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读书 陪孩子读书是否有必要呢

  陪孩子读书,你有过这样的经历么?可能很多的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都会陪孩子读书,家长们认为这样会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更利于孩子知识的掌握。那么陪孩子读书是否有必要呢?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Q:怎么样的情况下或什么样的孩子父母可以陪同写作业呢?

  A:一般来说,当孩子还比较小的时候,比如刚进入小学的孩子,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能力也比较差,还不懂得“作业”是怎么回事,回到家也经常是把作业丢到了脑后。对于这类刚入学的孩子,家长的陪伴是很有必要的,不只是写作业,还可以陪孩子一起读书、写字,感受学习的快乐,同时指导孩子的写字姿势,如何收拾书包,准备学习用品等等。在父母的陪同下,可以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动脑、动手的能力,同时在父母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一过程同时也增进了亲子互动,促进了亲子沟通。

  Q:陪孩子做作业要一直陪下去还是陪到一定年龄即可呢?

  A:随著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自觉能力的提高,父母就可以逐渐地从陪孩子写作业中抽身而出了。一般来说,到了小学高年级以后,孩子就具有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了,这时,父母也不必陪同孩子写作业,只需要针对孩子不懂的问题做些辅导,同时检查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即可。孩子的学习主要依靠的还是自觉性,特别是等到孩子上初中、高中以后,主要依靠自己的自觉、自律来学习,父母仅仅起到一个督促帮助的作用。在孩子还小,还不会学习的时候,家长可以当孩子暂时的“拐棍”,陪著孩子一起学习写作业,但是家长当“拐棍”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尽快“丢掉拐棍”,学会独立学习,而不是要永远当孩子的“拐棍”。

  Q:家长陪孩子写作业应该怎么样陪呢?

  A:陪孩子写作业已经成为许多家长每天的必修课了,但是家长们陪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是在孩子写作业时搬个椅子在旁边盯著写,还随时纠正孩子的错误,比如哪个字写得不好,哪里算错了,这种陪同很像一个“监工”;有的家长是不时地过来,先了解一下作业有哪些,再时不时地过来看看写的情况如何?最后再仔细地检查作业,查出的错题要求孩子改正,最后学习成了家长的事,孩子开始学会了依赖。所以,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的方式非常重要。

  轻松快乐的学习才是学习的最佳状态,所以家长应该尽可能地在陪的过程中引导孩子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陪孩子写作业要做到:第一,陪孩子进入学习状态。孩子都是喜欢自由的,他们需要一个过程才能进入学习状态,所以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不能要求孩子马上安静下来全神贯注地写作业,要根据孩子的兴趣,调动孩子的学习动机,慢慢地引导孩子进入学习状态。第二,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孩子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做,许多家长也是因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而陪。“为了作业而作业”会让学生心烦,家长心累!家长在陪孩子写作业过程中,一定要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感觉到学习的兴趣,挖掘学习的兴奋点和快乐因素,可以夸孩子又学会了哪些字,懂得了哪些知识,让孩子觉得自己特别棒。第三,发现问题,及时辅导改正。家长陪孩子写作业,要注意观察和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和毛病,并找到好的方法及时给以辅导并解决,这种解决并不是家长代劳,而是令孩子自行改正。孩子作业写错了,家长不要指责,也不要急于告诉答案,而应心平气和地指出来,给孩子思考的空间,等到孩子实在想不出来时,再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要培养孩子自己检查作业的好习惯,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内容出题目让自己做,做完之后让孩子当老师来检查错误,还可以提供一支红笔给孩子,让孩子模仿老师。这样不仅引起孩子的兴趣,而且在批改的过程中,孩子自然就会培养仔细检查作业的能力和习惯。

陪孩子读书 陪孩子读书是否有必要呢

  Q:如何让孩子从“陪”平稳地过渡到“不陪”?

