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李庄 【宜宾李庄】徜徉在古街老宅院,回到最初

 

总嫌自己太絮叨,不会删繁就简点到为止。能记得的,就不肯少写半个字。所以,李庄又分了好几篇。其实李庄的游记攻略早就写完了,发在别处,可整理到自己博客时,就忍不住再次细细梳理一遍,原本简洁明快的字里行间,就一点一滴渗进了更多内容和情感。写功略和写游记终究是不一样的,前者给别人参考,只是吃住行的罗列比较,后者留给自己慢慢回忆,满满都是个人的感觉和温度……


 

时间:2014-04-14

转出席子巷,亦是连通的小巷,巷弄里的玩耍的孩童也是一道风景。慢慢走,细细品,不经意就又回到了正街上。街上一面是房子一面是江,江边种着高大的法桐,如去年歌乐山上的一样,一片新绿中开着鲜红的花儿。江里横着大大小小的船,远山朦胧。

 

沿着江边走,去寻找游客中心,同程取票在那儿。古镇上闲游,原本是不需要买票的,可有些旧址需要参观。

宜宾李庄 【宜宾李庄】徜徉在古街老宅院,回到最初

长江之畔的李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抗战时期,李庄人民以“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十六字电文盛邀,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等,诸多高等学府、科研机构内迁李庄达五六年之久,期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家学者。当时的李庄,成为与成都、昆明、重庆并列的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

 

所以,李庄处处浸透着抗战文化。东岳庙,为同济大学旧址;张家祠,现在是抗战文化陈列馆;还有一些名人故居,比如李济、梁思成与林徽因,总要参观一下的。

 

早晨来时我们是从镇子另一边下的车,其实应该提前在古镇景区这边的路口下,从停车场那边走过来,就顺路取票了。而现在,我们等于是把整个镇子转了个遍最后才到售票处,倒也不冤枉,没有白走的路,若是顺理成章而来,也就赶不成集了。

 

途中居然遇到了昨儿一起从蜀南竹海回宜宾的夫妻俩,他们是北京人,刚退休,在成都有房子,过来住些日子,出来玩玩儿。问我们周边还有啥地方可去,就跟他们推荐了李庄,没想到他们还真来了。打过招呼就各逛各的了,午后又碰到一回,那夫妻俩很喜欢李庄,逛得心满意足的。

 

径直走到东岳庙,让棠等我——这家伙老腰又吃力了,天又这么热,让他少跑点路,留着力气逛。我跑着去取了票再匆匆跑回来,看门的是镇上雇佣的居民,正吃着饭,听见我们喊,露个脸,挥挥手就让我们进去了。后来到了张家祠,发现看门的应该给我们扣个红戳才对。

 

偌大东岳庙,安安静静,两侧那些曾被当做宿舍的房子锁着门,只在门边木牌上标注所住何人。当中的大殿年久失修,也锁了门,倒是那门框和撑弓,木雕仍旧精美,怪不得梁思成对李庄的古建筑如此青睐,还真是有不少绝妙好东西。

 

东岳庙原本供奉的是掌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东岳神像,想象那个年代,能清理掉神像,腾空了大殿,支起课桌,迎来同济大学的师生,让佛经祝祷变成风声雨声读书声,乡村小镇的胸怀可谓博大,实在了不起。可能也正因这胸怀,李庄才会成为内涵丰厚的历史文化名镇吧。

 

大殿后野草杂生,青石板缝隙里竟然长了一丛丛小白菇,煞是可爱,而同济师生栽种的树却依然青翠茂盛。这里也算是莘莘学子心中的一方圣地吧,如今不是很时兴带孩子们去清华北大之类的学府去参观吗,其实来这里也不错,让孩子看看,在这样克难环境下依然人才辈出的地方,怀想一番当年的学习生活,也顺便看看古建筑增加点审美啥的。东岳庙外如今也修了同济纪念碑广场,应该是时常有类似活动吧。

 

其实庙不大,两三下就转完了。大殿与宿舍之间形成一道幽静的小巷,可见黑瓦绿枝相映,就往台阶阴凉处一坐,休息一会儿。他赞美,跟那个年代的女学生一样,我老婆这气质,是随环境而变啊——我笑,不带这样夸人的,就是你自个儿老婆也得用事实说话吧,我如今这打扮这模样,又没剪学生头也没穿偏襟袄黑裙子,还女学生——旅途上的调侃说笑,往往随照片一起生动的被记录了下来。

