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称谓 年龄/婚姻的称谓

【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婚姻的称谓 年龄/婚姻的称谓

【婚姻周年】
第1年§纸婚、
第2年§棉婚、
第3年§皮革婚、
第4年§水果婚、
第5年§木婚、
第6年§铁婚、
第7年§铜婚、
第8年§陶婚、
第9年§柳婚、
第10年§铝婚、
第11年§钢婚、
第12年§丝婚、
第13年§丝带婚、
第14年§象牙婚、
第15年§水晶婚、
第20年§瓷婚、
第25年§银婚、
第30年§珍珠婚、
第35年§珊瑚婚、
第40年§红宝石婚、
第45年§蓝宝石婚、
第50年§金婚、
第55年§绿宝石婚、
第60年§钻石婚、
第70年§白金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7951/409070675461.html

更多阅读

古代对“年龄、时间、死”的称谓 古代年龄称谓由小到大

古代对“年龄、时间、死”的称谓(2011-09-29 09:05:08)[ 标签: 文化分类: 推荐一、古代年龄称谓【襁褓】:不满周岁;【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总角、孩提】:幼年泛称;【垂髫、始龀】:童年泛称。髫(tiáo)、龀(chèn);【幼学】:10岁;【

中国对婚龄的称谓 中国古代对年龄的称谓

中国对婚龄的称谓年--纸婚; 2年--棉婚; 3年--皮婚;4年--花果婚; 5年--木婚;6年--糖婚; 7年--手婚; 8年--古铜婚;9年--陶器婚; 10年--锡婚;11年--钢婚;12年丝婚;13年--花边婚;14年--象牙婚;15年--水晶婚;20年--瓷婚;25年--银婚;30年--珍珠婚;35年--珊

年龄称谓 古代的年龄称谓

百科名片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目录简介称谓来历称谓释义称谓汇总年岁称谓 儿童称谓 成人称谓 老人称谓简介称谓来历称谓

略谈文言中关于年龄称谓的词语 年龄的称谓

略谈文言中关于年龄称谓的词语文言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由于这些词产生的年代久远,我们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古代表年龄称谓的词来源不一,有的来源于古代名人名著,如“而立之年”“不惑之年”“

婚姻法男女结婚年龄 婚姻里最有幸福感的男女年龄差

  年龄的确在婚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真正决定婚姻稳定与否的并非年龄,要有与对方融为一体的观念,受教育程度和人生价值观要相当,这些才是决定婚姻稳定与否的内在因素。  最有幸福感的男女年龄差距  近日,欧洲科学家们做的一项调

声明:《婚姻的称谓 年龄/婚姻的称谓》为网友当歌纵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