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包河区于2002年3月6日随合肥市区划调整应运而生。位于合肥市中心以南,东邻南淝河,南濒巢湖,西至金寨南路,北界环城路,总面积230.7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域面积41.3平方公里)。辖义兴、义城2个镇和大圩1个乡,常青、骆岗、芜湖路、宁国路、巢湖路5个街道。
行政区划
包河区辖:常青街道、宁国路街道、芜湖路街道、巢湖路街道、骆岗街道、义兴镇、义城镇、大圩乡。

历史沿革
包河区以原郊区为主。1951年1月合肥市设两个郊区,11月合并为城郊区,1952年8月分为东郊区和西郊区,1955年1月又合并为城郊区;1960年3月改为蜀山区,6月改为北市区;1963年5月改为郊区。
2002年,郊区更名为包河区。包河区辖原郊区的大圩1个乡,义兴、义城、骆岗、常青4个镇。从原西市区划入巢湖路、芜湖路、宁国路3个街道。原西市区稻香村、南七里站街道金寨路以东区域与原郊区常青镇金寨路以东区域合并,由常青镇政府管辖,镇政府驻地不变。原郊区城东乡分路口、周谷堆、五里庙3个村划归包河区骆岗镇管辖。调整后,包河区辖大圩1个乡,义兴、义城、骆岗、常青4个镇,巢湖路、芜湖路、宁国路3个街道。面积230.70平方千米,人口33.4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05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地暂驻濉溪路118号(原郊区人民政府驻地)。
区位优势
包河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襟三河而带一湖---包河、十五里河、南淝河川流其间,区南紧临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区西紧临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光山色似仙境,碧水蓝天最怡人。包河区处于城市上风口,是发展房地产、观光旅游等服务业的最佳选择。未来合肥大步向南趋向巢湖发展,包河区必将处于前沿阵地、核心区域。
资源丰富
包河区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面积约占合肥城区的五分之二,是合肥4区中国土面积第一大区、水域面积第一大区、林木面积第一大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雄厚的自然资源。
交通便利
包河区具有便捷的立体交通优势。合肥骆岗国际机场座落区内,南淝河"黄金水道"通江达湖,312国道、合安高速、市区一环、二环等高等级道路相互交织,包河大道、淝河路已经竣工通车,骆兴路全线贯通,花园大道正在加快建设,繁华大道东段开始启动,二环以南的道路主干网基本形成。
城市发展
包河区具有浓郁的科教文化优势。区内座落有包公祠、包公墓等一批名胜古迹,汇聚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蜚声国际的高等学府,分布了省广播电视中心、省图书馆、省黄梅戏剧院、省体育馆等众多重要文体机构。
包河区具有一流的招商引资载体优势。辖区内有美菱集团、国风塑业、江汽集团、安凯集团、皖能集团等5家上市公司,驻肥的中央和省直属企业有近。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的包河产业园迅速崛起,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形势喜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乡镇、村工业园区健康发展;招商引资政策优惠,服务环境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