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负责 告诉孩子,为自己负责

导语:为自己负责,不仅仅表现在行为上承担后果,更表现在行为时候的状态和感受上。如果你对行为的结果不满意,迫于压力而不得不承担,那么内在就会有不满、抱怨、委屈、愤怒、悲伤、内疚等等的负面感受。所有这些感受都来源于抗拒,也都在表达抗拒。当你在抗拒里,不管你做了什么,你都没有接受和承担,那个结果的能量也自然无法流经你。


一天放学路上,儿子拿着新买的彩虹糖,一边摇晃一边唱歌。突然,因为用力过猛彩虹糖罐子飞了出去,盖子打开了,五颜六色的糖撒了一地。当时正在下着小雨,地上很湿,糖是不可能捡起来了。他只好捡起罐子,里面还剩了几颗。


儿子很难受,很不舍。我说:“没有办法,掉了就算了。”他很不开心,说不够吃了,想再买一罐。我拒绝了他,说:“今天就买这一罐,是你自己不小心掉了,没办法。想吃明天再买。”儿子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向前走,别人和他打招呼也不回答。


我问他:“你在生气吗?”

他不回答。

“你在生谁的气?生妈妈的气吗?”

“生妈妈的气,也生自己的气。”

“因为我不再给你买糖吗?”

“是的。”

“今天我已经给你买过了,你自己没有照顾好,自己应该负责。”

“不买就不买吧。我已经负责了。”

“你这哪叫自己负责呢?你在生气嘛!你在舍不得嘛!你在怪自己嘛!掉了没办法挽回了,接受行吗?”

“那好吧。”儿子同意了。

几乎瞬间他的情绪都不见了。然后开始和我讨论剩下的几颗糖也够吃了之类。


我们常常讲要为自己的选择、行为负责。但是,什么是真正的负责呢?负责任仅仅是承担后果吗?我的糖掉了,我不要了就是为自己负责吗?我的行为伤害了别人,我接受惩罚、承担后果就是负责吗?我选择了这个伴侣,一生不离不弃就是负责吗?或者作为父母生养孩子,满足他所有的需求就是负责吗?……


我觉得所有我们理解的负责都对,但是又都不完整。为自己负责,不仅仅表现在行为上承担后果,更表现在行为时候的状态和感受上。如果你对行为的结果不满意,迫于压力而不得不承担,那么内在就会有不满、抱怨、委屈、愤怒、悲伤、内疚等等的负面感受。所有这些感受都来源于抗拒,也都在表达抗拒。当你在抗拒里,不管你做了什么,你都没有接受和承担,那个结果的能量也自然无法流经你。


为自己负责 告诉孩子,为自己负责

所以,真正的负责是对自己所有的选择和行为,欣然、喜悦的接纳。如果你的糖掉了,无法挽回,那么就挥挥手和它说再见;如果你的行为伤害了别人,就真诚的道歉,并提供积极的弥补;如果你选择了这个伴侣,就欣然接纳他的一切,包括他的家庭;如果你选择了生养孩子,那么就享受孩子带来的一切劳累和挑战。没有抱怨、没有指责、没有委屈……若此,你就成了真正的创造者。


当然,如果你做不到这些,那么就先看到自己的感受和抗拒吧。允许自己的感受和抗拒是为自己负责的第一步。然后可以尝试只是看着自己的感受,或者表达它。


《智慧父母-让孩子幸福绽放》公益工作坊
主讲人:《手印》作者迪帕克·杜德曼德博士[印]时间:广州5月21-22日
仅需场地费:880元/人,三人团购680元/人今年全国仅只一次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课程信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8051/324221376651.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告诉孩子父母离婚 父母该如何将离婚的事告诉孩子?

父母该如何将离婚的事告诉孩子?在告诉孩子离婚事实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有坦诚、平和的态度。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用什么情绪在说。有的人会表现出很可怜、伤心,或被抛弃的感觉,这样都不可取。◆不彼此抱怨,让孩子感觉离婚后的父

告诉孩子怎样避开危险 大人应该告诉孩子要躲避的危险

  1、警惕汽车  汽车成为戕害未成年人的第一杀手。家长要告诉孩子不在停放的汽车前后玩耍。告知孩子从右侧门用左手开车门下车。  2、常年备哨  在孩子的枕头旁边常年放一个哨,遇到紧急状况吹哨,能逢凶化吉。如地震时被压

告诉你开货车有多危险 告诉孩子怎样避开危险

   最近发生在小编身边的事情:一朋友带着自己的小孩(注:4岁)在逛商场,自己看中一漂亮衣服,叮嘱小孩呆在附件,自己换衣去了,结果小孩可能去附近玩了下便迷路了,乱跑想找回来,越跑越远,最终还好是有惊无险!  不管你现在有无小孩,你都

告诉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告诉孩子,为什么必须要上大学

  告诉孩子,为什么必须要上大学  很多孩子问父母为什么天天让我学习,让我考大学呢?很多父母不知怎么回答,只是泛泛的告诉孩子上大学能学很多东西,原本就被现在的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孩子听到这样的回答能有考大学的动力吗?父母补

人的一生应该追求什么 告诉孩子人的一生应追求什么

  告诉孩子人的一生应追求什么  故事一:  英国某小镇。  这儿,有一个青年人,整日以沿街为小镇的人说唱为生;这儿,有一个华人妇女,远离家人,在这儿打工。  他们总是在同一个小餐馆用餐,于是他们屡屡相遇。  时间长了,彼此

声明:《为自己负责 告诉孩子,为自己负责》为网友住进苹果心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