 

从东岳庙出来,我们在按原路返回,一路去找那几处旧址。江边这条路原来叫顺河街,张家祠就在街边,现在它是抗战文化陈列馆,陈列着许多照片资料。和守门的大姐说笑打趣几句,抬腿迈过那道门坎。

张家祠里的门道不多,重点是那被梁思成誉为李庄四绝之一的百鹤祥云窗。说实话,我倒觉得没啥,可能看过太多精美雕刻的木窗了吧。嘿嘿。但当中的白鹤确实没见过。

 

图片资料皆匆匆而过,只在林徽音和梁思成的一些照片前逗留了一阵子,其中也有他们在李庄生活的一些画面。而我一直以来最喜欢的,却是他们在天坛正在修缮的祈年殿屋顶上那张照片,虽居危高,两人姿态里却都是满满的自在轻松。这对夫妻,其实也算一绝了,世人都爱提徐志摩对林徽音那段情感,但我更喜欢的是林梁的相随相和相互信任,两个人同时热爱着一桩事,彼此也会更相爱吧。可惜他们在李庄的旧居颇有距离,不想过去参观了。

后来回到家,棠如厕,请宝书,我推荐林徽音文集给他,说翻翻里面照片就好,看看是不是有李庄的照片。只一会儿,就听他惊喜大叫:啊,李庄,真有啊——后知后觉,与一代才女在不同时空,别样相遇在李庄,是不是感觉很爽——

 

出了张家祠,拐进羊街。羊街是李庄古镇另一条颇具代表性的古街,与席子巷风格迥异。羊街建筑多为蜀南明清时期乡镇民居的特色,青砖石板低矮黑瓦檐,透着结实稳重。巷首有座文昌宫,规模虽不大,也有几分破壁残垣之感,石缝瓦棱几抹青青绿草,但它却是羊街标志性的建筑,石雕颇为精美。

 

羊街又名羊市街,顾名思义,这里原是牛羊交易市场。巷是卖席子的巷,街是卖牛羊的街,可见李庄,是平凡百姓市井之地,没有高门大户,最多也就是富裕人家吧。所以,羊街那些保存很好的民居四合院,什么刘家院胡家院王家院的,都不算大户大院,只是普通殷实人家的住宅,皆为天井小院落,质朴雅洁,充满温情,是家的模样。

 

就在天井的廊下竹椅上一靠,感觉就对了:时光如水,润物无声。那样的青石巷弄,那样的百姓人家,是该有那样的记忆的,竹马青梅,奶奶的老故事,爷爷的长髯,爹娘含笑的模样。旅途总是神奇的。走着走着,不是回到了过去,而是回到了最初。最初的故事,不沾尘埃,总是简单、快乐而又美好, 

 

是胡家院还是王家院,忘了,一间屋子里陈列着李庄民俗舞草龙中的扎草龙。据说现在有什么节庆,李庄人还是会打扮起来,把一条草扎的龙舞得风风火火。真遗憾没这眼福。反正没人管,我们自己索性耍起来,嘻嘻。

 

巷道连通,也不知走到哪条巷子,就看到了这个很气派的门面,原来是祖师殿,同济大学医学院旧址。曾经医学院的学生练习尸体解剖,在李庄还掀起好大风波呢,医学院吃人事件被绘成漫画成了故事悬挂在大殿里。

但见院内青青杂草,孩童玩耍,大杂院一般。李庄人很能把古迹与生活共融。不过大概也不会有多久了,保护古镇,就是要让住户迁走。其实古镇古村,如果没有了人们生活的痕迹,没有了百姓的家长里短生火做饭捣衣欢歌也就少了味道,没意思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7251/205102511297.html

更多阅读

古代文化常识姓名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之【人的称谓】

  人的称谓【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

知味斋红枣山药粉 【每日一味药】红枣

力             匕红   枣 【每日一味药】红枣  【来源】本品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大枣【性味】甘,温【归经】脾,胃经【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功能主治】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用法用量】

声明:《宜宾李庄 【宜宾李庄】徜徉在古街老宅院,回到最初》为网友十二减一等于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