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是指胎儿娩出前在子宫内的位置而言。正常胎位中,绝大多数为枕前位。枕后们,臀位,横位等即为胎位不正,胎位不正在怀孕8个月前,颇为常见。
产妇羊水过多,经产妇腹部肌肉松弛,子宫肌瘤,双角子宫,前置胎盘,多胞胎等胎位不正的概率较高,另外,胎儿先天异常,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染色体异常,脑水肿等,臀位的概率也较高。直到32周以后,胎位不正的比例才降到10%。胎位不正不及时复位,临产时则易造成难产。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气血虚弱,气血瘀滞,或临产惊恐所致。
【辨证】凡妊娠30周以后经产前检查发现胎儿枕后位,臀位,横位等均属胎位不正。
【治则】纠正胎位。
【主穴】至阴。
【灸法】时间:治疗选胎儿活动较频繁的高峰时间疗效最佳,孕妇可根据胎儿活动高峰时间自定。如早晨6-8时,中午12-14时,晚上20-22时等。体位与环境:嘱孕妇采用平卧放松体位,双手自然平放在床上,松开腰带,屈膝,呼吸平稳自然,精神愉快勿紧张,周围环境宜安静。
艾灸方法:般采用温和灸,同时灸治双侧至阴穴,由助手帮助治疗。若胎儿活动不明显或活动微弱,可改用雀啄灸至穴位附近皮肤发红,但不至起泡,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每日或隔1日治疗1次。
【病例】韩某,女,23岁。第1胎。妊娠35周,经B超确诊为胎儿臀位。初诊经膝胸卧位法纠正,第37周来诊仍为臀位。转艾灸治疗,先令孕妇平卧,调匀呼吸,精神放松,先在至阴穴施以温和灸,患者10分钟后感觉胎儿活动缓慢,改用雀啄灸和温和灸交替使用5分钟后胎儿活动加快,3分钟灸治完毕。第2天复诊,孕妇诉灸后10小时内胎儿活动频繁,于是再行温和灸2分钟。第3天诊时,孕妇诉昨日灸后胎儿频繁活动,约6小时后渐渐转慢,继而恢复原来的正常活动状态。遂请B超室复查,确诊胎位为左侧头位。以后随访并每周检查胎位,均为头位。
【按语】艾条温和灸矫正胎位不正效果很好,一般施灸1-5次可行到矫正。

【注意】艾灸这个穴位,不需要借助艾灸盒,艾灸器来操作,用手直接拿着艾条直接艾灸就可以了。艾条的用量不会太大,可以选用华夏艾灸网那种真正五年陈的艾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