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白蛇起义故事介绍
刘邦灭秦朝,败项羽,登基称帝,君临天下。从一介布衣,一个流氓,摇身一变成为天下至尊,这实在可以称得上一个传奇。随着刘邦身份的转变,人们也就会对他的身份添上很多神秘的色彩,就好像刘邦的称帝,就是上天注定的一般,这所有的传奇故事中最出名的大概就是这斩白蛇的故事了。
刘邦斩白蛇雕像
传闻,当年刘邦还是一个泗水亭长的时候,醉酒误事,不小心把囚犯放跑了,无奈刘邦只能开始逃命。在逃亡的途中,刘邦遇到了一条白色的巨蟒挡路,于是刘邦将它一刀劈成了两段。突然之间,刘邦听到了老妇人的嘤嘤啼哭之声,问其原因,竟回到说自己的儿子就是那条白蛇,乃是白帝之子,躺在路中间,被赤帝之子所杀,又怎能不哭泣。刘邦听到回答,一时之间呆愣住了,待要细问,这妇人竟不见了踪影。从此关于刘邦的身世就被赋予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跟随他的人也就日益增多。
传闻中,当年刘邦斩蛇之后,还被这条蛇托过梦。在梦中,白蛇曾问刘邦何以偿命,刘邦随口就说:“如今身在高山之中,等到平地之上再说吧。”于是这白蛇就说:“你把我从腰间斩成两段,公平起见,我就在平帝之时,夺你的朝吧。”

果然,从刘邦称帝,一直传位至平帝之时,王莽就杀了平帝,谋权篡位。传闻那王莽就是那条白蛇,为了报当年刘邦斩蛇之仇,白蛇化身为王莽,杀平帝,夺权位。
有关汉高祖刘邦的典故有哪些
刘邦在短短的八年间从一介布衣,变身为天下至尊,成为一个王朝的开创者。关于他的传说和历史典故,一直都在民间流传着。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图片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三十六计之一,也是一个和刘邦有关的典故。当初,秦朝朝政昏暗,百姓不堪疾苦,纷纷揭竿而起。刘邦和项羽带领的起义部队都是反抗秦暴政的重要武装力量。
当年,刘邦抢在项羽之前,攻下了咸阳。但是刘邦的实力与项羽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了保存实力,积聚力量,刘邦将咸阳和关中地区让给了项羽,而自己却留守于汉中。章邯与汉中毗邻,为了防范章邯的入侵,刘邦下令将连接汉中与外界的栈道全部烧毁了。等到后来,刘邦的实力得到了积聚,可以与刘邦一较高下的时候,刘邦就拜韩信为将,攻打项羽。
为了迷惑敌方的视线,韩信在明面上,派了大队人马去抢修之前被烧毁的栈道,让敌人一位他们只有把栈道修复了,才能开战,而修复栈道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事实果然如韩信所料,敌人果然中计,对他们毫无防备。
而韩信早已命人从小路包抄陈仓,在敌方毫无所觉的时候,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就这样刘邦成功的夺回了咸阳,占领了关中地区。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一成语也就由此而来。这一成语往往用来形容将隐藏真实的意图,用表面无害的举动来迷惑对方。
历史名家易中天品汉高祖刘邦
百家讲坛这个节目相信大部分的历史迷们都看过,易中天是这档节目中最受欢迎的主讲人之一。易中天的讲述风格,因其幽默的语言,丰富的动作表现受到了大家的欢迎。而他在百家讲坛中主要讲述的是汉代和先秦的故事。那么作为汉代的开国皇帝,易中天品刘邦是如何品的呢?
