣局的任务,为美国斯格拉电视台,加拿大新时代电视台以及凤凰卫视美洲台拍摄一部关于清代皇家陵寝的纪录--片,为此,我和我的摄制组立刻进驻清东陵,开始营造这部令人伤

声明:《董鄂妃 汤若望 揭秘汤若望和董鄂妃究竟有什么关系?》为网友玩炫舞的崛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