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陈官庄
陈官庄是淮海战役的主要战场之一,自1948年12月至次年1月是淮海战役第二、三阶段由我军对于国民党军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村落攻坚战。人民解放军将杜聿明集团团团围困于以陈官庄为中心向外放射的五千至一万米范围内,并不断缩小距离,最终由两个独立旅一举进攻将其歼灭,淮海战役全面结束。
陈官庄战役
陈官庄是我国河南永城东部的一个乡,与安徽萧县相接,作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的主战场,也是该战役结束的地方,乡内有革命烈士陵园。
在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中,国民党军的黄维军团于双堆集被围困,敌方为了保护主力,决定放弃徐州,令杜聿明率三个兵团组成一个大集团,避开正面交战,前去解救黄维,再一同南下。于1948年11月底,杜聿明集团沿徐永公路呈纵队向前蜂拥移动。
此时,华东野战军发现了南撤的杜聿明集团,于是全面追击围堵,使得敌军四下逃窜,全军混乱,杜聿明不得不暂停整顿。此时,我军乘机进攻,将其包围在一个极其狭小的范围内,敌军屡屡突围均被击退,敌方第十六兵团在突围中全数被歼。此时由于正好平津战役尚未完成包围,于是野战军对敌方进行了为期二十多天的包围修整,期间不少士兵携带枪支前来投降。
至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与冀鲁豫军队两个独立旅一并发动总攻,直至10日下午,杜聿明被俘,我军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全面胜利。
淮海战役背景
淮海战役前期,1948年下半年起,国民军日益在大陆失去战略优势,形势上逐渐处于不利地位,八月份,国民党召开会议制定了战略应对方针,主张稳定东北地区,巩固华北一带,而在西北部则阻匪扩张,然而在华东华中地区便全力以赴加强进剿。至此以后,国军主张防御,重兵坚守,编排了重兵集团,形成对共军应战策略。
战前态势
而中共方面,于九月份展开了西柏坡政治会议,制定了逐渐由游击战转变为正规对抗的作战形式,并定下了建军五百万,歼敌五百旅,五年时间全面剿灭反动势力的任务目标。
九月中旬,中国刚发动了济南战争,这作为我军第一次攻克国民军重点防守地区,济南的失守意味着国民军该战略计划的失败。在此次战役中,蒋介石集结了徐州地区的多个主力兵团北上解围,但仍旧难以抵抗强大的华野军的阻援,三个兵团共十七万人在阻援部队面前原地徘徊,寸步难移,直到济南被攻破也仍旧未能集结完毕。
在这场济南战役中,解放军一共剿灭国军两万余人,俘虏六万余人,其中有将领23人,期间起义不断,缴获枪支弹药无数。随着济南的攻克,山东境内各地的据守国军也先后弃城,只留下极少数的几个据点,至此以后,中共势力之焰难以抵挡,南下作战已无负担。
9月份济南战役之后的24日,粟裕向中央上报,表示淮海战役势在必行,得到了中央军委的同意。
饶漱石与淮海战役
至今为止,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粟裕是淮海战役中功劳最大的一名指挥员,甚至得到了毛主席“淮海战役第一功”的称誉。然而,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提到了另一个人,称其才是淮海战役中的第一大功将,那个人就是饶漱石。
饶漱石
饶漱石是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同时也是一名极其杰出的政治家,曾经担任华东军政委主席以及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他还是上海市的第一任市委书记。那么在政界具有如此高地位的一名大人物,为何会销声匿迹呢?
据悉建国初期,有一个高饶反党事件,而饶漱石就是高饶集团的中心人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内高层首次出现分裂的一场斗争事件,饶漱石正是因为此事被免职、判刑,于1975年病逝。然而至今,对此事持有反对态度的声音不少,有不少人认为,饶漱石其实是第一大冤人,只是至今尚未能得到平反。那么他与淮海战役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今我们能找到淮海战役的相关将领功绩很少是会提到饶漱石的,但是根据当时的记载,饶漱石不仅参与了淮海战役的制定,并且在电报中都是名列第一位的,由此可见饶漱石必然属于淮海战役的领导层之中。此外,中央对于淮海战役三个阶段发出的贺电中,饶漱石的名字都是排在华东区的首位,想必饶漱石在战役中定然贡献了重大的功劳。
饶漱石一直是华野的政委,也未曾离开淮海战场,那么最后又为何会由粟裕成为战役的代司令呢?饶漱石在淮海战役中的功绩是否被抹去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2016-05-31 09:15:15来源: 武林军事 责任编辑:军事小x0条评论淮海战役的历史意义
淮海战役作为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条件最苦,我军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是一场对于双方整体战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决战,国民党正是因为在这次战役中全军覆没,使其失掉了在大陆与解放军势均力敌的地位。一定程度上是淮海战役的胜利决定了我军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在历史上具有极大的意义。
淮海战役 纪念塑像
其一,国民党在淮海战役中损失惨重,骨干将领丧失殆尽,王牌主力兵团也被打得全军覆没,这场战役的失败对于蒋介石来说无非是致命的一击,他已经失去了战斗的本钱,输掉了在大陆的半壁江山,沉重深刻地影响了国军的战斗全局。
其二,在这场淮海战役中战败的结局,加剧了国民党内部势力的进一步分化以及矛盾的加深。得到美方势力支持的桂系集团加速逼迫蒋介石下台,这样的形势导致了蒋介石提出与中共和平谈判的主张,使自己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最终宣布引退,蒋家王朝已经成了风雨飘摇中的落日王国。
其三,中国共产党在淮海战役中取胜,加速了中国社会的革命进程,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大范围地区得到了解放。中国人民得到了喘息吐气的机会,解放军们做好了全力以赴解放全中国的准备,这次战役也为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正是我军在淮海战役中取得的胜利,打响了解放全中国的礼炮。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
为了纪念作为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的胜利,1959年国务院决定于当时作为主战场的徐州特此筑造一座纪念塔以弘扬革命先辈们的功绩以及伟大的战争精神,1965年建成开放,位于淮海战役烈士园林内。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于07年建成并免费开放。
淮海战役纪念馆
该纪念馆建于江苏徐州的凤凰山,位处纪念塔的东南方向,是一座极具民族特点的建筑,纪念馆的顶部为琉璃瓦,中部是大殿、重檐、门以及走廊,建筑面积一共两千八百多平米,原本为中国风的旧馆在经过三年多的新建后焕然一新,免费对全社会开放。
最初的纪念馆与纪念塔一同于1965年建成开放,纪念馆标由陈毅元帅所题,陈列厅分为前厅、序言厅、战役厅、支前厅、烈士厅以及后厅共六个部分,一共有珍贵的文物、史实照片以及相关画作、雕塑等重要物品两千余件。其中还包括毛主席起草的作战方案的电报手稿、总前委指挥作战的电台以及多名烈士的遗像与遗物,整个展馆的布局十分科学,出展的文物丰富,重点鲜明,设备先进,十分值得前往参观。

全馆共有藏品一万五千多件,其中有79件一级文物,管内除了陈列馆之外,还设有放映厅,播放相关历史记录影片;而烈士缅怀厅则记录了31006名在战役中献身的烈士的英名。该纪念馆位列我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之一,极具爱国主义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