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二叉蚜 茶树茶二叉蚜

茶 树 茶 二 叉 蚜

麦二叉蚜 茶树茶二叉蚜

 

学名 jToxoptera aurantii (Boyer de Fonsco10mbe)同翅目,蚜科。别名茶蚜、桔二叉蚜、可可蚜。分布安徽、江苏、广东、福建、云南、贵州、山东、陕西。

寄主 除为害茶树、油茶外,还为害柑桔类、荔枝、香蕉、菠萝、可可、咖啡、胡椒等。

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嫩梢、嫩叶汁液,被害叶多皱缩卷曲,严重时新梢不能抽出引起落果。排泄蜜露致煤污病发生。 

形态特征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6mm,体黑褐色,具光泽,触角暗黄色,第3节具5—6个感觉圈,前翅中脉仅一分支,腹背两侧各有4个黑斑,腹管黑色长于尾片。无翅胎生雌蚜 体长2mm,暗褐至黑褐色,胸腹部背面具网纹,足暗淡黄色。卵长椭圆形,黑色有光泽。若 虫与无

翅胎生雌蚜相似,体较小,1龄体长0.2一0.5mm,淡黄至淡棕色。 


生活习性 安徽年生25代以上,以卵在茶树叶背越冬。翌年2月下旬气温达4℃以上时,开始孵化,3月上旬进入盛孵期,以后孤雌胎生,一代代繁衍下去,4月下旬一5月中旬出现高峰,夏季虫少,9月底至10月中旬虫口又复上升,11月中旬末代出现两性蚜,开始交配、产卵越冬。该蚜喜聚集在新梢嫩叶背面或嫩茎上,尤其是芽下1—2叶处虫口最多,早春茶蚜多在茶丛中部和下部嫩叶上,春季向上部芽梢处转移,夏天又返回下部,秋季再次定居在芽梢处为害,当芽梢处虫口密度很大或气候异常时,即产生有翅蚜迁飞到新的芽梢上繁殖为害,5月上旬、中旬,第4、5代有翅蚜所占比例较大,有翅蚜迁飞扩展喜在晴朗风力小于3级的黄昏时进行。每只无翅成蚜可产仔蚜35—45头,每个有翅成蚜产仔蚜18—30头,性蚜每雌产卵4—10粒。适温少雨条件下有利该虫发生。天敌主要有大草蛉、中华草蛉、黄斑盘瓢虫、龟纹瓢虫等。

防治方法 (1)及时多次分批采茶,秋季适当迟封园,减少茶蚜食料,抑制蚜害。(2)个别发生数量多、虫口密度大的茶嫩梢,可人工采除,防止茶蚜蔓延。(3)生物防治 提倡喷洒26号杀虫素50一150倍液,气温高时用低浓度,气温低时适当提高浓度。要注意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必要时人工助迁麦田瓢虫至茶园,可有效地防治茶蚜。(4)虫口密度大或选用生物防治法需压低虫口密度时,可喷洒40%乐果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2000一3000倍液,也可喷洒80%敌敌畏乳油或50%乙酰甲胺磷乳油2000倍液。(5)提倡喷洒2.5%鱼藤精300一500倍液或1.8%农家乐乳剂(阿维菌素B1)3000—4000倍液。(6)合理采摘。如5月中、下旬,6月中旬,9月中下旬,10月初的采摘可明显降低茶蚜、茶小绿叶蝉、碧蛾蜡蝉、螨等害虫的虫口密度且延长茶树的壮健年限。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茶树茶二叉蚜"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5651/917482873953.html

更多阅读

二陈汤加减 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二陈汤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钱(各15g)白茯苓三钱(9g) 甘草炙,一钱半(4.5g) 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加沙参、麦冬,治中焦停湿又兼肺阴不足者(名参麦二陈汤)。加木香、砂仁,治痰湿内阻,气滞脘痞者(名香砂二陈汤)。加吴茱萸、黄连,治湿滞中焦,肝胃

大麦茶 大麦茶-基本特点,大麦茶-民间流传

大麦茶是中国、日本、韩国等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清凉饮料,把大麦炒制成焦黄,食用前,只需要用热水冲泡2~3分钟就可浸出浓郁的香茶。大麦茶是将大麦炒制后再经过沸煮而得,闻之有一股浓浓的麦香,喝大麦茶不但能开胃,还可以助消化,还有减肥的

蚜虫为害状 小麦蚜虫 小麦蚜虫-概述,小麦蚜虫-为害症状

小麦蚜虫是麦田中的一种麦蚜,属于昆虫类,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集中在小麦背面、叶鞘及心叶处为害。小麦蚜虫_小麦蚜虫 -概述小麦蚜虫分布极广,几乎遍及世界各产麦国,我国为害小麦的蚜虫有多种,通常较普遍而重要的有:麦长管蚜、麦二

大麦茶上火还是去火 大麦茶会上火吗

  大麦茶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都知道喝大麦茶好,但是不少人觉得的一直喝大麦茶会上火。那么,大麦茶会上火吗?爱华阅读配图  大麦茶是中国、日本、韩国等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清凉饮料,把大麦炒制成焦黄,食用前,只需要用热水冲泡2~3

大麦茶怎么泡好喝 大麦茶要怎么喝

 大麦茶要怎么喝爱华阅读配图  大麦茶是很好的一种饮品,所以不少人都很喜欢喝。大麦茶是将大麦炒制后再经过沸煮而得,闻之有一股浓浓的麦香,喝大麦茶不但能开胃,还可以助消化,还有减肥的作用。大麦茶怎么喝好,这是不少人都比较

声明:《麦二叉蚜 茶树茶二叉蚜》为网友空谷幽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