易中天照片
易中天品刘邦分成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刘邦崛起的理由。易中天认为刘邦崛起主要是因为这样四点。第一,刘邦的出生很低但他运气是很好的,不然也不可能娶到吕雉;第二,刘邦的实力很弱,但是他本人的胆子很大,放徭役,斩白蛇这些事一般人是做不出来的;第三,刘邦这个人本身是由很多毛病的,但是他改的很快。刘邦起义后,他曾让两个人帮他洗脚,但是,对方的主人却认为刘邦这是不尊重的行为,刘邦就立马认错了;第四,刘邦这个人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的悟性很好,刘邦出身于平民,没有读过很多书,但是却能和张良这样的人谈论计谋,这就证明他对于政治的敏感度很高。
易中天品刘邦的第二部分讲述了刘邦胜利的原因。在大家看来,刘邦根本就没有能打败项羽的能力,那为什么他能胜利呢?易中天同样总结出刘邦虚心纳谏,冷静镇定,出奇制胜,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这四点。
第三部分是讲述了刘邦的用人计策主要有知人善任、不拘身份、招降纳叛等八个方法。而易中天品刘邦的第四部分讲述的是刘邦的对手,项羽输给刘邦的具体原因。
通过这四个部分,易中天将刘邦胜过项羽的全部原因分析出来,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汉王刘邦和楚王项羽的联合起义
刘邦和项羽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特别是刘邦项羽起义,可以说是对灭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相传在刚开始的时候,刘邦并没有想过起义的事情。那个时候的刘邦只是一个无赖,在沛县谋了一个小吏的职务,有一次刘邦奉命压着一群犯人去咸阳,这个时候,陈胜还有吴广正好起义。于是犯人人全部都逃跑了,刘邦看好像没有办法阻止,就干脆请犯人们喝酒,说自己愿意和他们一起干。
刘邦项羽
其实在这个时候,刘邦就已经迈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了。后来刘邦拿到了沛县,又拿下了丰县。这才有了后来的丰沛集团,丰沛集团中包含了大量的人才,包括樊哙,夏侯婴等人,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让刘邦在打天下的时候,有了比较强大的整体基础。丰县叛乱之后,刘邦投靠了项梁,拿回了丰县。只是项梁看上了刘邦,却不中意项羽
在抵抗秦军的时候,项梁计划兵分两路,一路是项羽,宋义,一路是刘邦。但是在抵抗章邯的时候,宋义不愿意打仗,项羽就把他给杀了,自己一个人打败了秦军,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项羽确实是一个武艺高强的英雄人物。项羽大败章邯,对消灭秦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邦那一路的进展也非常顺利,至少比项羽要顺利,因为秦军的大部分主力都去对付项羽了,刘邦那一路相对就比较轻松。这就是刘邦项羽起义的过程了,这个时候刘邦和项羽还算是和谐,不过后来,因为刘邦的作风问题,才有了后面的鸿门宴。
汉高祖刘邦的相貌是什么样的
如果谈起刘邦相信很多人都略知一二,但是刘邦的相貌就不一定都了解,如若真的要说说刘邦的相貌,还真是有可说之处。
刘邦的相貌
有人认为刘邦的相貌是历代君王中最帅的,对于历史人物都是存有争议的,有褒有贬,撇去别而不说,刘邦确实长得很好看。这是有历史依据的,历史记载说刘邦高鼻梁,面相是龙颜之相,有浓密乌黑额胡须,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和真命天子相比的话,有高高的鼻梁和胡须是符合的,这样的面容也算是俊朗。但是,有历史也记录,刘邦长得很难看,是小人之相,除了身高还算是很高,其他无可谈之处。不过在当时据说是有一百七十七厘米,算是仪表堂堂,还有说法是当年刘邦娶到吕后的时候就是吕后的父亲看中了刘邦的相貌。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扮,虽然刘邦出身普通,但是他个人比较讲究穿着打扮。他曾经钟爱竹皮帽,当了君王以后还规定其他将相平民不得佩戴,可以看出来他还是比较讲究的。在审美方面的看法每个人都不同,但是一个人的装扮还是比较重要的,讲究装扮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看着舒适干净很重要,对他人还是自己都是比较尊重的。
对于刘邦的相貌还有人称之为美男子,这就是很高的评价了,毛泽东还曾经说过他是封建皇帝中最厉害的一个,之前有相关人士对刘邦的古代尸体进行复合还原,称算得上美男子,关于刘邦的相貌争议很多但是都无可厚非。
刘邦见秦始皇所发的感慨
刘邦虽然出身乡野,但是他的雄心壮志,他的野心却是早就有迹可寻的。
陈道明扮演的刘邦剧照
刘邦在起义之前,就是一个破皮无赖,他的家人和乡里人都觉得他无甚大志向,别说是经营商业,就是家里的几亩薄地,他也是不会做的。一事无成的刘邦也就没有什么收入可言了。就连他的父亲,也一直认为刘邦比不上兄长,无法做出一番事业来。等到日后刘邦君临天下之时,他还拿此事与刘父说笑。
刘邦丝毫不把这些闲言碎语放在心上,依然如故。刘邦在年少之时,非常仰慕魏无忌的为人,于是千里迢迢地跑到大梁去拜访魏无忌,可惜魏无忌已死了。无缘得见魏无忌的刘邦就退而求其次,拜入了魏无忌昔日的门客张耳门下。哪知却与张耳颇为投机,两人因此成为莫逆之交。直到魏灭亡,张耳亦被通缉,无奈之下,刘邦就回到家乡做了泗水亭的亭长。
泗水亭亭长虽然只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官职,刘邦却也因此与当地的官吏们熟悉起来,进而积累了一些名气。
作为泗水亭的亭长,刘邦时常要送囚犯去咸阳,就这样遇到了秦始皇出巡的大队人马,气势十分宏大,所有人远远见到就纷纷跪倒在地,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刘邦亦跪倒在一片人群里,与众百姓低着头,瑟缩着身子的模样不同,刘邦稍稍抬起头,他远远地看着秦始皇坐在一架装饰得十分华美的马车上,威风八面。
刘邦出神地看着,不自觉地就喃喃出口道:“大丈夫当如此啊。”语气中除了羡慕,还暗藏着决心,眼中闪烁着发亮的光。
这就是刘邦见秦始皇的故事,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刘邦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