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科夫作品 苏里科夫


苏里科夫(1848~1916)
Surikov,Vasili Ivanovich
苏里科夫作品 苏里科夫
    俄国画家。1848年1月12日生于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1916年3月6日卒于莫斯科。1876年毕业于圣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同年获一级艺术家称号。成名作都取材于历史事件,表现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代表作《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和《缅希科夫在别廖佐夫》以宏大的场面,生动地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借历史事件影射沙皇对人民群众镇压的现实,获得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巡回展览画派因此吸收他为正式会员。其后的作品如《攻陷雪城》、《叶尔马征服西伯利亚》、《苏沃洛夫越过阿尔卑斯山》等,都表现了人民和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和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为了创作《斯捷潘·拉辛》这位1667年农民起义领袖,他多次深入顿河、伏尔加河哥萨克聚居区体验生活,表明了他对创作的严肃态度。晚年因观点分歧离开巡回展览画派。重要作品还有《女贵族莫洛卓娃》、《公主访问女修道院》、《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暴动》等。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苏里科夫"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5951/30271034387.html

更多阅读

《小王子》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生平简介_candice 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

圣埃克苏佩里有两个双重身份:飞行员与作家。这两个生涯在他是相辅相成、相映生辉。从《南方邮件》到《小王子》的十六年间,仅出版了六部作品,都以飞机为工具,从宇宙的高度,观察世界,探索人生。这些作品篇幅不多,体裁新颖,主题是:人的伟大在于

别里科夫----奴性“小人物”形象 别里科夫

摘要:中学语文教科书曾把别里科夫当作沙皇专制制度的“卫道士”和“鹰犬”,“一个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典型形象”。这是前苏联和我国五六十年代在“极左”思潮影响下所得出的结论,是有悖于作者的创作意图

乌苏里江大鱼不多了! 乌苏里江

《乌苏里江船歌》唱道: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 鱼满舱…… 乌苏里江发源于我国的吉林东海滨的锡赫特山脉主峰南段西麓,靠近东海的石人沟。原是我国的一条内河,自从清政府与沙俄签订《北京条约》以

万州西山公园库里申科陵园 相伴库里申科

从1938年12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大后方进行狂轰滥炸。其中,从1938年底到1941年8月经常对重庆进行轰炸,入侵重庆的日机达6000多架次。当时,万县也受到猛烈轰炸,死伤惨重。因为抗战时中苏友好协会设在重庆,好像当

“套中人”别里科夫性格的再分析 套中人人物分析

绝望化、受虐性与破坏性——“套中人”别里科夫性格的再分析唐建辉甘肃省白银市实验中学白银时代的天才作家契诃夫作品的现代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他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俄罗斯文学中“小人物”

声明:《苏里科夫作品 苏里科夫》为网友高傲的存在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