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鉴定方法 青铜器鉴定 铜器鉴定知识库

铜器的作伪与鉴定

青铜器辨伪的方法:

青铜器收藏是我国传统收藏中的一个大项,虽说国之重器大都在国家馆藏之列,但民用青铜器锅、盆以及素鼎和戈、剑之类的收藏者不少,带钩、先秦钱币等从材质上也属于青铜大类。

困扰收藏者的主要问题是辨伪,当前这方面的书籍文章不少,但大都文字冗长,读后难得要领,不便操作.现根据个人经验,且支几招,仅供参考。

第一招 闻味、手搓

真正的千年古铜无论传世或出土品,均无刺鼻的酸、臭、呛等异味,出土生坑品稍带土腥味,但因千年以上的时间,土层与铜器的氧化物已牢结一体,青铜本身和锈蚀的气息已被基本吸收.如仔细闻辨似乎有一种接近甜味的感觉.过去的老古董商有的用舌舔,此法看来不会被讲卫生的今人所取.其实更好的办法,是用手在器物上反复快速搓磨,待搓得指头发热时,再闻手上的气味,老东西有陈旧器物那种类似发霉的甜味,新货则有酸、呛之气。 第二招 看锈色

(1)疙瘩锈可疑:疙瘩锈色深浅不一,成较均匀的小块状,布于器物之某一部位,虽不能将有疙瘩锈的器物一概视为赝品,但作伪者用涂料、油漆和乳胶所作的假锈,多呈此状。

(2)粉绿色锈可疑:粉绿色锈多为浮锈,除特殊环境如土层潮湿、过分接近地表等原因,少数真器有此情况外,一般粉锈多半为急于求成的作伪者用酸、碱腐蚀而成.有的真器,出土后保管条件不好,染上有害锈也偶尔呈粉绿色,但购藏青铜器必须对此保持警惕,以防上当。

(3)单一锈色可疑:一件历经千年标准的青铜器,其包浆锈色应当层次丰富,斑斓可人.正像宋元时期的古画一样,除了总的基调色彩因陈旧显得单一外,观其细部色彩也是各有千秋,其感觉是和谐而不单调,多彩而不刺目,就是一枚小小的秦汉时期的青铜带钩,也可体现出这种特色.凡锈色过分单一,缺乏变化与对比通体硬绿锈者,一般都是“速成“赝品,不可取也。

再一招 辨声

(1)伪器敲击声亮而有转音(转音即频率较高而较悠长向上),真器声音较低沈短促。

(2)破音可疑:有的作伪者为了模仿真器的“哑音“,有意将器物弄出裂痕,这样做虽然消除了亮音,但却呈现出破裂之音。

又一招 细察材质

作伪者为省事,常用新铜(黄铜)制作赝品,选好后涂以假锈色包浆,或腐蚀后埋入地下,使人看不出器物材质.购藏者用20倍以上放大镜,通体仔细观察,如发现有黄色晶体状亮点,即可能为新铜所造。

下面再谈一下铜器辩伪的主要方法与依据:

第一,掌握先秦以至两汉青铜器的铸造、种类、造型、花纹、铭文等一些基本知识,了解青铜器的发展演变规律,是辨别青铜器真伪的基础。

第二,在辩伪工作中,对铜器的第与锈的辨别是很重要的一环。由于先秦两汉的青铜器年代久远,各时期各地铸造的铜器铜质不同,入土或入水的地区土质不同,铜器表层形成了不同颜色的地(皮色)和锈。无论是第还是锈都在一二十种以上,主要有绿、蓝、黄、白、

红、黑等等。真器由于制作年代久远,形成的地子一般是发光亮的,而伪作的假地子则发暗。在铜锈上,真锈由于时间久远,锈块结实坚硬,锈不是浮在铜器表面,而是渗透到了内部,假锈是浮在铜器表面,锈块较软,弄下来易搓成粉末状,又因是假锈,锈一下来,就会露出新锈。

第三,在伪造技术上,伪造的铜器外形没有真器那么有生气。假花、假铭也没有真器雄伟浑厚的气韵。真器花纹一般层次分明而平整,而伪花则软而凸散,且没有铸造真花时常出现的铸瘤。真铭文,商周时代一般为铸字,字体匀整,深浅如一;而伪铭则有刀凿痕,字体呆板无神韵。在真器上补刻的伪铭,常有将铭文刻在垫片上,这就大露破绽。在真器上补刻伪铭时也常将器物的锈斑与氧化层破坏,字口内光亮干净,辩者常可一目了然。

