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化更加迅速、创新层出不穷的社会。要想适应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经济的竞争,创新能力无疑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品质。语文学科既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教学是整个教育的一部分,它必然要适应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语文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语文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转换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让他们能够在人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形成新颖、富有独创性的良好思维品质。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笔者结合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创新的起点是独立与自主,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的自主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基础。认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人脑对外部信息并非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获取。选入语文课本的是一篇篇纷繁复杂,展现五光十色的现实世界和作者内心世界的文章。学生在学习每篇课文时,都可以根据其知识和经验多角度主动地学习,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并认可学生学习课文的自主性,允许他们对课文有不同于教师和专家的理解。学生的这种自主性保证了学生本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与课文所提供的信息之间得以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任意的联系——认识结构同化或顺应外界信息。这两种类型的理解,都会带来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也会带来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的提高。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灌输所谓的标准答案,往往就不能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发生联系,而最终成为学生机械记忆的内容。鉴于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让学生感到师生在学习活动中地位是平等的,是合作的“伙伴”,让学生可以自由读书,自由思考,自由发言,同时把教师的讲和问压缩到最低的程度,使学生有属于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有进行创新活动的时间,这样就能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质疑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传统的语文教学照本宣科,注入式讲授多,批判质疑少,讨论研究少,这就必然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抑制其创造能力的培养。昔日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的满堂问,未必是真正的进步。关键是看问什么,怎么问,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体学生都处于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其实就是一种批判精神。例如《塞翁失马》这篇文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日:此何遽不为福乎?”有学生提出疑问,在许多参考资料中,都将“其父”译为“他的父亲”,这样又与下文产生矛盾,无法对应。于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设置疑问,要求学生回去查阅资料,此处“其父”的意思如何理解,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趣,纷纷表示一定要找到准确答案。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学生的提问质疑既可以锻炼其思维能力,而且在质疑提问的基础上让学生探讨问题的答案,还可以培养其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这对于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
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全新形象的过程。丰富的想象对于扩展学生思路,使其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唤起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引导他们延伸故事情节补充课文的内容,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使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如教学《孔乙已》后要求学生延续故事《孔乙己离开咸享酒店以后》。学生必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不同的故事来。再如让学生写想象作文,可以让学生写五光十色的生活图景,写自己长大后的抱负。这些文章不但想象力丰富、具体、新鲜活泼,而且反映出了学生的惊人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鼓励学生不断创新,发展个性思维
创造思维的发展不仅与智力因素有关,而且和一系列非智力的个性特征有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就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坚持力、自信心,克服自卑感等个性因素,从而使学生取得成功。比如在教七年级语文课时,笔者组织了“这就是我”的讨论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风采,让全班同学互相了解各自的喜好和长项,最后要求他们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尽量写出自己的个性。再如利用作文课以“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勤能补拙与勤未必能补拙”等话题开展辩论赛,议论文写作训练,或者让学生讨论后写作等形式各抒己见,让学生从自身的个性出发,任自己的思想自由发挥,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只要不违背原则,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学生的思维一旦冲破习惯范围,超越常规束缚时,个性思维也就得到初步培养,创新精神就会得到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方法与途径很多,只要我们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就能培养出一大批敢想、敢说、敢做,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新世纪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