  A:家长不可能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起一直到求学结束都陪在孩子的身边。一开始的“陪”就是为了以后的“不陪”。为了让孩子能从有父母“陪”的状态过渡到“不陪”,父母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孩子要有计划地安排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需要家长陪是因为家长经常提醒孩子有哪些作业,家长必须要教会孩子自己记全作业,同时做完作业之后要自己检查。第二,相信孩子,同时教育孩子要自信。孩子做作业喜欢家长陪,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所以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要经常对孩子说“我相信你可以做到”、“你能行”等肯定性的话语,树立孩子的自信,激发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动力。第三,从“陪”到“不陪”需要一个过程,家长不能从“陪”马上就过渡到“不陪”孩子写作业,要循序渐进,有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例如可以慢慢地减少陪的时间,每天都减少一点,或者与孩子进行协商,如果可以独立完成作业,就进行适当的奖励。

  Q:如果家长的陪同使孩子养成依赖心理怎么办?应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学习能力?

  A:有的孩子若没有父母的陪同,就一刻也坐不住,作业也写不好,对父母的陪同已经养成了依赖心理,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及时察觉,逐渐减少陪同孩子写作业的时间。首先,父母要教会孩子做一个写作业的计划,把每天的作业先汇总,不要遗漏,然后安排做作业的秩序,先写哪些,后写哪些,每一项作业大致需要多长时间。孩子有了“写作业的计划”后,自然就会按部就班地照著去做了。其次,父母应该慢慢地减少与孩子一起写作业的时间,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养成独自完成作业的习惯。当孩子习惯性地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又问:“这道题我这样做对了吗?”或“妈妈,告诉我这道题怎么做?”这个时候,父母要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鼓励她去尝试,同时要相信自己。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就会逐渐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形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Q:家长陪孩子写作业会让孩子觉得厌恶从而起到反作用吗?

  A:许多家长出于对孩子的负责和关爱,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在孩子写作业时都陪在一旁。这样的情况,家长陪的时间越长,孩子越感觉家长像一个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都是不喜欢一个监工在旁边的,虽然表面上会屈从,但是心底却在反抗。所以家长陪孩子写作业应该因人而异,因需而陪。对于不需要陪的孩子,家长的陪同会让孩子觉得厌恶,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会觉得家长在旁边陪著,指指点点,像守犯人一样,让他们觉得很不舒服,有的甚至与父母唱起了反调,父母强调要写工整写正确,他偏要做得马虎潦草和错误,这样父母的陪同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对于不需要家长陪的孩子,家长应该要充分信任孩子可以自觉学习好,要大胆放手。

  很多的家长有陪孩子读书的习惯,但是在这里提醒家长们,陪孩子读书在某些时候是个好习惯,但是着并非长久之计,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学习的方法,让孩子自主的学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6851/745962159409.html

更多阅读

怎样才知道小孩是近视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近视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近视爱华阅读配图  1、孩子总是揉眼睛:这个时候家长要确认孩子眼睛是否长东西了,如果没有,也没有进沙子或者飞虫等异物,孩子不哭不闹就是揉眼睛,那么家长就应该往近视眼方面想一下了。  2、总是眯着眼睛看

被父母过分保护的孩子 孩子胆怯是否因为过分保护

  过分保护是儿童形成怯懦心理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从改变教育方法入手。过分保护是大人怕孩子吃苦受累的思想支配下产生的,大人怕字当头,不让干这,不让做那,孩子逐渐养成胆小怕事的性格,改变孩子的怯懦心理,首先就要改掉大人的过分保护

陪孩子读书心得体会 和孩子读书心得体会3篇

判断读书是否使人走向精神自由的标准是,读书是否强化了读者自身理性的独立判断、思考乃至怀疑知识和社会的能力。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和孩子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和孩子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孩子上三年级了,除了在学校学习知识,自

一张图读懂健康中国 一张让你全面读懂孩子心理是否健康的表

  或许,只要家长、老师多一些注意,就能提前发现孩子的心理“症结”!那么,我们家长该如何评判自己的孩子心理是否足够健康呢?   看看心理医生给出的孩子症状自查表吧!      1学习焦虑——一提学习就害怕         2交往焦虑—

声明:《陪孩子读书 陪孩子读书是否有必要呢》为网友浅笑未央人自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