第四,真器在一件器物上所表现出的造型、花纹、铭文等方面风格是一致的,而伪器在一件器物上常常出现风格矛盾,这就特别需要加以注意。比如在汉代铜器上补刻商周文字,对青铜器稍有常识的人都可辨别出。

第五,在铜器辩伪上要多利用考古发掘品和专家们公认的器物进行对照,又增强可靠性。

古铜器鉴定有窍门

以前的老古董商鉴别铜器,靠眼看、手摸、耳闻、鼻嗅、舌舔来加以判断、推理,辨别其年代与真伪,这完全凭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可是作为普通的古铜器爱好者,要识别一件古铜器的真假,到底该从哪里入手呢?应该掌握古铜器鉴别的要点。即锈色、手感和声响、花纹与款识、铜质与器式。

(一)锈色

铜器经过几千年流传,至今大致有三种方式:入土、坠水、传世。行家们说:“铜器坠水千年,则绿如瓜皮,而莹润如玉;未及千年,虽有青绿而不莹;未入土水之传世铜器,其色紫褐,而有朱砂斑,甚至其斑凸起。”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铜器,由于铜质差别及各地土质、水质的差异,入土铜器的锈色也不尽相同,常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拿到一件铜器,先要用眼看,若锈色与器体合一,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不润泽,就是伪锈了。这时再做进一步的鉴定,把手搓热触摸器物,用鼻嗅手,伪者有铜腥味。还可用热碱水洗刷,伪锈就会脱落,若刷洗不下,再用火烤就脱落了;或者用舌舔,若有盐卤味,也是伪锈。

(二)手感和声响

青铜器鉴定方法 青铜器鉴定 铜器鉴定知识库

用手掂量,若过轻或过重就要引起注意了,当然,这全凭经验。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轻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需提高警惕了。

(三)花纹和款识

这是鉴别铜器的一个重点,夏代铜器花纹简单;商代花纹则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花纹则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气息,秦汉重实用,花纹少且不及前代精细。另外,还可以从不同时代纹饰图案内容的改变来推断、辨别。至于款识,则主要可从其字体加以辨别。商代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优美洒脱,后期多典雅秀丽的波磔体;周朝早期沿袭波磔体;春秋时书体有肥体和瘦体,还有形似蝌蚪的“笠

斗文”,以及图案化的“鸟虫书”;战国金文字体大多不考究,但也有了字体竖笔下垂,末端尖锐的“悬篆”雏形;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另外,还可根据铭文字数的多少、内容来判定。

(四)铜质与器式

铜质的鉴别较简便,翻看铜器的底部,若露出黄铜质地,则是伪品。底部若是伪制,用热碱水刷洗就能看到其本来面目。除要记清楚铜器的器式、名称外,还要了解什么年代铸什么铜器、什么样式的铜器是什么年代铸的。

鉴别铜器,是一件繁琐而艰难的事,但只要掌握了要点,多看、多记、多思、还是能鉴别出真假的。

—北大资源研修学院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8251/528631831627.html

更多阅读

分享:鉴定中华烟礼品真假的详细方法

分享:鉴定中华烟礼品真假的详细方法——简介 对于烟礼品,一般过年过节都少不了的,烟酒礼品已经是中国人传统送礼必送的。所以,怎么鉴定中华烟礼品,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其中软盒中华烟与硬盘中华烟的鉴定方法也有所不一样,下面,小编和大家一

青铜器鉴定的四种方法 青铜器在线鉴定

青铜器鉴定,到底该从何入手呢?青铜器收藏爱好者应该掌握青铜器鉴定的四个要点:即锈色、手感和声响、花纹与款识、铜质与器型。锈色铜器经过几千年流传,至今大致有三种方式:入土、坠水、传世。行家们说:“铜器坠水千年,则绿如瓜皮,而莹润如

小叶紫檀鉴定的方法 小叶紫檀手串鉴别

属于紫檀属的木材种类繁多,但在植物学界中公认的紫檀却只有一种,“檀香紫檀”,俗称“小叶紫檀” 。?? ?小叶紫檀鉴定的方法_小叶紫檀鉴别1、肉眼观测法。小叶紫檀前期的时候是深黄色,过一段时间木材就会渐渐变成大红色,时间越

金丝楠木鉴定方法 金丝楠木手串价格

金丝楠木鉴定方法2011年03月07日 星期一 0:35转载自 国际大力丸最终编辑 国际大力丸如何鉴定老金丝楠木(全图文)金丝楠图片和鉴别方法如下:楠木,又写作柟木、木丹 木。按照国标GB/T16734-1997《中国主要木材名称》的明确规定,楠木主指樟

声明:《青铜器鉴定方法 青铜器鉴定 铜器鉴定知识库》为网友牵手喜欢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