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期推送家庭教育、天性教育、社会教育等原创!这里记录着孩子成长和一个妈妈的心路历程。1年早教老师,6年双语老师和留学规划师。我是喜欢写作的思成妈妈,目前从事国际教育工作。
家里应该讲爱,但有很多时候你的爱却变成了伤害的利器。
不要再让你的爱成为“阻碍”
1
乱贴标签
“这孩子肯定有毛病”
“这孩子以后长大了肯定没良心的”
“这孩子怎么什么都学不会”
“这孩子以后有得不省心了”
“这孩子搞不好了,没药救了”
“这孩子一点也不肯读书”
“这孩子以后不会有多大出息”
基本上你孩子身上发生的坏事情都是被你说出来的。
不要对孩子再说一些负能量的话了。
1
唯我独尊
“小孩子就是要听父母的话”
“小孩子懂什么,一边去”
“这么小的人,能知道什么”
“你妈/你爸都得听我的,你算哪根葱”
家里只能有一个男/女主人。
所以一般男孩子跟父亲的关系是顶撞多一些、跟妈妈的关系更融洽些;反之,女孩子跟父亲的关系一般来说更亲近一些,因为觉得妈妈是跟自己争抢爸爸爱的。
我一直跟儿子说的是:妈妈有时候也会做错,如果我没有及时发现你可以批评我。
1
比较否定

“你看看人家孩子,多乖。你再看看你!”
“你看看人家孩子多聪明啊,已经会XXX了!”
“看看别人家孩子,真替你担心啊!”
别人家的孩子再好,也是别人家的。
你要是那么喜欢别人家的,干嘛不跑到别人家去?
我一直跟儿子说的是:你只需要跟你自己比,不需要在意别人拥有的。
1
追求完美
一刻不停在家里擦、洗、晒、收拾,眼里容不得一颗细沙
别人家孩子有的,我们也要有;
别人家孩子会的,我们也要会;
别人家孩子还没有的、还不不会的,最好我们先要有先要会
没有完美小孩,不做完美父母
1
深深愧疚
总觉得自己为孩子做得不够,又觉得有了孩子后自己生活品质有所降低。
内心纠结要不得,你会弄得孩子不知所措。
1
闲话家常
总是在孩子面前聊隔壁家XXXX
XXXX亲戚家又发生了什么事
今天工作又碰到了XXXX奇葩
别以为你八卦的时候,孩子都不知道都没听懂
孩子比你精得多,比你看得透
你这种言行只会让孩子看不起
而且孩子长大以后会有样学样,变成个话痨和大嘴巴
1
焦虑学习
孩子没出生起,就担心他以后读什么幼儿园
孩子上了幼儿园,纠结他以后读什么小学、读什么名校
孩子上学了,担心他学习会不会好、成绩会不会高
到底是孩子读书,还是你读书?
焦虑源自比较,源自饱和的教育资源。
所以如果不想要焦虑,就看少一些看精一点。
教育专家有经验,但不表示教育专家能教育好你的孩子。
1
负面榜样
这边你在叫孩子起床,那边爸爸/妈妈还在睡懒觉;
这边你叫孩子电视要少看,那边你自己一天到晚在看手机;
你一边在叫孩子坐得要端正,自己在饭桌下翘起二郎腿;
你一边在叫孩子早点睡觉,自己却还留恋书房的电脑
榜样谁来做?
家里人是孩子最早的榜样,子是孩子以后的榜样
1
限制自由
“这个你不能动,那个你也不能动”
“这里你不能去,那里你也不能去”
“这个小孩子你不能跟他玩,那个小孩子家你也不能去”
孩子想问:那你到底允许我能做什么?
这个问题,客观来说是社会的安全系数过低,导致父母们害怕孩子遇到意外。
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而不是靠你的保护过一生!
1
听风是雨
XXX孩子被拐了,失踪了,遭遇意外了
以后这个东西不能吃了要得癌症的
那个地方不能去了要传染手足口病的
哪里学校老师又虐待儿童了,学校也不能相信了
没有安全感,被迫害妄想症,是会传染的病毒
今天听哪个亲戚朋友说,给孩子买了什么衣服什么辅食很好
立时三刻要求自己老婆/儿媳妇也要照做
微信看看就好,七分假三分真。
要会判断,要有自己养孩子的主心骨。
1
顽固不化
老一辈或者做科研搞学问、公司高管一类的,特别喜欢摆出一副“我是老大”的样子。
公司里的习惯带到家里来,把家里搞得跟第二个公司一样。
男尊女卑、男人赚钱女人带娃的思想,统统一边去~~
女人不要唯唯诺诺,就算全职妈妈也是在为教育事业做贡献,别说很多妈妈还在上班!
谁赚的多谁就有家里地位?有这种思想的人,只能说明父母那一辈没给教育好。
尊重女性,家里和谐了,才有旺夫之说。
1
过于急躁
孩子还没开口讲话,就说孩子是语言障碍;
孩子还没开始走路,就怀疑孩子的腿有毛病;
3岁的孩子不会读唐诗,就说孩子不够聪明;
5岁的孩子讲的故事少,就说孩子不是读书的料;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需要慢慢来、多等等的过程。
每个孩子的步调都不是完全一致的,排除生理问题,少操不该操的心。
越是急性子的父母越是教育不出好孩子。
1
知错不改
“爸爸不是故意不陪你玩的,爸爸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有精力熬夜看欧洲杯,却没精神陪孩子睡一个晚上的觉)
明明是父母做的不对的地方,因为要面子死不肯承认,找各种理由在孩子面前自己帮自己辩驳。这种父母只会教育出习惯说谎、表里不一、推卸责任的孩子。
1
物质奖励
“你要是考试考了满分,爸爸就给你买一个玩具。”
“你要是考试考到前三,爸爸就带你出国旅游一次。”
“你要是考进名校,爸爸大学就给你买车。”
孩子每次都是为了物质奖励才努力,如果哪一天你不再能够用钱帮孩子解决问题呢?
孩子到时候谈恋爱了,“爸,我要给女朋友买个包,你给我2万块钱吧。”
孩子到时候结婚了,“爸,我要结婚了。你给我婚房准备好了没有?”
孩子有了孩子以后,“爸,你给孙子准备多少礼金?”
你把孩子的胃口喂大了,准备将来拿什么收场?
1
言而无信
“儿子,爸爸这个周末带你跟你妈出去短途旅游。”
(结果到了周末,爸爸又去加班,而且也不跟我解释一下)
“等我有钱了带你和儿子出国旅游。让你们也过过好日子。”
(等的花儿都谢了也等不到那天)
不要等到生离死别的时候,才发现过去有太多没来得及做。
1
打骂体罚
“叫你不争气。揍死你。”
“这没用的东西,有多远走多远。”
“真希望我没生过你。”
有时候,语言暴力比行为暴力更可怕。
孩子的教育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如果你觉得吓唬一下孩子,他下次就不敢了的话,你也错了。恩威并施的意思,是让你拿出坚定态度的同时好好说话。
留给你
思考的
问题
你曾经有过哪些伤孩子心的言行?
你和你的家人曾经对孩子的母亲/父亲说过什么羞辱的话?
对于你的另一半,有没有至少一次想过她/他的立场和难处?
检讨自己
包容别人
85后,4岁男孩的妈
曾经做过1年早教老师
留学工作做了6年,兼着韩英双语老师
在网校上讲过小语种国家的文化课
目前在新东方上海学校国外部任职
WECHAT:jonnerunahui
(欢迎找我聊天,不保证秒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