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状物,自然风光,山,庐山
【名句】
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出处】
唐·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译注】
暗黑的山体凝成黛色,峥嵘的山势屹立曙空。
?黤(yǎn)黕(dǎn):深黑不明。形容颜色的两字,都带“黑”旁。
【说明】
《彭蠡湖中望庐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古。此诗是作者漫游东南各地、途经鄱阳湖时的作品,写在鄱阳湖中远望庐山的情景。开篇写因天风将至,舟子将船泊子湖中,接写庐山的壮丽景象,见景生情,想起了古时的隐士高人而感叹自己为行役所缚,盼望将来也能远离尘俗以山水为侣。全诗格调雄浑,气势磅礴,表现了孟诗“冲淡中有壮逸”的一面,也体现出典型的盛唐气象。
【赏析】
“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两句,是诗人在鄱阳湖中遥望庐山所见的景象。作者紧扣题目的“望”字,把庐山之色、之高描绘得十分生动。作者驾一叶扁舟,泛舟于浩渺大水之上,此时天还未亮,一片昏暗。这时的庐山是“黤黕”的,呈现出“黛色”。“黛”字用得十分准确,“黛”为青黑色,是庐山在凌晨昏暗的天色中所呈现出的颜色,同时,“黛”字又点出庐山的苍翠浓郁之色。上句绘庐山之色,下句则写山之气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空渐渐变得明亮起来,庐山的形貌也慢慢凸显出来。更多有山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峥嵘”形容山高峻耸立的样子,透出一种巍峨庄严之气。庐山在黎明中显得极其高大,它直冲云天,似乎“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两句分别描写的是黎明之前、之时的庐山,对仗工稳,声韵优美,“黯黮”与“峥嵘”,都是叠韵词,不仅意义、词性、声调相对,连字形也相对了。此外,“凝”字、“当”字下得十分有力,把庐山的形貌气势和盘托出。接下来两句则重点描写日光下的庐山瀑布,以虹为喻,不仅表现庐山瀑布之高,而且显示其色,使画面显得绚丽多彩。

(责任编辑:夏素筝)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